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型车辆的燃油供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01914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10096732.X

    申请日:2008-05-09

    Abstract: 在小型车辆中,车架部件向后延伸的前部连接至一中空主管,该中空主管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处形成燃料通道,主管的下部连接有一燃料箱,该燃料箱通过燃料通道从供油管被供给燃油,以提高设计燃料箱的形状和布局的自由度,并提高可维护性。柔性下连接管(34)的一端连接至主管(14),以与燃料通道(30)连通,下连接管(34)的另一端连接至燃料箱(28)。

    用于小型车辆的燃油供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01914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96732.X

    申请日:2008-05-09

    Abstract: 在小型车辆中,车架部件向后延伸的前部连接至一中空主管,该中空主管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处形成燃料通道,主管的下部连接有一燃料箱,该燃料箱通过燃料通道从供油管被供给燃油,以提高设计燃料箱的形状和布局的自由度,并提高可维护性。柔性下连接管(34)的一端连接至主管(14),以与燃料通道(30)连通,下连接管(34)的另一端连接至燃料箱(28)。

    二轮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69401A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02103230.0

    申请日:2002-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B62J17/02 F16F7/121 F16F7/123

    Abstract: 一种二轮车的冲击吸收构造20,从前轮13使冲击吸收构件21凸出,在撞击时通过破坏吸收冲击。该冲击吸收构造20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前端24a的位置为前轮13前方或其近旁的位置,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顶壁23的位置为不妨碍乘坐人员40的视野的位置,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前端接触面24a的中心位置24e为比组合机动二轮车10和乘坐人员40形成的重心G的高度更高的位置,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左右侧面24b、24c的位置为从机动二轮车10的左右侧面14a、14b朝车身中心28偏移的位置。这样,可充分地吸收冲击,而且可良好地确保操纵性。

    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970379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49440.9

    申请日:2006-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降低燃料罐的高度从而降低座位高度,并且容易确保车辆启动时所需的燃料。本发明的小摩托车型车辆,在乘坐者乘坐的座位(72)的下方配置收纳箱(21),在该收纳箱(21)的后方且后轮的上方配置燃料罐(22),其中,在燃料罐(22)的上壁(143)的前部设置燃料注入口(142),在燃料罐(22)的燃料注入口(142)的后方的倾斜壁(126)上,以侧面看为向前下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内设于燃料罐(22)中的燃料泵(91)。

    车辆用气囊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46717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20824.X

    申请日:2003-03-20

    Abstract: 一种具有气囊外壳、气囊和充气机的车辆用气囊装置,能充分提高气囊的排气应答速度,其中,气囊外壳具有可破裂的脆弱部,气囊以折叠状态收容于上述气囊外壳并在膨胀展开时使上述脆弱部破裂,充气机产生使该气囊膨胀展开的空气。由刚性材料形成的罩体30气密性地连结于上述气囊26的开口部26a且设置有排气口31,开关门32安装于上述罩体30且可开闭排气口31,动作时将开关门32从关闭位置驱动至开放位置的驱动用充气机33连结于开关门32。

    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67073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610149440.9

    申请日:2006-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降低燃料罐的高度从而降低座位高度,并且容易确保车辆启动时所需的燃料。本发明的小摩托车型车辆,在乘坐者乘坐的座位(72)的下方配置收纳箱(21),在该收纳箱(21)的后方且后轮的上方配置燃料罐(22),其中,在燃料罐(22)的上壁(143)的前部设置燃料注入口(142),在燃料罐(22)的燃料注入口(142)的后方的倾斜壁(126)上,以侧面看为向前下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内设于燃料罐(22)中的燃料泵(91)。

    二轮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04017C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2103230.0

    申请日:2002-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B62J17/02 F16F7/121 F16F7/123

    Abstract: 一种二轮车的冲击吸收构造(20),从前轮(13)使冲击吸收构件(21)凸出,在撞击时通过破坏吸收冲击。该冲击吸收构造(20)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前端(24a)的位置为前轮(13)前方或其近旁的位置,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顶壁(23)的位置为不妨碍乘坐人员(40)的视野的位置,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前端接触面(24a)的中心位置(24e)为比组合机动二轮车(10)和乘坐人员(40)形成的重心(G)的高度更高的位置,使冲击吸收构件(21)的左右侧面(24b、24c)的位置为从机动二轮车(10)的左右侧面(14a、14b)朝车身中心(28)偏移的位置。这样,可充分地吸收冲击,而且可良好地确保操纵性。

    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0130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510075990.6

    申请日:2005-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B60R21/04 B60R2021/0051 B60R2021/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制施加给乘员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在头管(11)的下部固定有连接部件(53),从该连接部件(53)沿着方向把支柱(11)指向斜后上方地直立设置有左右一对衬垫支撑管(52L、R)。在各个衬垫支撑管(52)的上部,左右一对膝部衬垫(50L、R)分别通过板部件(51L、R)以指向乘员膝部的状态安装在各衬垫支撑管(52)上部。所述衬垫支撑管(52)具有载荷吸收功能,当向所述膝部衬垫(50)施加超过规定标准值的向前的载荷时,吸收载荷而缓冲施加给乘员的载荷。

    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0031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75990.6

    申请日:2005-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B60R21/04 B60R2021/0051 B60R2021/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制施加给乘员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在头管(11)的下部固定有连接部件(53),从该连接部件(53)沿着方向把支柱(11)指向斜后上方地直立设置有左右一对衬垫支撑管(52L、R)。在各个衬垫支撑管(52)的上部,左右一对膝部衬垫(50L、R)分别通过板部件(51L、R)以指向乘员膝部的状态安装在各衬垫支撑管(52)上部。所述衬垫支撑管(52)具有载荷吸收功能,当向所述膝部衬垫(50)施加超过规定标准值的向前的载荷时,吸收载荷而缓冲施加给乘员的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