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41628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780043999.6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005 , B62D65/06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门关紧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该汽车的门关紧检查装置具备:一边运送成品车一边进行其检查的成品车检查线所配设的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配设在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下游侧的一对门关闭装置(21)、配设在门关闭装置下游侧的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配设在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下游侧的一对距离测定传感器(13)、与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各门关闭装置(21)、各距离测定传感器(13)以及传送带的驱动源控制装置(17)连接的控制装置(14)。其中,在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检测到车体后则各门关闭装置(21)在经过规定时间后进行动作来把打开状态的门关闭,在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检测到车体后则各距离测定传感器(13)在规定时间后进行动作来测定与车体侧面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709761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76375.7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和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6 , B62J9/005 , B62J25/0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阶梯结构,能够良好地使膝部夹紧而不会妨碍骑手上下车。在所述座椅(26)的前方,通过车体架(10)确保与座椅前端部之间的用于形成阶梯的空间,并支撑储物箱(30)。所述储物箱(30),在就坐于座椅(26)上的骑手(20)膝部内侧或相当于腿部内侧部分的两侧面上,具有宽度向车体后方变窄的膝部夹紧部(33(L、R))。此外,在该储物箱(30)与踏板(23)之间可以确保规定的脚下空间,以便可以收容骑手(20)的脚。
-
公开(公告)号:CN100577501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510081482.9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2K2202/00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适用于小型车辆且不使垫大型化就能够降低对乘客施加的负载的踏板式二轮车的乘客制止装置,其在头管(11)上端部突出有支撑铰链轴(31)的法兰(32),一端具有乘客制止垫(30)的垫支撑臂(33)的另一端由该铰链轴(31)夹着头管(11)向前方向倾倒自由地轴支承着。在上述垫支撑臂(33)的弯曲部附近连结着缓冲器(40)的活塞杆(40a)。该缓冲器(40)下侧端部,由在头管(11)下端部附近向前方延伸设置的撑杆(34)支撑。施加在制止垫(30)的部分前方负载以铰链轴(31)为支点从垫支撑臂(33)向缓冲器(40)作用,压缩该缓冲器(40)而被吸收,因此,能够缓和对乘客施加的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0387482C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510076376.1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和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制施加到乘员上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的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包括:与驾驶员相对地安装在把手(16)上的限制衬垫(30)、由头管(11)可自由转向地支承的前叉(15)、将把手(16)连接到前叉(15)上的把手管(20)以及吸收施加到限制衬垫(30)上的向前的载荷并使把手管(20)在规定位置前倾地发生塑性变形的蛇腹状压坏体(32)。
-
公开(公告)号:CN101541628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3999.6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005 , B62D65/06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门关紧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该汽车的门关紧检查装置具备:一边运送成品车一边进行其检查的成品车检查线所配设的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配设在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下游侧的一对门关闭装置(21)、配设在门关闭装置下游侧的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配设在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下游侧的一对距离测定传感器(13)、与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各门关闭装置(21)、各距离测定传感器(13)以及传送带的驱动源控制装置(17)连接的控制装置(14)。其中,在第一投光受光装置(11)检测到车体后则各门关闭装置(21)在经过规定时间后进行动作来把打开状态的门关闭,在第二投光受光装置(12)检测到车体后则各距离测定传感器(13)在规定时间后进行动作来测定与车体侧面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240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10076375.7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和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6 , B62J9/005 , B62J25/0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阶梯结构,能够良好地使膝部夹紧而不会妨碍骑手上下车。在所述座椅(26)的前方,通过车体架(10)确保与座椅前端部之间的用于形成阶梯的空间,并支撑储物箱(30)。所述储物箱(30),在就坐于座椅(26)上的骑手(20)膝部内侧或相当于腿部内侧部分的两侧面上,具有宽度向车体后方变窄的膝部夹紧部(33(L、R))。此外,在该储物箱(30)与踏板(23)之间可以确保规定的脚下空间,以便可以收容骑手(20)的脚。
-
公开(公告)号:CN1754751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081482.9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2K2202/00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适用于小型车辆且不使垫大型化就能够降低对乘客施加的负载的二轮车的乘客制止装置,其在头管(11)上端部突出有支撑铰链轴(31)的法兰(32),一端具有乘客制止垫(30)的垫支撑臂(33)的另一端由该铰链轴(31)夹着头管(11)向前方向倾倒自由地轴支承着。在上述垫支撑臂(33)的弯曲部附近连结着缓冲器(40)的活塞杆(40a)。该缓冲器(40)下侧端部,由在头管(11)下端部附近向前方延伸设置的撑杆(34)支撑。施加在制止垫(30)的部分前方负载以铰链轴(31)为支点从垫支撑臂(33)向缓冲器(40)作用,压缩该缓冲器(40)而被吸收,因此,能够缓和对乘客施加的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712302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76376.1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和彦
IPC: B62J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制施加到乘员上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的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包括:与驾驶员相对地安装在把手(16)上的限制衬垫(30)、由头管(11)可自由转向地支承的前叉(15)、将把手(16)连接到前叉(15)上的把手管(20)以及吸收施加到限制衬垫(30)上的向前的载荷并使把手管(20)在规定位置前倾地发生塑性变形的蛇腹状压坏体(32)。
-
公开(公告)号:CN100439193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510076374.2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2K11/14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止施加到乘员上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包括:面向乘员地安装在把手(16)上的限制衬垫(30);由头管(11)可自由转向地支撑的前叉(15);将把手(16)连接到前叉(15)上的把手管(20);以及弹性部件(32),吸收施加到限制衬垫(30)上的向前的载荷并使把手管(20)在规定位置上前倾地发生塑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0410130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510075990.6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0R21/04 , B60R2021/0051 , B60R2021/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小型车辆并且能够抑制施加给乘员的载荷而不会导致衬垫的大型化。在头管(11)的下部固定有连接部件(53),从该连接部件(53)沿着方向把支柱(11)指向斜后上方地直立设置有左右一对衬垫支撑管(52L、R)。在各个衬垫支撑管(52)的上部,左右一对膝部衬垫(50L、R)分别通过板部件(51L、R)以指向乘员膝部的状态安装在各衬垫支撑管(52)上部。所述衬垫支撑管(52)具有载荷吸收功能,当向所述膝部衬垫(50)施加超过规定标准值的向前的载荷时,吸收载荷而缓冲施加给乘员的载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