一种耐高温纤维素降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215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524473.5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耐高温纤维素降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环保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传统堆肥存在农作物秸秆难降解、腐熟周期长、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耐高温纤维素降解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纤维素降解菌剂为热葡萄糖苷副产芽孢杆菌R‑7;所述热葡萄糖苷副产芽孢杆菌R‑7于2024年04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236,分类命名为Para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采用本申请方法制备得到的耐高温纤维素降解菌剂,应用在沼液和秸秆混合堆肥过程中,能缩短肥时间,提高堆肥腐熟度的效果显著,添加耐高温纤维素降解菌剂有利于堆体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提高了堆肥产品的品质。

    一种基于碳化聚吡咯的柔性葡萄糖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240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25741.7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化聚吡咯的柔性葡萄糖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构建方法包括:以表面电沉积有纳米金的丝网印刷‑碳布电极作为材料负载平台,在材料负载平台的表面滴涂碳化聚吡咯,得到负载碳化聚吡咯的电极平台;再在负载碳化聚吡咯的电极平台的表面滴涂葡萄糖氧化酶溶液和壳聚糖溶液获得柔性葡萄糖传感器电极。本发明以电子传递中介体和具有催化作用的碳化导电聚合物制备了柔性葡萄糖传感器,实现了对葡萄糖浓度的高效、精准检测,检测范围为2.0mM~35.0mM,在4℃下保存8天后对葡萄糖的电流响应信号仍能保持初始信号的85%以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采用复合菌剂两步发酵生产的高价值天香菊饲料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05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32668.9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采用复合菌剂两步发酵生产的高价值天香菊饲料及方法。第一步好氧发酵加入热葡萄糖苷副产芽孢杆菌将天香菊根茎所含的纤维素多糖成分降解为更易被利用的小分子糖类成分;第二步厌氧发酵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加入植物乳植杆菌和酿酒酵母菌,利用第一步发酵中所转化生产的营养成分,将其转化为有机酸以及蛋白等高价值营养成分。本发明优点在于方法新颖,并且集中于对较少被关注到的纤维素成分进行降解,并且结合生物法进行发酵,绿色环保,对环境危害较小,并且成本较低。

    一种利用微通道混合装置对沼气进行加压水吸收脱碳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2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255325.7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混合装置对沼气进行加压水吸收脱碳的装置及方法,以水为唯一的CO2吸收剂,将沼气与水在一定压力下分别按照一定的流速连续泵入微通道混合装置中进行吸收,呈乳化状态的气水混合物离开混合装置后进入气水分离塔,经过气水分离,使脱碳后的净化气溢出,经脱水后形成高纯度生物甲烷气体。含有高浓度CO2的吸收水,通过减压和加热处理,使吸收水中的CO2快速溢出并被回收,再生后的水经过加压换热后返回微通道混合装置循环使用。本发明具有脱碳效率高、设备紧凑、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可为沼气的脱碳净化提供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一种利用微通道合成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3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507343.3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合成纳米碳酸钙的方法,以Ca(OH)2悬浊液作为连续相,二氧化碳作为分散相连续进入膜分散微反应器,在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生成纳米碳酸钙,混合反应液回流Ca(OH)2贮罐,贮罐中的悬浊液搅拌后循环至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当贮罐中悬浊液的pH在6.8‑7.2时,将其中的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干燥,得到纳米碳酸钙。本发明在膜分散微反应器中以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连续合成纳米碳酸钙,氧化碳利用率达99%以上,可用于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去除;并且通过调节微反应器芯片类型,可调节碳酸钙晶体类型及大小。

    一种厌氧消化与MFC耦合提高甲烷合成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455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711183341.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与MFC耦合提高甲烷合成效率的方法,在提高厌氧消化甲烷合成效率的同时处置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沼液,所述的方法以废弃沼液为原料构建MFC并串联组成电池组,其阳极液中包含厌氧消化过程产生的废弃沼液;在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加入电极,连接MFC电池组,在电极两端施加0.8V~1.6V电压的条件下沼液进行厌氧消化反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更换MFC中的阳极液与阴极液,直至厌氧消化周期结束。本发明结合了厌氧消化和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特点,所述的方法能有效处理发酵过程中的废弃沼液并提高生物甲烷合成效率,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一种采用三维石墨烯吸附水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999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860438.X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三维石墨烯吸附水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方法。本发明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目标物,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为吸附剂,经过冷冻干燥后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形成了立体的多孔结构,可为目标物提供较多的吸附位点。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极少量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对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吸附效果在较短时间内是十分可观。验证了三维石墨烯作为吸附材料在水中微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为水中微塑料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