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牙、数据库与UDP协议的分布式半物理仿真系统及其数据汇总和分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4876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4718.2

    申请日:2010-05-27

    Abstract: 基于蓝牙、数据库与UDP协议的分布式半物理仿真系统及其数据汇总和分发的方法,涉及分布式半物理仿真领域,解决了传统分布式半物理仿真系统及方法中,当存在多个数据显示和处理终端时,仿真成员与终端之间的数据链接较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以及增加新的数据显示和处理终端或者新仿真成员时,因需要增加新的数据链路而导致工作量大的问题。所述仿真系统,它包括蓝牙串口单元、缓存单元、数据库单元、UDP操作单元、多个仿真成员和多个数据显示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为:初始化设置后,蓝牙串口单元接收数据,保存至缓存单元中,当数据构成一帧时发送至数据库单元,并通过UDP操作单元广播到局域网中。本发明可用于分布式半物理仿真领域。?

    一种编队卫星相对轨道与姿态解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4154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910073262.X

    申请日:2009-11-25

    Abstract: 一种编队卫星相对轨道与姿态解耦控制方法,它涉及航天器编队轨道与姿态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编队卫星相对轨道与姿态严重耦合致使编队卫星控制维数高,从而导致星上计算量大的问题和在轨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首先给出了两个解耦条件,使得相对轨道与姿态控制可以独立进行设计,在相对轨道初始化控制时,引入推力矢量机动能力解耦约束条件,从而间接考虑了卫星姿态机动能力约束,在最优推力矢量姿态跟踪时,采用几何法寻找满足太阳规避约束的星敏感器光轴(1)在空间的可能指向,最终采用双矢量姿态确定算法计算最优姿态四元数和姿态角速度。本发明为航天器编队轨道与姿态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航天器热控制和液体动量轮一体化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3341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091063.1

    申请日:2009-08-24

    Abstract: 航天器热控制与液体动量轮一体化执行机构,包括:储液器;循环泵组件,用于驱动液态工质流动;散热公用回路,其包括第一流量分配阀和并列连接的第一热交换装置和第一旁通支路;加热组件,给所述加热公用回路的流体工质加热;加热公用回路,包括第二流量分配阀和并连的第二热交换装置和第二旁通支路;辐射器/动量发生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并连的至少两条不同管路和控制液态工质在所述不同管路中分配的装置,用于将热量散发到航天器之外和提供足够大且能够变化的角动量;散热公用回路、加热公用回路和辐射器/动量发生器一体化装置顺次连接,再与储液器和循环泵组件串联连接构成工质循环回路,在工质循环回路中流动有液态工质。

    卫星姿态控制和热控制一体化执行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760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152010.6

    申请日:2009-07-02

    Abstract: 卫星姿态控制和热控制一体化执行机构,包括:串联连接构成工质循环回路的储液器、循环泵组件、第一流量分配阀、并列连接的热交换装置和第一旁通支路构成的热交换回路,以及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循环回路中流动有液态工质;其中循环泵组件用于驱动液态工质以一定流速和流量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条不同管路以及控制液态工质在所述不同管路中分配的装置,并且循环泵组件与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顺次连接。能够实现微小卫星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功能并同时提供姿态控制的单轴或多轴控制力矩,实现了姿控与热控执行机构的功能集成,提高了微小卫星的功能密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卫星轨道运动地面模拟系统及其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1301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137349.9

    申请日:200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浮原理的卫星轨道运动地面模拟系统,包括气浮平台、放置于该气浮平台上的气足、与该气足相连接的高压气源以及中心引力模拟装置,该中心引力模拟装置包括:第一中心轴,垂直安装于该气浮平台中间;第一磁铁,水平安装于该第一中心轴上;第二中心轴,垂直安装于该气足上;第二磁铁,水平安装于该第二中心轴上,且与第一磁铁磁力的合力作用线通过第一、第二中心轴的连线。应用该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通高压气源,在气足与气浮平台间产生一层气膜将卫星模拟器浮起,给卫星模拟器提供一定的运动速度,由中心引力模拟装置提供卫星模拟器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令卫星模拟器在气浮平台上绕固定于气浮平台上的中心轴无摩擦转动。

