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5686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02127487.8
申请日:2002-08-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5/008 , B62J1/08 , B62J1/12 , B62J9/003 , B62J2099/0026 , B62K2202/00 , B62K2206/00 , B62M7/12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轮车辆车座保持构造,在车座(334)一侧具有将车座(334)可水平转动地保持在规定高度的车座保持机构(351)。例如,只要使车座调整到规定高度时可以水平转动、而车座调整到其它的高度时固定,就可以使车座在行驶时固定从而确保乘车状态,而在不行驶时,通过将车座调整到规定高度,就可以使车座水平转动,从而可以当作椅子使用,可以获得新的商品魅力。
-
公开(公告)号:CN1854010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5292.0
申请日:2006-04-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0052 , B60Q1/0035 , B62J6/005 , B62J6/0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灯光装置,通过提高将灯光类辨认成“眼睛”的效果,并且对机动二轮车的前面联想成“面部”,由此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可辨认性。将在车辆的前部左右对称地设置的灯具形成为能够形象化为面部的眼睛的形状。作为所述灯具的前照灯(40)包括:形成瞳孔部的圆形主灯(41);形成虹膜部的环形环状部(42);形成巩膜部(眼白)的板(43a)、(43b);形成上眼睑部的轮廓的上侧框架(44);形成下眼睑部的轮廓的下侧框架(45)。所述结构中,当使主灯(41)和板(43a)、(43b)发光而使环状部(42)不发光时,能够明确地辨别瞳孔部和巩膜部,不仅在白天,即使在夜间也能够将明确地辨认为“眼睛”。发光部位也可以为主灯(41)和上侧框架(44)以及下侧框架(45)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85080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010001441.5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18 , B60Q1/0041 , B60Q1/2665 , B60Q2400/30 , B60R1/1207 , B62J6/0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灯光装置,在车辆前面配置了为了使人想起“脸”的多个灯光器类,抑制上述各灯光器的轮廓因模糊而一体化的情况。在车辆前面看,在主发光面的轮廓(OL)的外侧,规定了在主灯光器的光度为x时由算式y=a+b·ln(x)(ln为自然对数、a=-107、b=39.6)表示的宽度y的眩光区域(G),在上述主灯光器的上方,在与上述眩光区域(G)相比为外侧的位置,设定了与闪烁式灯光器不同的通常点亮式的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480121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610075292.0
申请日:2006-04-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0052 , B60Q1/0035 , B62J6/005 , B62J6/0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灯光装置,通过提高将灯光类辨认成“眼睛”的效果,并且对机动二轮车的前面联想成“面部”,由此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可辨认性。将在车辆的前部左右对称地设置的灯具形成为能够形象化为面部的眼睛的形状。作为所述灯具的前照灯(40)包括:形成瞳孔部的圆形主灯(41);形成虹膜部的环形环状部(42);形成巩膜部(眼白)的板(43a)、(43b);形成上眼睑部的轮廓的上侧框架(44);形成下眼睑部的轮廓的下侧框架(45)。所述结构中,当使主灯(41)和板(43a)、(43b)发光而使环状部(42)不发光时,能够明确地辨别瞳孔部和巩膜部,不仅在白天,即使在夜间也能够将明确地辨认为“眼睛”。发光部位也可以为主灯(41)和上侧框架(44)以及下侧框架(45)等。
-
公开(公告)号:CN100439193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510076374.2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2K11/14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止施加到乘员上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包括:面向乘员地安装在把手(16)上的限制衬垫(30);由头管(11)可自由转向地支撑的前叉(15);将把手(16)连接到前叉(15)上的把手管(20);以及弹性部件(32),吸收施加到限制衬垫(30)上的向前的载荷并使把手管(20)在规定位置上前倾地发生塑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0410130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510075990.6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0R21/04 , B60R2021/0051 , B60R2021/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制施加给乘员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在头管(11)的下部固定有连接部件(53),从该连接部件(53)沿着方向把支柱(11)指向斜后上方地直立设置有左右一对衬垫支撑管(52L、R)。在各个衬垫支撑管(52)的上部,左右一对膝部衬垫(50L、R)分别通过板部件(51L、R)以指向乘员膝部的状态安装在各衬垫支撑管(52)上部。所述衬垫支撑管(52)具有载荷吸收功能,当向所述膝部衬垫(50)施加超过规定标准值的向前的载荷时,吸收载荷而缓冲施加给乘员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740031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75990.6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0R21/04 , B60R2021/0051 , B60R2021/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制施加给乘员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在头管(11)的下部固定有连接部件(53),从该连接部件(53)沿着方向把支柱(11)指向斜后上方地直立设置有左右一对衬垫支撑管(52L、R)。在各个衬垫支撑管(52)的上部,左右一对膝部衬垫(50L、R)分别通过板部件(51L、R)以指向乘员膝部的状态安装在各衬垫支撑管(52)上部。所述衬垫支撑管(52)具有载荷吸收功能,当向所述膝部衬垫(50)施加超过规定标准值的向前的载荷时,吸收载荷而缓冲施加给乘员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709762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76374.2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2K11/14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止施加到乘员上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包括:面向乘员地安装在把手(16)上的限制衬垫(30);由头管(11)可自由转向地支撑的前叉(15);将把手(16)连接到前叉(15)上的把手管(20);以及弹性部件(32),吸收施加到限制衬垫(30)上的向前的载荷并使把手管(20)在规定位置上前倾地发生塑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572646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63154.1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77 , B60L7/12 , B60L11/1805 , B60L11/1818 , B60L11/1879 , B60L2200/12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20/44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525 , B62J1/08 , B62J9/001 , B62K2202/00 , Y02T10/642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2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其具有座椅框架和与座椅支柱相连的座椅。该座椅框架从上面看被座椅所覆盖,座椅框架的构造可在其上以暴露的状态保持物品,并且在座椅下方形成物品容纳空间。由蓄电池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来驱动摩托车的后轮。蓄电池的电压通过充电和电压转换部分转换后为电气装置提供动力。该充电和电压转换部分以暴露的状态与车身框架相连接。为电动机提供能量的蓄电池具有能为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和电压转换部分。为充电和电压转换部分提供能量的充电电缆安放在车身框架的中空部位里。
-
公开(公告)号:CN3252462D
公开(公告)日:2002-08-28
申请号:CN02304104.8
申请日:200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村田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