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赖氨酸脱羧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8929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727834.8

    申请日:2013-12-26

    Inventor: 蔡恒 张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赖氨酸脱羧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易错PCR和DNA改组这两种技术相结合的定向进化策略,对本实验室构建的一株含编码赖氨酸脱羧酶基因ldc的菌株进行了改造,获得一株比酶活提高了2.01倍的突变菌株,突变使得产物1,5-戊二胺的发酵生产时间缩短了25%。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筛选赖氨酸脱羧酶的快速平板筛选方法,把每一轮的筛选过程缩短了1-2天。在突变体的氨基酸中,涉及到的氨基酸突变为Val147Phe/Glu583Gly。本发明也公开了编码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DNA序列、表达载体、宿主细胞。本发明具有高效性和简便的可操作性。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09021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910030330.4

    申请日:2009-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将吸附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中,接入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实现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的吸附固定,并利用该生产菌株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吸附固定化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能够有效改善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丝体易附着于发酵罐罐壁等问题,此外,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ε-聚赖氨酸生产效率,并具有产物浓度高、批次生产稳定等优点,适用于ε-聚赖氨酸的工业化生产。

    一种蔗糖异构酶基因及其高效表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643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105767.2

    申请日:2010-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糖异构酶基因,pal I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的编码蛋白质,SIase酶。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基因的表达载体及宿主细胞,以及该基因的高效表达方法。包含上述蔗糖异构酶基因的重组菌具有异构的活性,能转化蔗糖生成异麦芽酮糖。该重组菌稳定性好,催化效率高,产物特异性明显改善,可应用于异麦芽酮糖的工业生产中。

    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提纯L-鸟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493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910264563.0

    申请日:2009-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公开了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提纯L-鸟氨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将L-鸟氨酸发酵液首先利用超滤法去除菌体及固形物;再将料液进入模拟移动床系统吸附、洗杂、洗脱L-鸟氨酸、收集洗脱液及柱子再生;收集的洗脱液经浓缩、脱色、盐酸调节pH4.5-5.0、结晶、干燥得到L-鸟氨酸盐酸盐晶体。采用本方法分离提纯的L-鸟氨酸得率高,纯度高,成本低,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及利用该菌制备L-鸟氨酸及其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590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86236.8

    申请日:2010-0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及利用该菌制备L-鸟氨酸及其盐的方法。该菌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1006,保藏号:CGMCCNo.3663。将该菌在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的培养基上28~30℃下培养,生成L-鸟氨酸发酵液,发酵液经1万-15万道尔顿陶瓷膜除去菌体后,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L-鸟氨酸溶液,经脱色后盐酸乙醇法结晶得到L-鸟氨酸盐酸盐。本发明菌体培养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利用该菌生产L-鸟氨酸可使得L-鸟氨酸的累积达到35-45g/L。

    一种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为原料发酵制备生物丁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815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9026109.1

    申请日:2010-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为原料发酵制备生物丁醇的方法,采用稀酸水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制备多组分糖液;通过膜分离和吸附分离方法对多组分糖液进行脱毒处理及灭菌处理,通过膜分离方法对多组分糖液进行灭菌处理,再通过高温对不包含碳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最后将灭菌后的多组分糖液和不包含碳源的发酵培养基组合配制成发酵培养基;将丁醇生产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制备生物丁醇;将发酵液经固液分离处理,液体经蒸馏得到丁醇、丙酮和乙醇。本发明既解决了传统发酵生产丁醇存在的“与人争粮,与粮争地”及原料成本高的问题,又实现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多重利用。

    一种提高厌氧发酵目标产物转化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039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45214.7

    申请日:2013-12-30

    Inventor: 蔡恒 周志惠 汪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厌氧发酵目标产物转化率的方法,它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工业微生物,通过厌氧发酵合成目标产物,再从所述的培养基中收集目标产物的步骤,通过在无转氢酶基因功能的工业微生物中异源表达转氢酶基因,提高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产率,从而提高目标产物的转化率。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调节发酵体系内辅酶平衡水平,将胞内过剩的NADPH转化为NADH,用以提供代谢途径中所需的还原力,避免为提供NADH而消耗的葡萄糖,从而有更多的葡萄糖用于目的物质的厌氧生产,提高厌氧阶段目的物质的转化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发明适合于工业微生物厌氧发酵提高目的物质的转化率的生产。

    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提纯L-鸟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4935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264563.0

    申请日:2009-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公开了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提纯L-鸟氨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将L-鸟氨酸发酵液首先利用超滤法去除菌体及固形物;再将料液进入模拟移动床系统吸附、洗杂、洗脱L-鸟氨酸、收集洗脱液及柱子再生;收集的洗脱液经浓缩、脱色、盐酸调节pH4.5-5.0、结晶、干燥得到L-鸟氨酸盐酸盐晶体。采用本方法分离提纯的L-鸟氨酸得率高,纯度高,成本低,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活力高产物特异性蔗糖异构酶生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9687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123847.3

    申请日:2008-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力高产物特异性蔗糖异构酶生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即将待筛选的蔗糖异构酶生产菌接入含有培养基的微孔板中振荡培养,离心去除上清液,加入蔗糖溶液进行酶转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每孔的上清液依次转移至另一微孔板中,加入显色试剂,并检测吸光值,筛选出蔗糖异构酶高产菌株再进行摇瓶复筛,利用薄层色谱筛选产物特异性较好的菌株,最终得到高产异麦芽酮糖的菌株或高产海藻酮糖的菌株。该筛选方法利用直观的显色反应,以及酶标板微培养、连续加样器和排枪的作用,可达到每人200样/日以上的处理量,为高产物特异性蔗糖异构酶产生菌的筛选提供了简便、高效、微量的筛选方法。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0902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30330.4

    申请日:2009-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将吸附固定化材料固定于发酵罐中,接入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实现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在吸附固定化材料上的吸附固定,并利用该生产菌株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吸附固定化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能够有效改善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丝体易附着于发酵罐罐壁等问题,此外,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ε-聚赖氨酸生产效率,并具有产物浓度高、批次生产稳定等优点,适用于ε-聚赖氨酸的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