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26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27569.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凯达铁建电气化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何常红 , 乔培凯 , 韩凌青 , 罗健 , 邓洪 , 王国梁 , 陈伟 , 张琦 , 郭雅婕 , 崔艳龙 , 魏博 , 李业强 , 冯秋涛 , 张皓 , 高桂超 , 乔中波 , 李鹏飞 , 乔清池
IPC: B60M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绝缘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分段绝缘器的导电滑轨之间易产生放电,导致导电滑轨产生灼烧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分段绝缘器,包括绝缘器主体、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绝缘器主体同一侧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相对设置,且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滑轨和第一灭弧环,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滑轨和第二灭弧环;第一灭弧环的敞口部与第二灭弧环的敞口部相对设置,第一灭弧环的端口与第一导电滑轨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灭弧环的端口与第二导电滑轨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以使第一灭弧环与第二灭弧环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第一导电滑轨和第二导电滑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190913.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凯达铁建电气化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常红 , 范海江 , 王超 , 郑军 , 古晓东 , 韩凌青 , 晋壮壮 , 王国梁 , 李波 , 李洪生 , 王圣昆 , 魏博 , 朱鹏飞 , 陈伟 , 乔培凯 , 冯秋涛 , 张皓 , 高桂超 , 乔中波 , 李鹏飞 , 乔清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绝缘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分段绝缘器结构,降低分段绝缘器的维修及更换零部件的难度,提升作业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分段绝缘器,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电力线路的端口相连接;第二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3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90913.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凯达铁建电气化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常红 , 范海江 , 王超 , 郑军 , 古晓东 , 韩凌青 , 晋壮壮 , 王国梁 , 李波 , 李洪生 , 王圣昆 , 魏博 , 朱鹏飞 , 陈伟 , 乔培凯 , 冯秋涛 , 张皓 , 高桂超 , 乔中波 , 李鹏飞 , 乔清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绝缘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分段绝缘器结构,降低分段绝缘器的维修及更换零部件的难度,提升作业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分段绝缘器,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电力线路的端口相连接;第二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3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7699.0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载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旷通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凌翔 , 罗健 , 周敏 , 冯敬然 , 任超 , 陈伟 , 刘曙新 , 葛伟涛 , 赵哲 , 赵耀 , 肖峰 , 杨琪 , 邵一哲 , 杨登利 , 李珉璇 , 温士雅 , 张立安 , 柴天娇 , 赵轩 , 袁超 , 张妍君 , 李雨霏 , 吴绍华 , 李广森
IPC: F17D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5G与物联网卫星的长距离管线监控方法和系统,对地下管线连接的传感设备进行认证识别,构建传感设备与地面监测平台的5G通信通道,确保实时持续获取传感设备对地下管线的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地下管线存在的异常管线区间,实现对地下管线异常状态分布的准确定位;再分析异常管线区间的工作状态数据,对异常管线区间相关的所有关联管线区间进行标识,便于对地下管线可能发生异常的管线进行全方位标定,并确定这些管线区间的位置信息,继而对相应的地面物联网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得到这些管线区间的地面状态信息;还基于地面状态信息,向服务平台发送通知消息,对地面区域的管线进行及时精确的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2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947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晨 , 罗健 , 陈伟 , 邓洪 , 古晓东 , 李波 , 周敏 , 何常红 , 崔艳龙 , 郑军 , 杨才 , 房维轩 , 王中泽 , 杨嘉琛 , 郭晓旭 , 梁茹楠 , 彭涛 , 董健 , 柴天娇 , 于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边端协同下双连杆机械臂的无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终端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边缘端对数据预处理后输入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计算得到控制指令;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双连杆机械臂运动,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云端根据边缘端反馈的实时数据,对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更新,直到控制任务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适用于双连杆机械臂,降低其建模难度、提高控制精度、提升计算效率,还具备推广至其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3450.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拓 , 苑玉超 , 古晓东 , 何常红 , 罗健 , 吴向阳 , 王敬渊 , 王生旭 , 邓洪 , 陈伟 , 崔艳龙 , 郑冀光 , 杜博文 , 张立那 , 赵治华 , 张琦 , 王建东 , 郭琦沛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硬母线的加工制作方法及系统,涉及硬母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加工硬母线的材料属性、几何特征以及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多尺度建模方法对所述硬母线进行物理特性建模,得到多尺度物理特性模型,同时建立硬母线加工过程的物理场耦合模型;将得到的多尺度物理特性模型和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集成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硬母线加工制作的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开发硬母线加工虚拟仿真优化平台,在硬母线加工虚拟仿真优化平台中进行加工工艺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建立加工质量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化算法获取最优加工方案,将得到的最优加工方案应用于实际的硬母线加工制作过程,并对加工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810980280.5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H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上隔离开关的紧急操作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悬吊架、控制柜和操作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导向构件和行走车,行走车可在导向构件中移动,在行走车的底面还固接有悬吊架,悬吊架连接操作机构,操作机构包括一个悬臂,悬臂的根部可转动连接在控制柜的侧壁上,所述悬臂为可伸缩的结构;所述控制柜中安装有一个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可以控制行走车和悬臂的动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具有定位快速精准、操作快捷的优点,保证了紧急情况下变电所开关柜的快速开合闸功能,对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06532.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健 , 何常红 , 韩凌青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李佳骏 , 陈伟 , 张琦 , 李少鹏 , 王圣昆 , 赵琨 , 邓洪 , 李波 , 郭雅婕 , 周敏 , 宋敏 , 李业强 , 魏博 , 韩柱先 , 周晓靖 , 李洪生 , 李方安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螺栓结构的滑动式线岔,所述线岔包括直股接触结构和斜股接触结构;所述直股接触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通过拼接可在直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斜股接触结构包括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夹板通过拼接可在斜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与所述直股接触结构插装连接,可实现所述线岔的直股接触结构与斜股接触结构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直股接触线与斜股接触线在上、下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发明属于轻量化结构,降低了线岔装置重量,降低线岔体积所占空间;采用无螺栓结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用于任何型号道岔;避免线岔与线材磨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0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118639.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法施达(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先国 , 何常红 , 刘平原 , 韩凌青 , 罗健 , 多俊军 , 邓洪 , 方怡 , 田红芬 , 宋新江 , 郑军 , 刘军财 , 亢佳增 , 赵志伟 , 郭晓霏 , 陈伟 , 李少鹏 , 魏博 , 李洪生 , 李佳俊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锚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云数据分析的铁路锚固检测及预警方法、系统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锚固检测及预警不全面,无法实现数据追溯且监测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检测锚固件检测拉力值、安装扭力值,实时轴向力、几何形变角度、温度及运行中的剪切力;通过云端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数据预处理及归一化;结合锚固件可追溯检测数据生成当前时刻锚固质量预判结果;结合锚固件历史数据生成锚固质量延伸曲线;将锚固质量延伸曲线与预生成锚固件质量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相似度匹配,获得锚固件潜在风险信息。本发明预判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高,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工程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4922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75236.2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国标准接触网系统,接触网系统由若干个锚段相互连接而成,每两个锚段之间连接形成锚段关节,电连接装置设置在锚段关节处;中心锚结装置设置在每一锚段的中部,每一锚段包括承力索、设置在承力索下方的接触线、若干个正定位柱和若干个反定位柱,承力索和接触线之间连接有若干整体吊弦;承力索和接触线两端均与下锚补偿装置连接。本发明性能优良,可满足时速400千米、350千米、250千米、200千米、120千米的接触网使用要求,零件组合方便、更换容易,具有使接触网系统统一化、标准化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