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03708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52482.9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液体回路阀门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飞轮式动量交换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中由于轴承磨损严重、散热和润滑差导致控制卫星姿态的效果差的问题。其装置:在卫星本体的三轴方向各安装一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其方法:通过回路控制阀或正、反向控制阀对流入正向回路和反向回路的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对卫星姿态的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对卫星姿态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03011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49565.7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液体动量轮回路结合太阳电池阵实现卫星姿态控制和电能获取的一体化执行机构,涉及一种卫星姿态控制和电能获取的一体化执行机构。它的太阳能电池板分别铺设在卫星本体的滚动面、俯仰面和偏航面上,形成太阳能电池阵;液体动量轮回路环绕分布在太阳能电池阵的外围;液体动量轮回路内充入液体工质流;N个储存罐固定在卫星本体上,且每个储存罐的液体流出口均通过一个流体驱动装置与液体动量轮回路连通。本发明适用于卫星姿态控制和电能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533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110028149.7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8
Abstract: 基于液体回路的陀螺力矩产生装置及卫星姿态控制方法,涉及一种液体控制力矩陀螺的装置及卫星姿态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安全性差、工作寿命短,以及由于易受太空辐射影响导致整星姿态控制效果差的问题。装置一、环形刚性管路环绕在卫星本体的外侧,通过两个电机实现环形刚性管路沿OY轴和OZ轴旋转。其方法:通过控制两个电机产生沿OY、OZ、-OY、-OZ轴方向的陀螺力矩,通过控制流体泵产生沿OX和-OX轴方向的陀螺力矩,从而实现卫星三轴姿态控制。装置二、两个环形刚性管路环绕在卫星本体的外侧,通过两个电机实现两个环形刚性管路分别沿OY轴和OZ轴旋转。本发明适用于力矩陀螺的控制及卫星三轴姿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63341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091063.1
申请日:2009-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50
Abstract: 航天器热控制与液体动量轮一体化执行机构,包括:储液器;循环泵组件,用于驱动液态工质流动;散热公用回路,其包括第一流量分配阀和并列连接的第一热交换装置和第一旁通支路;加热组件,给所述加热公用回路的流体工质加热;加热公用回路,包括第二流量分配阀和并连的第二热交换装置和第二旁通支路;辐射器/动量发生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并连的至少两条不同管路和控制液态工质在所述不同管路中分配的装置,用于将热量散发到航天器之外和提供足够大且能够变化的角动量;散热公用回路、加热公用回路和辐射器/动量发生器一体化装置顺次连接,再与储液器和循环泵组件串联连接构成工质循环回路,在工质循环回路中流动有液态工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60760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152010.6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卫星姿态控制和热控制一体化执行机构,包括:串联连接构成工质循环回路的储液器、循环泵组件、第一流量分配阀、并列连接的热交换装置和第一旁通支路构成的热交换回路,以及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循环回路中流动有液态工质;其中循环泵组件用于驱动液态工质以一定流速和流量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条不同管路以及控制液态工质在所述不同管路中分配的装置,并且循环泵组件与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顺次连接。能够实现微小卫星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功能并同时提供姿态控制的单轴或多轴控制力矩,实现了姿控与热控执行机构的功能集成,提高了微小卫星的功能密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63341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91063.1
申请日:2009-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航天器热控制与液体动量轮一体化执行机构,包括:储液器;循环泵组件,用于驱动液态工质流动;散热公用回路,其包括第一流量分配阀和并列连接的第一热交换装置和第一旁通支路;加热组件,给所述加热公用回路的流体工质加热;加热公用回路,包括第二流量分配阀和并连的第二热交换装置和第二旁通支路;辐射器/动量发生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并连的至少两条不同管路和控制液态工质在所述不同管路中分配的装置,用于将热量散发到航天器之外和提供足够大且能够变化的角动量;散热公用回路、加热公用回路和辐射器/动量发生器一体化装置顺次连接,再与储液器和循环泵组件串联连接构成工质循环回路,在工质循环回路中流动有液态工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303708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110152482.9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一种采用液体回路阀门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及控制卫星姿态的方法,涉及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飞轮式动量交换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中由于轴承磨损严重、散热和润滑差导致控制卫星姿态的效果差的问题。其装置:在卫星本体的三轴方向各安装一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其方法:通过回路控制阀或正、反向控制阀对流入正向回路和反向回路的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对卫星姿态的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对卫星姿态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533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028149.7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8
Abstract: 基于液体回路的陀螺力矩产生装置及卫星姿态控制方法,涉及一种液体控制力矩陀螺的装置及卫星姿态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安全性差、工作寿命短,以及由于易受太空辐射影响导致整星姿态控制效果差的问题。装置一、环形刚性管路环绕在卫星本体的外侧,通过两个电机实现环形刚性管路沿OY轴和OZ轴旋转。其方法:通过控制两个电机产生沿OY、OZ、-OY、-OZ轴方向的陀螺力矩,通过控制流体泵产生沿OX和-OX轴方向的陀螺力矩,从而实现卫星三轴姿态控制。装置二、两个环形刚性管路环绕在卫星本体的外侧,通过两个电机实现两个环形刚性管路分别沿OY轴和OZ轴旋转。本发明适用于力矩陀螺的控制及卫星三轴姿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60760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152010.6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卫星姿态控制和热控制一体化执行机构,包括:串联连接构成工质循环回路的储液器、循环泵组件、第一流量分配阀、并列连接的热交换装置和第一旁通支路构成的热交换回路,以及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循环回路中流动有液态工质;其中循环泵组件用于驱动液态工质以一定流速和流量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条不同管路以及控制液态工质在所述不同管路中分配的装置,并且循环泵组件与辐射器/力矩器一体化装置顺次连接。能够实现微小卫星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功能并同时提供姿态控制的单轴或多轴控制力矩,实现了姿控与热控执行机构的功能集成,提高了微小卫星的功能密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