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1075757.6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 , H01M8/2475 , H01M8/2484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第一堆,其包括堆叠的第一单元电池以及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一外周表面;与第一堆并置的第二堆,其包括沿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堆叠的第二单元电池以及第二单元电池的第二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二外周表面;外部气体歧管,其向第一堆和第二堆供应反应气体以及从它们排出反应气体;以及外部冷却剂歧管,其向第一堆和第二堆供应冷却剂以及从它们排出冷却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2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117463.9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IPC: H01M8/2404 , H01M8/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燃料电池堆叠在第一端板上;将压力板——在该压力板上沿着该压力板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突出部分——叠置在燃料电池的堆叠体上使得突出部分从堆叠体的侧面向外突出;按压突出部分,使得堆叠体在第一端板与压力板之间被按压;在按压突出部分的同时测量堆叠体在堆叠方向上的长度;在按压突出部分的同时将调节板叠置在压力板上,该调节板具有根据所测量的长度得出的厚度;以及在按压突出部分的同时将第二端板固定至第一端板,以便将堆叠体、压力板和调节板夹置在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78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72649.9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4753 , H01M8/04761 , H01M8/1006 , H01M8/1007 , H01M8/1053 , H01M8/0258 , H01M8/02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设置有:膜电极组件(MEA);以及组装到MEA的阴极侧分离件,该阴极侧分离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在阴极侧分离件的更靠近MEA的一侧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通道在阴极侧分离件的相对侧的第二表面上,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允许氧化剂气体分别流通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凹陷部分,所述第一凹陷部分位于第一表面上以从阴极侧分离件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第二通道包括:第二凹陷部分,所述第二凹陷部分位于第二表面上以从阴极侧分离件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且与第一凹陷部分交替布置;以及贯通孔,该贯通孔位于第二凹陷部分的底面上,穿过阴极侧分离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43385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227943.1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冷式燃料电池车辆,该气冷式燃料电池车辆包括:用于车辆的驱动马达(MG);气冷式燃料电池(80);进气管道(40),该进气管道相对于燃料电池安置在车辆前侧并且将空气导引至燃料电池;进气挡板机构(60),该进气挡板机构打开和关闭进气管道;存储室(R),该存储室相对于车辆的乘客室设置在车辆前侧并且容纳燃料电池、进气管道和进气挡板机构;控制部分(100),该控制部分控制进气挡板机构;以及碰撞检测器(CS),该碰撞检测器检测车辆的正面碰撞。当检测到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控制部分(100)将进气挡板机构(60)控制至关闭侧,并且进气管道(40)包括管状的金属板部分或含有弹性成分的树脂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45805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9884.6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6 , B60L50/71 , B62D21/155 , B62D25/08 , B62D27/02 , H01M8/00 , H01M8/04201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电动车辆具备:配置在形成于客厢(2)的前方的收容室(3)内的主体框架(60);在收容室(3)内经由后侧紧固构造(62r)而被紧固于主体框架靠前方的位置经由后侧安装座(11r)而被支承在悬架构件上方的燃料电池组(10)。在车辆严重碰撞时,燃料电池组朝后方移动而与紧固构造碰撞,从而紧固构造被破坏,由此,悬架构件从主体框架脱离而燃料电池组朝下方移动且趋向收容室与路面(LD)之间的退避空间(6)内。(60)的悬架构件(61);以及在比后侧紧固构造更
-
公开(公告)号:CN1058737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80003565.8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0 , B60K1/04 , B60K8/00 , B60K2001/0411 , B60L1/003 , B60L3/0053 , B60L7/12 , B60L11/18 , B60L11/1805 , B60L11/1881 , B60L11/1887 , B60L11/1896 , B60L15/2009 , B60L2210/10 , B60L2210/42 , B60L2240/36 , B60L2240/427 , B60L2240/429 , H01M2250/20 , Y02T10/645 , Y02T10/7216 , Y02T10/7275 , Y02T90/32 , Y02T90/34
Abstract: 为了既确保电动车辆的运动性能又稳定地支承燃料电池组,将燃料电池组(10)、电动发电机(13)以及电力调整器(EA)收容于在客厢(2)的车辆长度方向(VL)前方形成的收容室(3)内。将电动发电机(13)以及电力调整器(EA)收容于共用的底部外壳(5)内,将底部外壳配置于收容室的底部。在底部外壳的顶部形成有沿大致水平方向扩张的平坦的电池组支承面(SS)。将燃料电池组配置于外壳的上方,并且经由配置于电池组支承面上的支座(MS)并利用底部外壳对该燃料电池组进行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18078B
公开(公告)日:1992-09-02
申请号:CN88107889
申请日:1988-11-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带有设置在气缸盖上的进气门和排气门的二冲程发动机,在气缸盖内壁上成型有遮掩壁,该遮掩壁用于在进气门打开的全部时间内始终将形成在进气门的气门座和周边部分之间且位于排气门一侧的气门开口遮掩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