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真空处理含硅铝镇静钢三氧化二铝夹杂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0922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94213.3

    申请日:2012-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真空处理含硅铝镇静钢三氧化二铝夹杂物的方法,转炉采用高拉碳,出钢碳含量按成品碳下限控制;转炉出钢前,转炉零位,底吹氩2-3min,并按照20-30kg/吨钢加入轻烧白云石稠渣;转炉高温出钢,保证出钢温度-出钢温降-传搁温度损失-真空处理温度损失≥真空搬出温度;使用含Si50wt%的Si-Ca-Ba复合脱氧剂,挡渣出钢,避免出钢后期下渣。本发明可显著减少经真空处理含硅铝镇静钢Al2O3夹杂物的数量,使浸入式水口堵塞问题得到很大缓解,在提高钢水可浇注性的同时,提高连铸连浇的罐数。

    一种降低冷轧汽车板夹杂缺陷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50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88375.5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冷轧汽车板夹杂缺陷率的方法,钢水进入RH炉涮管,转炉中加入钢水250-270t,废钢0-20t;加入挡渣镖,当挡渣镖挡上后抬炉;出钢结束后,加入改质剂,钢水进RH炉后,测温定氧;RH炉处理 [O]初始、氩站[C]满足初始[O] (ppm) ≥氩站[C](ppm) + 200,进行自然脱碳;浇钢时,将连铸机塞棒吹氩流量设定为2-6L/min,上水口吹氩流量设定为3-7L/min;钢水罐剩钢7~10吨时停浇。利用本发明方法,实验10个浇次,共60罐钢,每个浇次冷轧夹杂缺陷率控制在0.35%以下,平均0.29% ,汽车板的质量及成材率得到极大提高。

    一种转炉留渣化炉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6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10087437.4

    申请日:2012-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留渣化炉底的方法,转炉出钢结束后,留下少量炉渣,利用氧枪向炉内吹入高压氧气,根据氧枪喷头距炉底的距离控制吹氧时间,加热炉内的炉渣温度,并通过氧气流股对高温炉渣进行弱搅拌,对炉底进行冲刷,达到降低炉底高度的目的。本发明可将顶底复吹转炉炉底高度稳定控制在设定的理想范围内,实现炉底的动态平衡,保证顶底复吹的冶炼效果,有利于冶炼操作和对炉体的维护;可缩短冶炼时间,使转炉冶炼时间缩短1-2min,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对球缺、耳轴、渣线等炉衬终点部位几乎无侵蚀。

    一种中薄板坯连铸机生产铝镇静钢首罐防絮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8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403459.2

    申请日:201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薄板坯连铸机生产铝镇静钢首罐防絮流的方法,其LF炉首罐脱硫率达到80%以上;喂线时采用弱吹氩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5-10min,喂线后钢水中钙的重量百分比≥0.0020%;中间包烘烤温度≥1100℃;浸入水口烘烤温度≥1100℃;自中间包烘烤器抬起到开浇间隔时间<5min,上水口安装前进行试吹氩操作;中间包开浇前通氩气,保持中间包内的还原性气氛。从而使顶渣对夹杂物产生良好的吸附作用,促使夹杂物充分上浮,控制絮流的生成,使LF炉处理中薄板坯铸机生产的铝镇静钢首罐发生絮流的比例由50%降低至2%,避免由于絮流而造成的断浇事故,确保炼钢生产过程的稳定。

    一种连铸铸流温度及固相率分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018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48787.2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铸流温度及固相率分布计算方法,根据成分确定钢种的物性参数,将整个铸流划分为立方体网格,建立三维凝固过程数学模型,将各物性参数和铸坯冷却边界条件代入各数学模型,形成该钢种的计算方程组,迭代求解并将结果输出。由于依据铸机结构设置计算参数,与实际铸坯凝固过程相吻合;根据铸坯传热方式和铸机特性计算铸坯实际水流密度分布,使计算结果更加科学;针对不同钢种各元素含量,计算液、固相线温度,使固相分数计算准确度高;将热物性参数转化为凝固温度及组元成分的函数,实现计算机可视化描述铸坯全三维温度场及固相率分布状态,全面反映整个铸坯任意位置的温度、固相分数、温度变化曲线及坯壳厚度。

    一种浇钢终了的控制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9414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87364.4

    申请日:2009-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钢终了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公式:铸流长度=(理论浇注钢水量×铸坯收缩系数)/(T×W×7.85)进行铸坯长度计算;然后根据铸坯长度推算出已产出的铸坯质量;最后用浇注钢水总质量减去已产出的铸坯质量,得到大罐剩余钢水质量,即可根据剩余钢水质量控制浇注时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快速了解大罐剩余钢水质量,防止大罐浇注末期下渣,极大的满足了连铸生产的要求,成品质量高,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一种降低冷轧汽车板夹杂缺陷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50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310388375.5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冷轧汽车板夹杂缺陷率的方法,钢水进入RH炉涮管,转炉中加入钢水250‑270t,废钢0‑20t;加入挡渣镖,当挡渣镖挡上后抬炉;出钢结束后,加入改质剂,钢水进RH炉后,测温定氧;RH炉处理 [O]初始、氩站[C]满足初始[O] (ppm) ≥氩站[C](ppm) + 200,进行自然脱碳;浇钢时,将连铸机塞棒吹氩流量设定为2‑6L/min,上水口吹氩流量设定为3‑7L/min;钢水罐剩钢7~10吨时停浇。利用本发明方法,实验10个浇次,共60罐钢,每个浇次冷轧夹杂缺陷率控制在0.35%以下,平均0.29%,汽车板的质量及成材率得到极大提高。

    一种LF工序折罐钢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8869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310386061.1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F工序折罐钢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折罐钢水折罐前温度控制要求大于钢种液相线90‑120℃;折罐前向折罐钢水表面加入碳化稻壳;在折罐前将接收罐底吹氩打开,向接收罐内加入碳化稻壳;折罐过程中,钢水注流要远离接收罐水口500‑900mm;折罐钢水罐距接收罐高度控制在1000mm以内;折罐进入LF炉处理,钢水处理前期造渣材料以预熔精炼渣为主,渣料加入以少量、多批次为原则;在LF炉升温前5‑8min采用415V及以下低电压操作。优点是:折罐钢水吹开情况正常,钢水温度保持在液相线50℃以上,适宜LF处理,成分均能满足要求,避免了尤其以N成分为标志的成分超标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