    非接触式三轴气浮台转角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12534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35.X

    申请日:2006-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非接触式三轴气浮台转角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在三轴气浮台台面中心安装有微型绿光激光器,台面上装有彩色CCD摄像机,CCD摄像机通过数据线与图像采集卡相连,图像采集卡装入气浮台台面控制单元PC/104,在气浮台上方安装由4个红光LED和白色底板构成的测量靶标。采用彩色CCD摄像机采集由4个红光LED和微型绿光激光器在测量靶标白色底板上形成的光点构成的图像,利用计算机视觉理论并结合测量靶标及CCD摄像机安装信息,计算出气浮台台面的转动参数,并通过连续获取图像序列,实现对三轴气浮台转角的非接触、无扰动、大范围、高频率的测量。

    基于单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航天器位姿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22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1986.4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航天器位姿测量系统,属于航天器位姿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航天器位姿测量方法中设备成本与复杂性高,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包括:由目标二维图像得到归一化灰度图;由目标检测模块得到设定尺寸目标图像;由关键点回归模块,采用基于ResNet的主干网络获得高维特征和目标的二维关键点坐标;由多层感知器模块得到目标的平移参数和旋转参数,并得到目标的位姿分布初始值;由PnP位姿优化模块得到目标航天器相对于母航天器的位姿六自由度参数;在测量系统训练过程中,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基于误差构建损失函数对系统网络参数进行调整。本发明用于航天器位姿测量。

    面向大规模星座的卫星在轨自主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873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477793.7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规模星座的卫星在轨自主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该装置包括:数据存储部分,用于将设定回溯日期内本星的星上分系统数据进行存储;管理部分,经配置为基于所述星上分系统数据对应的故障检测类型配置通用故障诊断模型,并根据配置后的通用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对应的星上分系统数据进行故障诊断,获得故障诊断结果;以及,根据本星姿轨分系统所测量获得轨道数据以及本星的构型数据生成星座构型控制数据;以及,维护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卫星间路由表;数据传输部分,经配置为将需下传的星上分系统数据按照需下传的数据通道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组帧,获得下传数据帧,并将所述下传数据帧传输至对应的数据通道以进行下传。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卫星星座云处理分析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7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1096282.1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卫星星座云处理分析平台及其使用方法。作战管理层通过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增强的智慧控制和通讯网络,提供自行分配任务、自行确认优先级、机载处理和分发的能力,支援层为地面指挥控制设置和用户终端,以及快速响应发射服务,导航层在北斗、GPS拒止环境中提供备份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感知层提供太空态势感知、探测和跟踪太空目标,以帮助卫星碰撞,跟踪层提供导弹威胁的跟踪、瞄准和高级预警,监视层对所有确定的时间关键目标提供全天候托管,太空传输层全天候提供数据和通信的全球网状网络。卫星集群利用率、提升了星间大数据云平台的可靠性和容灾能力、降低了系统部署成本和人员运维成本。

    基于分布式旋翼的空间运动机构重力补偿装置及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0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27701.7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旋翼的空间运动机构重力补偿装置及补偿方法,涉及复杂航天器产品的地面实验模拟领域,解决了传统微重力模拟方法造价高昂,模拟时间短,装置占地面积大、影响被试设备动力学特性的问题。本发明空间运动机构包括基座模块和若干臂杆模块,基座模块四周设置有臂杆模块;基座模块上设有旋翼式重力补偿装置;臂杆模块包括大臂和小臂,大臂和小臂上设置有涵道风扇重力补偿装置;涵道风扇重力补偿装置包括涵道风扇模块、方向舵机模块和控制模块一,控制模块一分别和涵道风扇模块以及方向舵机模块信号连接。本发明采用旋翼的升力进行重力补偿,模拟微重力环境,具有机构体积小,模拟时间长,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