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位置伺服机电作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997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99155.6

    申请日:2021-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体式位置伺服机电作动装置,属于伺服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电路部分、电机部分、丝杠组件和前部活动端部分;电路部分包括电源板盖板、电源板、主支撑壳体、功率器件、功率器件盖板、控制板、控制板盖板、电容板和电容板盖板,电源板上设置有电源板安装孔和电源板连接器,功率器件上设置有功率器件电源和功率器件驱动信号插针,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板安装孔和控制板连接器,电容板上设置有电容板安装孔和电容板输出端;电机部分包括多圈转子位置传感器、对外连接器组件、作动装置后端盖、后支耳和电机;前部活动端部分包括作动装置前端盖、前支耳和活动端组件。解决了现有伺服机电作动装置体积、重量大,散热性能有限的问题。

    一种带柔性减振套的作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2671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43841.1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柔性减振套的作动器,作动器的后端固定连接电机,作动器外具有作动杆,作动杆外套设柔性减振套,所述柔性减振套具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中包括设置在靠近电机一端的减振套后挡板和远离电机一端的减振套前挡板,减振套后挡板和减振套前挡板之间设置架杆,彼此相邻的架杆之间分别设置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电容模块、电源模块,各模块与作动杆之间均布若干减振球。其将控制驱动器环状布局在作动器上,并采用柔性减振套实现减振,其降低了作动器的体积和质量,提高了作动器的环境适应性,满足高可靠性要求。

    一种智能化大功率航天伺服电机驱动器健康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7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93565.5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一种智能化大功率航天伺服电机驱动器健康管理方法,涉及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健康管理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健康管理算法,计算当前周期结温Tj(k);步骤二、计算结温变化率ΔTj;步骤三、预测下一周期结温Tj(k+1),并根据下一周期结温Tj(k+1)判断是否启动动态调整策略;步骤四、按照动态调整策略得到电机工作电流Ip需要降低的幅度;通过降低电机工作电流Ip,实现降低驱动器的温度;步骤五、判断是否退出动态调整策略;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持续监测并保持驱动器温度在稳定工作温度;本发明提高了大功率航天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可靠性,通过限制其发热功率的形式避免驱动器因过热损坏。

    一种空间应用伺服控制器的热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9278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695557.0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一种空间应用伺服控制器的热控结构,属于电子电路温度控制领域。该热控结构由金属结构和柔性导热垫实现热量的双向传导,加热和散热使用同一路径,为在高低温交变的环境下伺服控制器温度控制,提供了一种可靠结构。控制伺服控制器内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伺服控制器中电子元器件测量数据的精度、可靠性以及寿命,保证伺服控制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热控降低了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传热失效环节,在各种边界条件和内部热状态下,保证了温度的稳定性,确保了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电子元器件的精度和准确性,适用于空间机械臂等对运算结果精度要求非常高的设备。

    一种空间应用伺服控制器的热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92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95557.0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一种空间应用伺服控制器的热控结构,属于电子电路温度控制领域。该热控结构由金属结构和柔性导热垫实现热量的双向传导,加热和散热使用同一路径,为在高低温交变的环境下伺服控制器温度控制,提供了一种可靠结构。控制伺服控制器内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伺服控制器中电子元器件测量数据的精度、可靠性以及寿命,保证伺服控制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热控降低了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传热失效环节,在各种边界条件和内部热状态下,保证了温度的稳定性,确保了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电子元器件的精度和准确性,适用于空间机械臂等对运算结果精度要求非常高的设备。

    一种泵用浸油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546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770217.0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泵用浸油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泵用浸油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包括核心处理器DSP、485通信模块、三路CAN总线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旋转变压器信号检测电路、PWM隔离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和功率驱动模块。本发明同时还提出了泵用浸油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可同时实现485总线、三路冗余CAN总线、以太网等多种总线形式的实时通信,在机械式传感器故障时,可通过采用无传感器算法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闭环矢量控制,且采用的无传感器算法不需要使用滤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代码量及算法复杂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一种舵机零位校准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6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64289.0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舵机零位校准装置及一种舵机,包括电位计组件和第一紧固件,电位计组件位于舵机输出轴的轴端且经第一紧固件能够与舵机输出轴固定;第二紧固件位于舵机壳体上,能够将舵机壳体与电位计组件固定,以当第一紧固件松开电位计组件和舵机输出轴时,将电位计组件固定,使舵机输出轴能够相对于电位计组件转动。当舵机装配完成后,通过电位计组件进行电子零位校准,校准后断电,将第一紧固件松开,舵机输出轴和电位计组件分离,第二紧固件将电位计组件的位置固定在电子零位,舵机输出轴进行机械零位调整,以分别进行机械和电子零位的双零位调整,可避免装配误差和累计公差造成的电位计阻值偏差,实现自我找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