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35062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780042480.6

    申请日:2007-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具有在充气轮胎(10)的交叉带束层15的外侧横跨上述带束层(15)整个宽度地配置的带束加强层(16),上述带束加强层(16)由后述的第1螺旋加强层(17)和后述的第2螺旋加强层(18)构成,并且在上述第2螺旋加强层(18)的一部分上设置了加强层为2层的重合部(18z),因此,能够有力地抑制带束层-带束加强层之间的脱层,并且在胎面端部也发挥了有效的束紧效应,提高了操纵稳定性能和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能。上述第1螺旋加强层(17)在以胎面中心部为中心的较宽范围内覆盖上述交叉带束层(15),其宽度小于胎面宽度,具有由芳香族聚酰胺构成的帘线;上述第2螺旋加强层(18)覆盖上述交叉带束层(15)的2层带束层(15a)、(15b)两者的端部,其由尼龙构成的帘线的直径小于上述第1螺旋加强层(17)的帘线的直径。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9680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680039993.7

    申请日:2006-08-24

    Abstract: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其中,通过使胎面橡胶沿轮胎圆周方向的滑动成分在接地面内尽可能均匀来抑制局部磨损。弹性模量比胎面橡胶(30)的弹性模量小的缓冲橡胶层(38)被布置在螺旋状带束层(22)上,包括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45~90度的角度的帘线的倾斜带束层(24)被布置在缓冲橡胶层(38)上。因此,可以由倾斜带束层(24)将行驶过程中的缓冲橡胶层(38)的剪切变形在缓和后传递到胎面橡胶(30)。与没有设置缓冲橡胶层(38)和倾斜带束层(24)的情况相比,由于剪切变形发生在缓冲橡胶层(38)中,而不是发生在胎面橡胶(30)中,因此,胎面橡胶层(30)的剪切变形可以相对减小;由于胎面橡胶(30)沿轮胎圆周方向的滑动成分在接地面内变得大致均匀,因此,可以抑制局部磨损。

    充气轮胎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35062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2480.6

    申请日:2007-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具有在充气轮胎(10)的交叉带束层(15)的外侧横跨上述带束层(15)整个宽度地配置的带束加强层(16),上述带束加强层(16)由后述的第1螺旋加强层(17)和后述的第2螺旋加强层(18)构成,并且在上述第2螺旋加强层(18)的一部分上设置了加强层为2层的重合部(18z),因此,能够有力地抑制带束层-带束加强层之间的脱层,并且在胎面端部也发挥了有效的束紧效应,提高了操纵稳定性能和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能。上述第1螺旋加强层(17)在以胎面中心部为中心的较宽范围内覆盖上述交叉带束层(15),其宽度小于胎面宽度,具有由芳香族聚酰胺构成的帘线;上述第2螺旋加强层(18)覆盖上述交叉带束层(15)的2层带束层(15a)、(15b)两者的端部,其由尼龙构成的帘线的直径小于上述第1螺旋加强层(17)的帘线的直径。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96806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80039993.7

    申请日:2006-08-24

    Abstract: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其中,通过使胎面橡胶沿轮胎圆周方向的滑动成分在接地面内尽可能均匀来抑制局部磨损。弹性模量比胎面橡胶(30)的弹性模量小的缓冲橡胶层(38)被布置在螺旋状带束层(22)上,包括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45~90度的角度的帘线的倾斜带束层(24)被布置在缓冲橡胶层(38)上。因此,可以由倾斜带束层(24)将行驶过程中的缓冲橡胶层(38)的剪切变形在缓和后传递到胎面橡胶(30)。与没有设置缓冲橡胶层(38)和倾斜带束层(24)的情况相比,由于剪切变形发生在缓冲橡胶层(38)中,而不是发生在胎面橡胶(30)中,因此,胎面橡胶层(30)的剪切变形可以相对减小;由于胎面橡胶(30)沿轮胎圆周方向的滑动成分在接地面内变得大致均匀,因此,可以抑制局部磨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