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7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910000561.4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G1/19 , B23K9/167 , C21D8/0226 , C23G1/22 , C25D3/4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制备镁合金-不锈钢复合板的方法,属于金属复合板加工领域,针对现有成形方法很难形成具有较好界面连接的镁合金-不锈钢复合板,制约其在工业领域应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包裹密封的结构可有效解决镁合金加热过程中易氧化的问题,故加热过程中不需额外施加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待结合面的镀银层作为过渡元素可改善镁合金在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性,促进结合面的冶金结合;加热炉的温度超过镁合金的熔点,并保温后出炉快速冷却使镁合金熔体与不锈钢表面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有利于界面元素的扩散;此外,包裹密封结构还可以制约镁合金熔体受热膨胀,故该方法不需额外施加压力,在结合界面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促进结合界面的扩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369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182358.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全程无负序供电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将外部专用单相供电网改为双相供电网。将单相受电弓改为双相受电弓,把内部受电分为TUB1和TUB2两个完全独立、互相对称的基本单元分别为内部的动力和辅助供电。特别适用于CRH3型和CRH2型8厢编组的动车组。同样适用于CRH3型16厢重组、CRH2型16厢重组的动车组。由于该发明无需设置过分相的主断路器或过分相的中性段,因此,在供电网线路无需设置过分相结构,在三相高压供电网也不引起负序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769826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5419.2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圆柱直齿轮精成形方法及其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设备与工艺不协调问题。方法步骤为:1.确定齿轮的圆柱坯料(2)的尺寸并按尺寸下料;2.模具在上下均为双动的可调式液压机上的安装调试;3.根据圆柱坯料(2)的材质确定并将其加热到确定的温度值;4.将加热的圆柱坯料(2)初成形为长齿形齿坯(9);5.将初成形的长齿形齿坯(9)精成形为标准的渐开线的圆柱直齿轮;6.将精加工成形的标准的渐开线的圆柱直齿轮传送至“热塑性精成形氮气保护防氧化系统”内冷却至常温;7.对于成形的大厚度的渐开线的圆柱直齿轮用带锯锯切成多个设定厚度的圆柱直齿轮或者单个成形的中小厚度的渐开线的圆柱直齿轮转入机械加工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09036.4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塑性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材料加工领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Zn:7.7~8.2%、Al:0.8~1.1%、Cu:0.45~0.55%、Mn:0.4~0.5%、SiC:0.2~0.8%、不可避免的杂质≤0.01%、余量为Mg。本发明通过制备预制块、配料、熔炼、超声处理、除渣、浇注以及热处理制备高强塑性铸造镁合金。本发明所获得合金室温条件下的抗拉强度≥315.5MPa,延伸率≥9.3%,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适用于铸造镁合金的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76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180350.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合金板材冲裁质量的智能检测建模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声发射同步监测合金冲裁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通过HHT转变对声发射信号去噪处理,随后提取冲裁过程中的特征参数:振铃计数、能量、有效值电压RMS和平均信号电平ASL等的最大峰值;随后通过光学的方法对冲裁件的断面进行检测,记录冲裁件断面光亮区、撕裂区的宽度值与圆角区、毛刺的高度值等参数,然后对特征参数及冲裁件断面参数归一化处理。再将归一化的特征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归一化的冲裁件断面参数作为输出去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验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达98%及以上,可用在冲裁质量检测领域。本发明的建模方法,具有检测效率高、准确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2308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175214.7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D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挤压铸造的铝合金熔体定量浇注装置,属于金属铸造领域,针对铝合金化学性质较活跃,浇注过程中铝合金熔体和外界环境接触的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氧化现象以及挤压铸造过程中金属浇注量需要准确控制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金属熔体定体积室推杆将金属熔体从合金熔体加热及保温炉沿金属熔体吸入管吸入金属熔体定体积室或沿金属熔体流出管从金属熔体定体积室流出,该过程中保持密封状态,并且通过调节金属熔体定体积室推杆横杆下限位开关和金属熔体定体积室推杆横杆上限位开关的位置,可以控制金属熔体定体积室推杆上下运动的极限位置,从而可调整金属熔体定体积室和金属熔体定体积室推杆所围成的最大体积,实现金属熔体的定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2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07075.2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土稀土元素复合变质Mg‑Al‑Si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所述Mg‑Al‑Si系镁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成分组成:Al:2~9%、Si:2~4%、Ca:0.2~2%、Ce:0.2~1.5%、Mn:0.1~0.4%、不可避免的杂质≤0.05%,余量为镁。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除气除杂、浇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获得的Mg‑Al‑Si系镁合金中的Mg2Si和CaMgSi相尺寸显著降低,并显著提升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塑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获得的合金在省略了热处理或高温均质化处理的情况下,使得合金同步提升强塑性,适合于制备各种承力结构件,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件轻量化方面具有极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74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16851.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时效响应Al‑Mg‑Zn‑Cu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镁:2.5~4.5%,锌:2.0~4.5%,铜:0.8~1.5%,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余量为铝;所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铸造、固溶处理、初时效、轧制、终时效。本发明不仅省略了时效前高温长时间固溶处理,并且大幅度减少了时效处理时间,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在保持较高延伸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Al‑Mg‑Zn‑Cu合金的力学性能,其力学性能:屈服强度≥525MPa,抗拉强度≥563MPa,延伸率达~10%。
-
公开(公告)号:CN1135644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55051.2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高强塑铸造亚共晶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所述高强塑铸造亚共晶铝硅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Si:7.0~8.0wt.%,Cu:1.0~2.5wt.%,Mg:0.40~0.50wt.%,Mn:0.25~0.35wt.%,B:0.020~0.035wt.%,Sb:0.1~0.2wt.%,Zn:0.60~0.80wt.%,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wt.%,余量为Al。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待铝锭、Al‑20Si、Al‑10Mn和Al‑50Cu合金完全熔化后,依次加入Al‑3B、Mg、Zn和Sb,浇铸成形获得高强塑铸造亚共晶铝硅合金。本发明获得的合金通过在铝硅合金中添加B、Sb和Zn,协同调控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同时具备细化、变质一体效果,明显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本发明获得的高强塑铸造亚共晶铝硅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分别为150MPa、281MPa、9.3%。
-
公开(公告)号:CN112371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1258232.9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铸造工艺与挤压成形工艺结合的商用车铝合金防护横梁连接件复合成形模具及工艺方法,该复合成形工艺是在液压机上进行,首先采用挤压铸造工艺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铝合金防护横梁连接件铸坯,待连接件坯料凝固并降温至一定温度后,直接对其进行挤压成形,获得具有较高形状和尺寸精度、且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良好的商用车铝合金防护横梁连接件。本发明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可在一台通用液压机上一次工序中完成防护横梁连接件的挤压铸造制坯和挤压成形,且挤压成形无需再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所成形的连接件形状和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