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82452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610006204.1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的排放装置,其在将消音器(25)连接在从发动机(6)延伸的排气管(23)的车辆的排放装置中,在排气管(23)的中途及/或所述消音器(25),备有催化剂转换器(30);该催化剂转换器(30)中,通向催化剂室(53)的排放气体的导入管(55)和排出管(57),集中配置在该催化剂室的一端侧。从而以寻求催化剂转换器的布局多样化的方式构成,并能够促进冷机状态中的催化剂活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01914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10096732.X
申请日:2008-05-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在小型车辆中,车架部件向后延伸的前部连接至一中空主管,该中空主管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处形成燃料通道,主管的下部连接有一燃料箱,该燃料箱通过燃料通道从供油管被供给燃油,以提高设计燃料箱的形状和布局的自由度,并提高可维护性。柔性下连接管(34)的一端连接至主管(14),以与燃料通道(30)连通,下连接管(34)的另一端连接至燃料箱(28)。
-
公开(公告)号:CN101082296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710104299.5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地配置催化剂容器的机动二轮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在与催化剂容器(80)的出入口对应的排气通路(62)、(63)中,使催化剂(85)的轴心对准一个排气通路(63)的通路方向,使另一个排气通路(62)在催化剂(85)长度方向的幅度内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187229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33643.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在具备支承马达的摆臂的电动车辆中,抑制摆臂的大型化及弹簧下的重量的增大,并且具有马达的摆臂与电动车辆的功能部件的组装性良好。电动车辆具备:摆臂(16),其经由枢轴(29)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马达(13),其设置于摆臂(16)并对驱动轮(12)进行驱动;以及电动车辆的功能部件(32),其与马达(13)电连接,其中,电动车辆具备与构成车身的车架(11)分体且能够安装于车架(11)的副车架(28),副车架(28)具有将摆臂(16)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枢部(65b、75b),电动车辆的功能部件(32)支承于副车架(28)。
-
公开(公告)号:CN1811140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06204.1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的排放装置,其在将消音器(25)连接在从发动机(6)延伸的排气管(23)的车辆的排放装置中,在排气管(23)的中途及/或所述消音器(25),备有催化剂转换器(30);该催化剂转换器(30)中,通向催化剂室(53)的排放气体的导入管(55)和排出管(57),集中配置在该催化剂室的一端侧。从而以寻求催化剂转换器的布局多样化的方式构成,并能够促进冷机状态中的催化剂活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34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299639.4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在跨骑型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护腿板(28)具备面向车辆后方的前内罩(23)和面向车辆前方的前侧罩(22),前侧罩(22)具备在比前内罩(23)靠后方的位置从护腿板(28)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缘部(28b)向车宽方向中央侧延伸的延伸板部(36),在从前后方向观察下,延伸板部(36)的从下缘部(36c)到内侧缘部(36b)的范围与前内罩(23)连接,通过延伸板部(36)和前内罩(23)中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延伸板部(36)对置的内对置凹部(37),形成向上方开放的内箱(35)。
-
公开(公告)号:CN101082296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104299.5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地配置催化剂容器的机动二轮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在与催化剂容器(80)的出入口对应的排气通路(62)、(63)中,使催化剂(85)的轴心对准一个排气通路(63)的通路方向,使另一个排气通路(62)在催化剂(85)长度方向的幅度内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600517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112220.2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有蓄电池的鞍骑型车辆。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减少与蓄电池固定有关的零件数量、且能减少蓄电池的组装工时数的鞍骑型车辆。鞍骑型车辆包括:蓄电池(56),用在发动机发电的电力充电,向电气安装部件供给电力;蓄电池盒(73),具有装卸该蓄电池(56)的开放面,且将蓄电池(56)定位安装在车体侧;以及蓄电池带(79),可装卸或开闭地设在该蓄电池盒(73)的开放面(88),使得蓄电池(56)定位、保持。在该鞍骑型车辆中,在开放面(88),在蓄电池盒(73)的一端(73b)及另一端(73a),设有支持施加到蓄电池带(79)的负荷的第一负荷支持部(77)和第二负荷支持部(78)。
-
公开(公告)号:CN10741609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134425.5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向电瓶的侧面侧施加直接撞击的跨座型车辆。该跨座型车辆(1)具有:从头管(4)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从头管(4)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框架(6);在主框架(5)的下方且在下降框架(6)的后方配置的电瓶(18);以及从下降框架(6)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13)。在下框架(13)上,设置有从该下框架(13)延伸且通过电瓶(18)的侧面的侧框架(32)。
-
公开(公告)号:CN10600517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12220.2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0 , B60R16/04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有蓄电池的鞍骑型车辆。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减少与蓄电池固定有关的零件数量、且能减少蓄电池的组装工时数的鞍骑型车辆。鞍骑型车辆包括:蓄电池(56),用在发动机发电的电力充电,向电气安装部件供给电力;蓄电池盒(73),具有装卸该蓄电池(56)的开放面,且将蓄电池(56)定位安装在车体侧;以及蓄电池带(79),可装卸或开闭地设在该蓄电池盒(73)的开放面(88),使得蓄电池(56)定位、保持。在该鞍骑型车辆中,在开放面(88),在蓄电池盒(73)的一端(73b)及另一端(73a),设有支持施加到蓄电池带(79)的负荷的第一负荷支持部(77)和第二负荷支持部(7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