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6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31366.7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武汉中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飞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K17/18 , C09K17/40 , E02D3/00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冻土改良领域,公开了一种冻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包括任意比例的A剂和B剂,其中:每份A剂包括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水,每份B剂包括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复合有机胶,环氧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复合乳化剂,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申请中,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土壤颗粒表面的强亲水性金属离子交换成弱亲水性金属离子,使得细粒土颗粒对表面的水层吸附力下降,促进冻土水分的排出。另一方面,B剂是一种具有粘结效果的乳浊液。在B剂进入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内时,水相的复合有机胶主要将细粒土之间互相粘附起来,形成粗粒土,以降低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31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84565.2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牵引供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测试验证方法,包括:在DDRTS中搭建相应的牵引供电系统一次模型,调整模型中各元件的参数设置;根据受检线路的测试要求,确定系统接口、单体装置就地保护、所内站域保护、供电臂重构自愈的各级测试内容;采用报文分析测试工具对系统各层级之间的接口配置和通道进行测试验证;采用标准测试流程对单体装置应具备的就地保护功能进行逐一验证;采用标准测试流程对智能牵引变电所亭中涉及的站域保护进行测试;采用标准测试流程对供电臂范围内的全部所亭进行线路故障后的系统重构自愈性能及保护逻辑的测试验证;本发明实现了从系统级层面对智能牵引供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进行测试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135714.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铁三院(天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作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行走模块、固定翼模块和多个旋转翼模块;机器人本体两侧设悬臂部,且两悬臂部共线;行走模块设于机器人本体;固定翼模块包括有固定风扇且固定设置于机器人本体,并用于给行走模块提供压紧贴合于隧道壁面的压力;多个旋转翼模块分别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两侧的悬臂部上,且包括有可转动设置的旋转风扇和风向调节驱动器,每个旋转风扇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悬臂部,且出风方向垂直于悬臂部,风向调节驱动器连接旋转风扇。本发明的隧道作业机器人具有较大的载重能力,并且不易因干涉问题而容易出现工作死角。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59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984324.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国铁工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供配电的运维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接收从设备处采集到的设备数据;接收巡检设备采集到的、针对所述设备的图像;根据所述图像对所述设备数据进行复检,确定所述设备数据的真实性;当所述设备数据的真实性为真时,根据所述设备数据,控制相关联的控制设备进行处理,实现对设备数据的分析,并联动控制相关联的控制设备,最大限度的保证运维人员安全,并提高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7319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03080.6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在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综合接地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综合接地在线监控屏柜和分别与牵引变电所综合接地在线监控屏柜连接的土壤电阻率监测箱、跨步电压监测箱、接触电压监测箱、电气完整性监测箱、接地电阻监测箱和地网回流监测箱。有益效果是,通过通信模块与监控中心上位机通信,组成智能综合接地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各项监测结果和告警信息,实现对整合的土壤电阻率、跨步电压、接触电压、电气完整性、接地电阻、地网回流等多项接地参量实现在线监测功能,全方位反映接地系统状况,提升综合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6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1314151.4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T供电方式馈线电流矩阵法判断AT短路故障区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T供电方式的故障时变电所(SS)馈线电流,AT所(AT)馈线电流,分区所(ATS)馈线电流形成馈线电流矩阵及馈线开关动作状态形成开关动作矩阵,通过这两个矩阵乘积形成故障数据矩阵快速判断短路故障发生在哪一个区段(AT1、AT2、AT3、AT4),切除故障区段,缩小事故范围,实现AT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本发明的效果是该方法使得通过馈线电流矩阵和开关动作矩阵关系快速判断短路故障区段,将开关动作矩阵的开关量作为触发开关动作的命令,可快速隔离故障区段,降低短路故障对AT供电系统的影响,提高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2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1947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晨 , 罗健 , 陈伟 , 邓洪 , 古晓东 , 李波 , 周敏 , 何常红 , 崔艳龙 , 郑军 , 杨才 , 房维轩 , 王中泽 , 杨嘉琛 , 郭晓旭 , 梁茹楠 , 彭涛 , 董健 , 柴天娇 , 于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边端协同下双连杆机械臂的无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终端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边缘端对数据预处理后输入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计算得到控制指令;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双连杆机械臂运动,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云端根据边缘端反馈的实时数据,对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更新,直到控制任务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适用于双连杆机械臂,降低其建模难度、提高控制精度、提升计算效率,还具备推广至其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190913.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凯达铁建电气化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常红 , 范海江 , 王超 , 郑军 , 古晓东 , 韩凌青 , 晋壮壮 , 王国梁 , 李波 , 李洪生 , 王圣昆 , 魏博 , 朱鹏飞 , 陈伟 , 乔培凯 , 冯秋涛 , 张皓 , 高桂超 , 乔中波 , 李鹏飞 , 乔清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绝缘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分段绝缘器结构,降低分段绝缘器的维修及更换零部件的难度,提升作业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分段绝缘器,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电力线路的端口相连接;第二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9831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08131.7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胶囊制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灭焰微胶囊制备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并未专门针对灭火剂特性设计相应的制备设备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稳压装置与储液装置密封连通,储液装置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的灭焰微胶囊的制备液储液罐和一个分离液储液罐,制备液储液罐和分离液储液罐的一端均分别与稳压装置密封连通,制备液储液罐的另一端均与制备装置中的混合仓密封连通,分离液储液罐的另一端与制备装置中的分散装置密封连通;混合仓与分散装置密封连通,分散装置与固化装置密封连通,固化装置与收集装置密封连通。本发明实现了灭焰微胶囊自动化、连续化的生产流程,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繁琐复杂的制备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7922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8457.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飞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P3/30 , B60K17/08 , B60K17/342 , B60K17/356 , B60L15/38 ,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梁腔室内链传动四驱底盘养护机器人及其导航作业方法。机器人包括四驱底盘机构、车体以及喷淋机构。四驱底盘机构包括底盘框架、链传动轮结构以及四驱驱动结构;车体设置在底盘框架的上端,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测距单元;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底盘框架的上端的喷淋立管和设置在喷淋立管上端的喷淋结构。本发明中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箱梁内部养护,机器人的车体底部设置有链传动四驱差速底盘,使机器人具有较强的地面适应能力及爬坡性能,车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车体与腔室内腹板之间距离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车体采用邦纳数值超声波导航方式,保证机器人在箱梁腔室内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