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造船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0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0080.3

    申请日:2011-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造船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C:0.05%~0.16%,Si:0.10%~0.50%,Mn:0.90%~1.50%,P≤0.020%,S≤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和热轧,其特点是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00~1150℃,进入轧机前使用高压水除磷,开轧温度1120~1050℃,连续轧制3~5道次,道次压下量大于20%,一阶段终轧温度970~1000℃,待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3倍,二阶段开轧温度920~950℃,轧制5~10道次,累积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800~900℃,轧后迅速冷却,冷却5~10s,冷却速率30~40℃/s,返红温度580~650℃。本发明无需添加Nb、V、Ti,通过控制轧制和超快速冷却工艺,使钢板性能达到315N/mm2强度级别造船用钢的要求。

    一种焊接性能良好的低屈强比海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17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932576.4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性能良好的低屈强比海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C为0.05%~0.09%,Si为0.1%~0.4%,Mn为1.0%~1.5%,P≤0.02%,S≤0.02%,Als为0.005%~0.03%,Ni为0%~0.6%,Cu为0%~0.3%,Nb为0.008%~0.05%,Ti为0.005%~0.03%,N为0.002%~0.01%,V为0.02%~0.08%,Mo为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的屈强比≤0.80,碳当量Ceq≤0.41,Pcm≤0.21。本发明加入一定含量的N元素,配合V、Ti元素的第二相弥散析出,提高钢板的大线能量焊接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结合化学成分和高终轧温度、低入水高返红温度、低冷却速度工艺,可以获得屈强比小于等于0.8的高服役安全性,在得到易于大线能量焊接的高服役安全性能钢板同时,形成了相应的生产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