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置凸轮型发动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0521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29529.2

    申请日:2004-03-18

    Inventor: 田中宏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置凸轮型发动机,可减小燃烧室的整体尺寸,减小汽缸头的尺寸,在该顶置凸轮型发动机中,在设置于进气阀侧阀簧(129)和排气阀侧阀簧(130)之间的,可旋转地支承于汽缸头上的凸轮轴上,设置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该第一凸轮用于驱动进气阀和排气阀中一个,该第二凸轮用于驱动进气阀和排气阀中另一个。凸轮轴(131)其轴线基本上设置于汽缸轴线上的支承于所述汽缸头(16F)上,设置于进气侧和排气侧阀簧(129,130)之间的第二凸轮(143)小于第一凸轮(142),第一凸轮(142)设置于沿所述凸轮轴(131)的轴线的方向,相对所述进气侧和排气侧阀簧(129,130)之间发生错开的位置。

    内燃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96378A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02124855.9

    申请日:2002-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8 F02B41/04 Y02T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其目的在于,提高内燃机混合气燃烧时的等容度,提高热效率,同时实现气缸轴线方向尺寸的小型化。连接活塞14和曲轴20的连接机构29,由第1连接杆22、第2连接杆24和联杆臂26构成,该第1连接杆22的两端枢支在活塞销21和中间销23上;该第2连接杆24的两端枢支在中间销23和曲柄销25上;该联杆臂26的两端枢支在中间销23和位于曲轴20下方的固定部27上。当活塞14位于上死点时,第1连接杆22约沿着气缸13的轴线L2,同时第2连接杆24约直交于上述轴线L2。

    动力单元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066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150786.8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曲轴的轴向上被小型化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具有:散热器(58),其配置在与从第一箱半体(33a)突出的曲轴(45)的一端相对的位置,利用配管与水套(52b)连接;带式无级变速器,其具有套绕在驱动带轮(59)上的带(63),所述驱动带轮(59)安装在从第二箱半体33b突出的曲轴(45)上;传动箱,其与曲轴箱(33)连接,形成收纳带(63)的变速器室(68);冷却风扇(97),其固定在曲轴(45)上,对应于曲轴(45)的旋转而生成气流;第一引导路(99a),其朝向变速器室(68)内的带(63)引导冷却风扇(97)的气流;第二引导路(99b),其对通过散热器(58)的冷却风扇(97)的气流进行引导。

    强制气冷式内燃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02020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471713.0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强制气冷式内燃机。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无法向风扇罩的散热板传递动力场合,也能打开散热板、抑制温度升高的强制气冷式内燃机。第1散热板(101)、第2散热板(102)、第3散热板(103)由配置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第3旋转轴(113)的一侧方、能进入风扇罩(61)内部的作为负压侧散热板的散热部(101A、102A、103A)以及配置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第3旋转轴(113)的另一侧方、能向风扇罩(61)的外部突出的作为大气压侧散热板的散热部(101B、103B)构成,作为负压侧散热板的散热部(101A)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作为大气压侧散热板的散热部(101B)的面积,在第2散热板(102)只设有散热部(102A)。

    输入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648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032845.3

    申请日:201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通过按压操作构件的按压操作部,能够使多个开关部中的任一个伴随着良好的操作感觉而进行动作,而在操作按压操作部以外时,开关部变得难以进行动作。操作构件(10)与开关部(30a)之间设有可动构件(20)。可动构件(20)的支点部(23)在支承结构部(33)处被支承为上下移动自如且旋转自如。当在可动构件(20)的正上方按压操作构件(10)时,可动构件(20)以平行姿势下降且使开关部(30a)内的开关机构(31)进行动作。当以不存在可动构件(20)的部分按压操作构件(10)时,可动构件(20)倾斜,操作反作用力变大。

    四向开关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82474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330822.6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一种四向开关装置,能够在开关按钮的开关非灵敏部按压时防止开关按钮的晃动而避免开关的无用动作。在圆板状的开关按钮(1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第1~第4开关操作部(18a~18d)为相同的相位的第1~第4支点突起(20a~20d)、和以与这些第1~第4支点突起具有45°相位的错位的方式排列的第1~第4可动止挡件(29a~29d),另一方面,在开关壳体(1)上,设有与第1~第4可动止挡件的下表面相对的第1~第4固定止挡件(30a~30d),在开关按钮由开关非灵敏部(28a)按压时,虽然开关按钮绕直线(23)摆动,其中,该直线是将位于与该开关非灵敏部相反的一侧的一对支点突起(20b、20c)间连结的直线,但通过上述开关非灵敏部的下方的可动止挡件(29a)以及固定止挡件(30a)的相互抵接,而避免开关的动作。

    自动二轮车的摇臂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465057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510134542.9

    申请日:2005-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 B62K25/20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摇臂支撑结构,在摇臂的前部左右设置有第1和第2支撑臂部,在动力单元上,通过与输出轴同轴的第1和第2枢轴可摆动地支撑第1和第2支撑臂部,在该结构中,容易确保摇臂所具有的一对支撑臂部的一个的支撑刚性和支撑强度。在第1枢轴(71)上设置有凸缘部(71a),该凸缘部至少一部分延伸到动力单元(PA)所具有的箱体(48)的外缘,从第1枢轴(71)的箱体(48)侧的端部朝侧方伸出并可装卸地安装在箱体上,贯通第1枢轴(71)并由第1枢轴(71)轴支撑的输出轴(60)的外端朝第1支撑臂部(70b)的外方突出,在第1支撑臂部(70b)的外方,在输出轴(60)的外端部固定有驱动力传递轮(82)。

    内燃机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3219C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02124855.9

    申请日:2002-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8 F02B41/04 Y02T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其目的在于,提高内燃机混合气燃烧时的等容度,提高热效率,同时实现气缸轴线方向尺寸的小型化。连接活塞14和曲轴20的连接机构29,由第1连接杆22、第2连接杆24和联杆臂26构成,该第1连接杆22的两端枢支在活塞销21和中间销23上;该第2连接杆24的两端枢支在中间销23和曲柄销25上;该联杆臂26的两端枢支在中间销23和位于曲轴20下方的固定部27上。当活塞14位于上死点时,第1连接杆22约沿着气缸13的轴线L2,同时第2连接杆24约直交于上述轴线L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