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16887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0930311.1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22 , B22D11/055 ,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脉冲作用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模拟装置,通过模拟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过程施加电脉冲,测量及计算不同电脉冲条件下结晶器表面温度及热流变化曲线,获得不同条件下的凝固坯壳与渣膜,研究不同电脉冲条件对钢液、结晶器间传热行为、铸坯凝固组织、坯壳形貌等的影响,实现电脉冲作用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行为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优化电脉冲条件,使得连铸过程顺利高效进行,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是一种理想型实验室研究电脉冲作用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行为模拟研究装置。本发明具有实验操作简便可控、流程短、效率高、试验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4525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388053.4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渣耗的测试方法,属于钢铁连铸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进行小型连铸实验,利用热电偶采集连铸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并保存在计算机中,用实测的温度反算出沿拉坯方向分布的结晶器热面的热流密度;切取实验后初始凝固铸坯并测量出坯壳沿拉坯方向的厚度,利用铸坯厚度反算出坯壳表面的沿拉坯方向分布的温度和热流密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保护渣的物性参数,计算出结晶器壁与铸坯表面间液态渣膜的厚度分布;最后计算连铸过程中保护渣的消耗量;本发明利用连铸结晶器内凝固模拟装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特定连铸条件下的保护渣渣耗,计算值更加接近生产现场的保护渣消耗量,对工艺优化和铸坯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71688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30311.1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22 , B22D11/055 ,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脉冲作用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模拟装置,通过模拟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过程施加电脉冲,测量及计算不同电脉冲条件下结晶器表面温度及热流变化曲线,获得不同条件下的凝固坯壳与渣膜,研究不同电脉冲条件对钢液、结晶器间传热行为、铸坯凝固组织、坯壳形貌等的影响,实现电脉冲作用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行为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优化电脉冲条件,使得连铸过程顺利高效进行,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是一种理想型实验室研究电脉冲作用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液凝固行为模拟研究装置。本发明具有实验操作简便可控、流程短、效率高、试验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15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04484.4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7/0645 , C21C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高磷铁水的多相脱磷剂及其应用,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开发的多相脱磷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FeOt(铁氧化物)35~60%、CaO20~35%、Al2O3 2~10%、SiO2 15~25%、Na2O 3~12%、BaO 1~6%。该铁水多相脱磷剂熔融后在1320℃~1410℃温度下能够形成固相/液相共存的多相渣体系,其消耗量少,同时脱磷效果和速率在现有基础上有了意想不到的提升。本发明所设计的脱磷渣组分合理,资源回收率高,便于大规模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8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0274361.4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超薄带工艺制备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λ纤维织构的方法。将超薄带工艺制备的高Si无相变的无取向硅钢经压缩变形并同时伴随热处理加工,调控应变速率,其原始铸态组织演变为λ复合组织,在原有简单λ织构中产生含有Cube织构与旋转Cube织构,同时减少γ织构的形成。本发明可以对各织构强度及转化通过对调控应变速率控制压缩变形程度进行,实现由原始铸态组织演变为λ复合组织过程的晶体择优取向行为实施人为控制,优化超薄带生产线制备无取向硅钢工艺;进行织构强度的控制范围灵活,有益于实际生产的应用。为通过调控应变速率控制晶体择优取向行为来实现对λ纤维织构优化提供一种基础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09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24760.0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纯镍板的短流程制备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串联式双辊连铸机来实现金属镍从熔融态到铸态的转变,采用竖向布置的两组结构、材质完全相同但辊缝不同的凹型结晶辊对镍水进行连铸,后经冷却至热轧温度后进行热轧,进一步冷却后通过卷曲得到最终镍板。串联式双辊连铸机能保证镍水到镍板的快速转变,保证对镍板板型的控制;采用凹型结晶辊代替传统平直型结晶辊,提高镍水与结晶辊之间的换热面积,提升薄带晶粒细化程度,减少应力集中造成的表面缺陷;薄带截面具有弧度,弧度的存在为后续轧制提供了变形空间,能减少铸带表面开裂、凹陷等质量问题的出现;该方法具有流程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和环境友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571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11679.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镍带材的短流程制备技术。本发明采用凹度为0.2‑0.3mm的凹型结晶辊对真空冶炼得到的镍水进行连铸,然后经冷却至热轧温度后进行热轧,热轧后降温至室温后再进行冷轧,最后再进行卷曲,得到产品。本发明通过将镍水直接浇注在具有特殊结构的结晶辊上来直接生产铸态薄带,配合后续的工艺,通过极短的流程得到质量优异的纯镍薄带。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546077.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18 , C22C38/28 , C22C38/34 , C22C38/38 , C21D1/18 , C21D6/00 , C21D1/26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孪晶马氏体和纳米奥氏体超塑性异质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钢水通过亚快速凝固技术浇铸得到铸样;铸样加热至全奥氏体化温度区间进行短时等温退火,随即空冷至800~900℃进行热轧,压下率为25~70%;热轧后的钢带空冷至低于Ms温度50~100℃温度区间内进行短时等温回火,随后立即水淬得到成品钢。所得产品的屈服强度为700‑900MPa,抗拉强度>1000MPa,断后延伸率>33%,强塑积为34~40GPa%。本发明显著扩展了先进高强钢材料设计的维度,为低成本、高热稳定性的新型先进高强碳素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055267.7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马氏体时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首先将冶炼得到的钢水通过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1.2‑5.0mm的铸态薄带,出辊温度高于1000℃;出结晶辊后立即进行在线热轧,热轧温度为900‑1000℃,热轧压下率不低于15%;热轧后的薄带经过冷却、卷取为成品钢卷;成品钢卷加工成型后经过时效处理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加热、轧制的工序;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4606.X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22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钴马氏体时效钢冷轧薄带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冶炼成分合格的钢水;(2)钢水流入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3.0‑5.0mm的铸态薄带;(3)薄带出辊后立即进行二冷,快速冷却到室温;(4)室温冷轧;(5)退火;(6)薄带卷取。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热轧的工序;利用冷轧产生的大量位错促进第二相析出,提升了强化效果;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