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振动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645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27962.8

    申请日:2017-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G01M7/02

    Abstract: 一种微振动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及系统,该隔振器的主要特征是使用硅橡胶作为主承力部件,之前未有该类隔振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根据影响隔振器寿命的主要因素确定加速寿命试验包括加速疲劳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在加速寿命试验中主要根据相关公式分别确定加速疲劳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的条件。并在相关试验前后及试验中对隔振器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判断隔振器工作能否满足要求以及能满足多少时间的寿命要求。本发明填补了该类设备寿命试验方法的空白,可确保通过加速寿命试验了解该类设备在轨正常工作的寿命,可有效压缩寿命试验的时间,提高地面寿命试验效率,降低地面寿命试验成本。

    一种遥感卫星高速载荷数据光纤传输接口

    公开(公告)号:CN10768982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566066.0

    申请日:2017-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8515 H04B10/2503 H04B10/40 H04N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卫星高速载荷数据光纤传输接口,包括:并串转换模块、光发送模块、光传输模块、光接收模块和串并转换模块;其中,并串转换模块与图像处理电路相连接;光发送模块将发送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进行电-光转换得到发送端光信号,将发送端光信号发送给光传输模块;光传输模块将发送端光信号发送给所述光接收模块;光接收模块将发送端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接收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将接收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发送给串并转换模块;串并转换模块将接收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转换成接收端并行数据,经过8b/10b解码,还原出多路并行图像数据、时钟和门控信号。本发明提高了载荷数据接口传输速率、降低接口传输损耗、简化设备连接。

    一种微多普勒干扰下的ISAR多目标高分辨分离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5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88955.9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多普勒干扰下的ISAR多目标高分辨分离成像方法:将目标的ISAR回波信号,变换至距离‑多普勒域,得到二维ISAR图像,对二维ISAR图像进行滤波,得到微多普勒干扰频谱;构建每个目标的初始运动补偿函数;根据目标的初始运动补偿函数,建立核范数与L1范数联合最小化问题,记为初始最小化问题,并求解初始最小化问题,得到每个目标的初始二维ISAR图像和初始回波信号、微多普勒干扰的初始二维ISAR图像;构建每个目标的精细运动补偿函数;根据目标的精细运动补偿函数,构建核范数与L1范数联合最小化问题,记为精细最小化问题,并求解精细最小化问题,得到每个目标的精细二维ISAR图像和精细回波信号、微多普勒干扰的精细二维ISAR图像。

    一种基于四层结构遗传算法的多星任务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38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910647127.5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层结构遗传算法的多星任务规划方法,构建卫星资源能力模型,明确卫星能力边界。构建遥感需求模型。确定任务周期边界。每个卫星生成遥感任务基因,按照基因可行性约束条件对基因进行筛选调整。每个卫星的遥感任务基因连接起来,组装到单星遥感任务的信息头部,获得单星任务染色体。采用染色体内约束条件对单星染色体内的各基因进行协调调整。所有的单星任务染色体组装起来获得多星方案个体,按照染色体间约束对多星方案个体染色体间的约束调整。针对每个多星方案个体进行子代生成,并选择变异交叉,获得种群,当满足优化阈值的多星方案个体数量超过设定数值,以末代种群中最优的多星方案个体作为多星任务规划方案。

    一种面向成像卫星的目标可见弧段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31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63259.1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面向成像卫星的目标可见弧段确定方法,步骤如下:(1)计算得到姿态机动能力与载荷视场范围的复合可视视场角;(2)确定当前轨道位置卫星与目标间的几何可见性;(3)确定当前轨道位置卫星与目标间的载荷可见性;(4)根据轨道信息及卫星当前轨道位置高度,计算步长Δt,获取下一轨道时刻ti+1,进而获取下一个轨道时刻的位置;(5)重复步骤(2)‑(4),直至轨道点遍历结束,根据自适应抽样可见性计算结果合并生成粗粒度可见弧段区间;(6)在粗粒度可见弧段首尾处进行区间延展,形成精细可见弧段区间。

    一种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工作状态数据一致性比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8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70975.6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一种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工作状态数据一致性比对方法,步骤为:(1)获取不同时段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对应的工作状态数据;(2)获取不同时段电机电流数据和辐射强度数据分别对应的极差;(3)分别将辐射强度数据对应的极差以及电机电流数据对应的极差均分为多个数据区间,并且获取在不同时段下每一个数据区间分别对应的辐射强度数据频率和电机电流数据频率;(4)获取每一个辐射强度数据频率分别对应的负对数,并且获取每一个电机电流数据频率分别对应的负对数;(5)获取相邻两个时段的辐射强度数据频率负对数的距离指数,并且获取相邻两个时段的电机电流数据频率负对数的距离指数;(6)对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工作状态进行分析。

    一种用于漂浮基组合体系统拓扑构型重构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2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42531.9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一种用于漂浮基组合体系统拓扑构型重构的评价方法,包括获取漂浮基组合体系统动力学参数与组合体拓扑构型评价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而对漂浮基组合体系统映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映射关系对个设计变量进行分析;利用组合体参数的映射关系构建组合体系统约束函数,进而构建漂浮基组合体拓扑构型评价模型。通过最小作用量原理研究机器人‑重构目标组合体构型最速降线的逼近规律,再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分析所提出的拓扑构型评价模型的归一化与线性化,使得最后所提出的重构拓扑构型评价方法能够准确评价在不同重构路径下的漂浮基组合体系统稳定性、重构精度与任务能效提升潜力。

    一种GEO双星协同逆光告警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15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39229.X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EO双星协同逆光告警方法,逆光告警任务由目标卫星A和追踪卫星B共同完成,令目标卫星A和追踪卫星B前后相距一定距离在GEO轨道伴飞;当伴飞状态下的两星连线与太阳矢量方向的夹角满足一定条件时,作为追踪卫星B的起绕点,给追踪卫星B施加一定速度脉冲,使追踪卫星B以一定周期围绕目标卫星A进行自然绕飞,进入绕飞状态;绕飞状态下,两星连线能够与太阳矢量方向保持近似垂直,形成由目标卫星A和追踪卫星B各自告警范围互补的协同告警范围,使逆光区告警范围由0提升到一定告警范围,实现对空间物体的全向空间告警能力。

    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整星热失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1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24466.X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整星热失效评估方法,包括:确定设备在外部热流作用下的温度及温度变化率;根据设备温度和温度变化率,采用模糊理论确定当前时刻设备本身产生失效的概率;依据分系统组成及设备失效概率,确定分系统健康状态;依据整星组成及分系统状态,确定整星健康状态。本发明方法无需借助商用软件进行设备温度仿真,即可得到设备温度及其变化率,基于现有经验和试验数据便能够提出工程可用的模糊规则表,进而确定设备失效概率,有效解决了温度异常引起的整星状态难以量化评估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