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西甜蛋白突变体及其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54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1686.7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蛋白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巴西甜蛋白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用赖氨酸替换巴西甜蛋白第29位天冬氨酸、和/或用精氨酸替换第36位谷氨酸、和/或用丙氨酸替换第50位天冬氨酸,并对上述位点的氨基酸突变构建巴西甜蛋白突变体,将巴西甜蛋白突变体在毕赤酵母GS115中异源表达,对表达的巴西甜蛋白突变体进行甜味性能评价。双突变体Asp29Lys‑Asp50Ala蛋白的甜味性能相比突变前的巴西甜蛋白的甜味性能提高了240%。

    一株调控合成D/L构型聚谷氨酸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52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1599.5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合成聚谷氨酸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调控合成D/L构型聚谷氨酸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质粒游离表达不同的聚谷氨酸合成酶,在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宿主中实现了不同D/L构型聚谷氨酸的可控合成。经测定,聚谷氨酸的D构型(即D‑谷氨酸)摩尔占比可在19.39~97.46%之间进行调控。本发明成功地通过调控聚谷氨酸合成酶实现了较大D构型范围内新型聚谷氨酸的合成,为将来多元化新型聚谷氨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含贻贝足蛋白的羧甲基纤维素基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777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411495.8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贻贝足蛋白的羧甲基纤维素基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基质,添加贻贝足蛋白和甘油制备得到,并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测定膜结构,接触角测定膜的亲疏水性,以及进行膜的透光率、水溶性、抗氧化性、自修复性能和抗菌性测定。此外,利用复合涂膜液对蓝莓、草莓等浆果进行涂膜处理,与不经处理的对照组分别贮藏10d,通过隔天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外观变化并测定生化性质。本发明可直接应用在食品包装上,也可以涂覆在食品表面形成均一致密的保护膜,保持了食品贮藏期间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同时可生物降解,减轻环境负担。

    一株产玉米黄质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40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82260.0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代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玉米黄质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自杀质粒pJQ200SK介导的同源重组策略敲除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HT‑1基因组中的welB基因和crtG基因,得到不产胞外多糖的玉米黄质生产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穿梭质粒pBBR1MCS2异源表达来自E.coli MG1655的DXS基因、IDI基因和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的crtZ基因,最终得到一株产玉米黄质的鞘氨醇单胞菌工程菌株Sphingomonas sp.HT‑Z3。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5L发酵罐中玉米黄质产量达到215.4mg/L,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鞘氨醇胶寡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20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88205.9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鞘氨醇胶寡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鞘氨醇胶寡糖,其主链结构均为β‑L‑Rhap‑(1→3)‑β‑D‑Glcp‑(1→4)‑β‑D‑GlcpA,由鞘氨醇降解酶SpnR降解鞘氨醇胶(威兰胶、结冷胶和迪特胶),再通过液相色谱法纯化获得的。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鞘氨醇胶寡糖反应条件温和,分离简便。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鞘氨醇胶寡糖具有较好的植物促生能力和肠道益生作用,可用于农业、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拓展了鞘氨醇胶与鞘氨醇胶寡糖的应用。

    一种银耳孢子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70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3991.5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获得银耳孢子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银耳孢子活化培养、种子液培养、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原生质体的再生等步骤。本发明利用30mg/mL复合酶解液(溶壁酶与崩溃酶的质量比为4:1,稳渗剂为0.6mol/L氯化钾,pH为5)将菌体浓度为3.6×108个/mL的银耳孢子的细胞壁于26℃酶解后,在含0.8mol/L蔗糖和促生剂生。运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原生质体数量可达(20mg/LVB1+500mg/L牛血清蛋白)的再生培养基上复1.14×108个/mL,再生率达到43.5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银耳孢子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可为后续银耳孢子的遗传转化操作提供高质量的原生质体。

    一种γ-聚谷氨酸-季铵盐-贻贝蛋白涂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805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8184.X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聚谷氨酸‑季铵盐‑贻贝蛋白涂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是由带负电荷的γ‑聚谷氨酸和带正电的阳离子季铵盐、贻贝蛋白通过静电自组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聚氨基酸复合物;所述γ‑聚谷氨酸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直接分离纯化得到;所述阳离子季铵盐为苯扎氯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任意一种。将涂层作为医疗器械表面抗菌涂层,可有效降低各种医疗器械引起的获得性感染的风险,此修饰方法适用于预防各种医疗器械引起的细菌感染。

    一种表达牛乳铁蛋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876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8782.7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牛乳铁蛋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具有高效蛋白分泌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NFΔSE和组成型表达载体pMA5进行牛乳铁蛋白的重组表达。进一步通过信号肽筛选实现乳铁蛋白的胞外分泌表达,并通过组合营养条件优化及强化铁供应等策略,在发酵罐上实现了乳铁蛋白的高效发酵合成。相比于传统提取工艺,本工艺可通过该重组菌株发酵生产乳铁蛋白,能够有效提高乳铁蛋白的生产能力,具有较好的工业化潜力。

    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809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0971833.8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ε‑聚赖氨酸,以及增塑剂;所述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的质量比为2:1;ε‑聚赖氨酸添加量为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总质量的1~5wt%;增塑剂添加量为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总质量的1~2wt%。本发明以ε‑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微晶纤维素三个可食用基材,使用微晶纤维素作为成膜基质,聚谷氨酸作为吸水剂,ε‑聚赖氨酸作为抗菌剂,开发出集抑菌、水分调控、可降解三位一体功能化保鲜膜材料,其结构为水凝胶三维网状,实现肉品血水的有效吸附,避免染菌;同时水凝胶保湿锁水功效可防止产品过度失水变质。

    一种基于射流旋转搅拌的生物发酵反应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46049.6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旋转搅拌的生物发酵反应器及方法,包括发酵罐、补料曝气循环系统和高温蒸汽灭菌装置;发酵罐与补料曝气循环系统之间通过一内循环管道连接,内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发酵罐的底部,另一端与位于发酵罐内的旋转射流搅拌装置连接,且内循环管道上设有真空水泵;补料曝气循环系统连接在该内循环管道上,用于向管道内提供发酵所需的物料与气源;高温蒸汽灭菌装置与补料曝气循环系统连接,用于向整个系统以及发酵罐提供高温蒸汽进行灭菌。通过曝气与射流连用的方式取代普通内置供气操作,使得气体以更小尺寸进入反应体系,并且在循环发酵液的过程中将微米级尺寸的气源混合,可以有效提高气体的溶解效率,促进菌体代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