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8071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24572.2
申请日:2008-10-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表面高质量的镁合金板及带卷的制造方法,涉及有色金属塑性加工领域。本发明以镁合金铸锭为原料,经过铣面和热锻/热挤压后放在10-2Torr以上的真空中,在200℃~550℃范围,进行10个小时以上的脱氢退火处理。将处理后的镁合金板坯或带卷坯放入充满氮气等惰性气体保护且温度为200℃~550℃范围的炉中进行加热,然后送入四辊轧机进行热轧或温轧,轧制成镁板或镁带卷。在热轧或温轧时,轧辊需提前预热到50~200℃。根据产品厚度要求,在10-2Torr以上的真空中,于200℃~550℃范围内,进行1~5小时的中间退火热处理,获得表面光洁的高品质镁合金板材或卷材,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和后续加工性能,提高了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681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051672.4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碳Ti‑Mo微合金化压力容器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微合金结构钢生产工艺领域。钢的主要成分(wt%):C 0.03~0.06%,Si 0.17~0.21%,Mn1.40~1.55%,Ti 0.07~0.16%,Mo 0.19~0.3%,N≤0.015%,S≤0.005%,P≤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降低碳含量,添加Ti、Mo微合金元素,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将铁素体组织良好的塑韧性同个位纳米析出相显著的析出强化效果相结合。所得钢种基体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其中均匀分布有大量1~10nm的纳米尺度碳化物且质量分数占到析出物总量的70%以上,屈服强度Rel≥500MPa,抗拉强度Rm≥650MPa,断后伸长率≥20%,20℃V型冲击功Akv≥60J,600℃屈服强度Rel≥3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558338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610057028.8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4 ,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止连铸坯表面开裂的冷却装置,包括高速冷却段、空冷返温段、低速冷却段、框架、冷却喷水单元、位置和温度探测单元、控制单元;冷却喷水单元、位置和温度探测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框架上设置有喷头,冷却水管线沿框架布置,水加压装置通过冷却水管线与喷头连接;位置探头位于高速冷却段入口处,温度探头与喷头同处设置;位置探头、温度探头均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铸坯经过高速冷却段、空冷返温段、低速冷却段,通过位置和温度反馈,实现冷却水流量和压力的动态控制;通过这种冷却/返温过程改善铸坯表面组织,提高表层的强度和塑性,避免在后续过程中铸坯表面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572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141738.X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预处理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为,连铸坯完全凝固后;经冷却处理,在连铸坯表面与内部形成温度梯度后;进行压缩变形,得到高致密度的连铸坯料。本发明是一种创新型连铸坯凝固后利用或制造连铸坯的内外温度梯度,采用小压下对连铸坯进行预处理的工艺。采用该工艺方法处理后,连铸坯中心疏松等缺陷被明显消除,从而能够满足后续加工和成品对于连铸坯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11464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069713.9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厚板(厚度>60mm)的制造方法,属于冶金行业的钢板生产领域。工艺步骤为:首先,将加热到温度并除氧化铁皮的板坯输送到冷却区进行强制冷却,表面温度冷却特厚板材料相变温度Ar1以上,之后经过短时间返温使表面升至780~880℃之间,尽快将坯料送入轧机轧制;当轧制坯料表面温度高于880℃时,需要再次强制冷却,再进行后续轧制。如果需要,可多次重复强制冷却—返温—轧制过程,直至轧制到特厚板所需厚度。本方法制造特厚板,可以利用增加表层与中心区域温差来增加中部区域的应变量,有利于细化中部组织,提高冲击韧性;有利于消除特厚板的中心疏松;还可减少特厚板侧边双股形。该特厚板制造方法的投资省、操作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909278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367812.0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D3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管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选择和设计需要内外层金属管的材质和规格。对内层金属管外表面和外层金属管的内表面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氧化层。将内层金属管置于外层金属管内部,并留有间隙,用材料将间隙的两端密封;内层金属管端密封开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层金属管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组装件整体或中间部分放入加热炉加热。加热前,在内层金属管和外层金属管之间以及内层金属管内通入保护气体。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后,将内层管内部气压升高至2.0-10.0MPa,保持一段时间。内层金属管膨胀后与外层金属管紧贴、产生扩散复合,得到冶金结合的金属复合管。本方法简便、灵活,可用于制备多种金属复合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909278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67812.0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D3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管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选择和设计需要内外层金属管的材质和规格。对内层金属管外表面和外层金属管的内表面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氧化层。将内层金属管置于外层金属管内部,并留有间隙,用材料将间隙的两端密封;内层金属管端密封开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层金属管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组装件整体或中间部分放入加热炉加热。加热前,在内层金属管和外层金属管之间以及内层金属管内通入保护气体。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后,将内层管内部气压升高至2.0-10.0MPa,保持一段时间。内层金属管膨胀后与外层金属管紧贴、产生扩散复合,得到冶金结合的金属复合管。本方法简便、灵活,可用于制备多种金属复合管。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87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237333.5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回转奥氏体韧化的低温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温钢以C、Si、Mn、Mo、Ni为主要化学成分炼制而成。本发明低温钢的制备方法为:首先选取原料利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浇注后缓冷至室温后送至加热炉加热,保温1h后取出进行轧制,轧制采用再结晶型和未再结晶型两阶段控轧,共经过9道次;轧后控制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最终轧成15mm厚钢板,然后进行调质热处理或双淬火热处理。采用该方法制成的低温钢的组织中含有不同含量和分布状态的回转奥氏体,故能得到不同强度与低温韧性组合的产品,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在550~710MPa和680~750MPa之间,-196℃的实验条件下的横向冲击功在150~220J之间,能够满足LNG建设所需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34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090640.5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D6/00 , C21D11/00 , C22C38/58 ,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4 , C22C38/40 , C22C38/38 , C22C38/34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18
Abstract: 一种利用碳分配改善含Cr高强钢延韧性的工艺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其特征是将钢件加热850-960℃,使其完全奥氏体化;急冷致250-350℃,冷却速度25-200℃/s,保温10-1200s;迅速加热致360-500℃,加热速度大于40℃/s,保温600-1800s;再空冷至室温。本发明严格控制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等和碳的含量,部分碳以游离态间隙原子形式从马氏体向奥氏体分配,增强了奥氏体的热稳定性,以增强钢件的韧性。部分碳以形成碳化物从基体中析出,提高了钢件的强度。相比同类成分传统调质工艺生产的钢,本发明可提高韧性15-50%,经济适用,工艺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009332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83917.9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轧焊工艺生产特厚板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连铸坯的切取,坯块表面的清理,同尺寸的坯块对正叠置,紧固后结合面四周的焊接,结合间隙的真空处理,密封以及最终热轧。热轧累积压下量控制在40%-70%。本发明较传统的特厚板生产方法有以下优点:坯块来自连铸坯,其坯料质量高于铸模锭,并且生产效率高于电渣重熔的方法生产的坯料,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对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工厂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