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97034.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9/093 , E21D9/087 , E21D9/06 , E21D9/12 , E21D9/00 , G08B21/18 , G08B19/00 , G01M99/00 , G01C5/00 , G01N33/24 , G01L5/00 , G01P3/00 , G05B13/04 ,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盾构排渣体积与土仓压力双控的地面沉降自适应调控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监测设备及各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步骤S2:初始模型构建与校准;步骤S3:初始调控策略设定与执行;步骤S4:自适应调控与模型优化;步骤S5:自动预警与人工干预;步骤S6:调控效果验证与施工调整。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排渣体积和土仓压力,并结合地质条件、盾构机参数等多重因素,自动调整施工过程中的排渣速度和土仓压力,以减少地面沉降的发生,提升施工安全性和精度。本发明用于盾构施工过程中,通过排渣体积与土仓压力双重控制实现地面沉降自适应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15184.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群井效应围岩变形动态反馈的钻爆法施工系统及方法,所述钻爆法施工系统包括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反馈控制子系统、通讯子系统,传感器子系统负责数据的初始采集;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实时采集和初步处理传感器数据;数据处理子系统负责生成分析报告和图表,提供决策依据;反馈控制子系统负责动态调整爆破参数,并通过报警系统及时预警潜在风险;通讯子系统负责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群井效应和围岩变形的影响,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和施工经验,实现施工参数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提高了钻爆法施工的效率、安全性和质量,为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89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41622.7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复合电磁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方法:SiBON粉末分散到溶剂中,加还原氧化石墨烯,混匀后得到A;硅烷偶联剂分散到溶剂中,加酸并控制pH值为1‑3,水解反应后得到B;A和B混合,反应至分层,收集固体物质,获得SiBON‑rGO。本发明利用SiBON陶瓷成功调节了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以及阻抗匹配,并引入了丰富界面使得其极化损耗有较大的提高,SiBON含量可以调整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二者的平衡。形成了具有SiBON陶瓷外层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内层的复合结构。该结构使得电磁波入射时,可以成功将电磁波诱导到材料内部,并利用内部石墨烯层吸收电磁波。它适用于SiBON/rGO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5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11325.5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泵站供水系统节能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利用训练和优化后的DQN模型确定不同用水需求对应的最佳动作组合,按最佳动作组合对泵站供水系统中各个泵的流量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各个泵调控后的流量中各非零流量均在泵的高效段对应的流量区间内,当泵的流量在高效段对应的流量区间内时,泵能够高效工作,由于泵的流量调控是通过调节变频泵的运行转速以及控制工频泵的启停实现的,因此本发明能够根据最佳动作组合自动调节各变频泵的运行转速以及控制各工频泵的启停,从而使泵站达到供水流量要求和扬程要求,同时有效提高供水泵站总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8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427359.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175/04 , C09J11/04 , C09J5/00
Abstract: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高导热绝缘双组分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涉及导热绝缘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导热粘接剂无法实现高热导率、良好粘接性能及绝缘特性的同时满足。制备方法:一、有机相磷酸二氢铝的制备方法;二、金刚石导热填料的处理方法;三、与磷酸二氢铝相容的聚氨酯改性方法;四、有机/无机杂化绝缘粘接剂双组分的配制方法。使用方法:将粘接剂涂抹至待粘接材料表面并贴合,除泡处理,然后升温保温。本发明用于有机/无机杂化高导热绝缘双组分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42041.7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1B32/19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高速剪切应力制备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高速剪切应力控制造粒工艺,得到外层包括硅玻璃与SiO2复合的热障保护层和内层石墨烯的微颗粒结构,通过热处理温度的控制,实现微颗粒内部剪切应力的调节,本发明方法重复性好、成本低、环境友好、清洁无毒,易于大规模生产,得到的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结构和形貌有利于电磁波吸收,是理想的可实际应用的复合电磁吸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2068.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B1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室温自修复能力的银纳米线/MXene复合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自修复电磁屏蔽材料透明性、电磁屏蔽性、机械稳定性及自修复性能不佳的问题。方法:一、自修复聚氨酯基底的制备;二、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三、银纳米线‑MXene薄膜的制备;四、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后处理。本发明用于具有室温自修复能力的银纳米线/MXene复合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1561.4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防护材料屏蔽性能的检测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属于屏蔽材料屏蔽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辐射防护材料屏蔽性能的检测装置,可以稳定探测器的位置,使探测器在一开始固定位置后就可以一直保持不动,在更换样品时,只需将辐射源抽出,将上方的样品进行替换,且还设有样品卡槽,待测样品通过卡槽实现与辐射源相对位置的固定,保证了样品每次的放置都可以完全覆盖辐射源,并且辐射源、样品、探测器在竖直方向的轴重合,大大提升了测试装置的稳定性和测试稳定性,且省略了传统测试的铅准直器,测试条件更贴近材料实际使用的条件,同时也统一了测试标准,提升了测试的准确性,有效减小测试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54557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34627.2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C3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固耦合式气体激波调节轴承。目前广泛使用的动压箔片轴承承载能力有限,其稳定性不足,且箔片表面镀层工艺要求高,静压-动静压混合轴承存在低转速下承载不足而高转速下气动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组成包括:轴瓦(1),轴瓦上开设有供气节流孔(3),所述的供气节流孔出口位置具有阻尼腔(4),所述的供气节流孔、所述的阻尼腔的结构在轴瓦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布置一排或者是多排,所述的阻尼腔出口与转子(2)中间布置箔片结构(7),所述的箔片结构包括波箔片(6)、平箔片(5),通过改变轴承供气压力、节流孔结构和阻尼腔结构,可与大间隙大负载的轴承工况相匹配。本发明用于流固耦合式气体激波调节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07189.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信息的超前注浆加固智能装置及效果评估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注浆过程中的多源信息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同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生成注浆方案并实时调整注浆参数,以确保加固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通过对施工过程和加固效果的全面监测和评估,避免了不必要的加固重复和调整,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浪费,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提高了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