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塑性铸造Al-Mg-Zn-Cu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8772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370657.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塑性铸造Al‑Mg‑Zn‑Cu铝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镁:3.2 5.3%,锌:1.9 2.8%,铜:0.9 1.0%,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余量为铝;所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铝合金铸造过程、固溶处理、初时效、微变形、终时效。本发明通过引入初时效、微变形以及终时效工艺,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时效处理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显著提高了铸造Al‑Mg‑Zn‑Cu合金的强度及延伸率,其中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312MPa,抗拉强度≥422Mpa,延伸率≥17.3%,本发明高强塑性铸造Al‑Mg‑Zn‑Cu铝合金的制备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铝合金强度和塑性同步提高难度大的技术瓶颈。

    一种高强韧性铸造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3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44950.2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韧性铸造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所述高强韧性铸造铝硅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成分组成:Si:8.0~9.0wt.%,Cu:3.0~3.5wt.%,Mg:0.30~0.40wt.%,Mn:0.10~0.20wt.%,B:0.05~0.08wt.%,Sb:0.05~0.10wt.%,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wt.%,余量为Al;制备方法包括:铝硅合金熔炼、孕育变质、精炼除气除杂、铸造和T6热处理;所述的T6热处理工艺为双级固溶和双级热时效,使得铸造铝硅合金具有较高的室温强韧性;本发明的铸造铝硅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较高的合金延伸率,使合金更加适合于制备各种受力结构件,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件轻量化方面具有极大应用价值。

    一种高强塑性Mg-Al-Sn-Ca-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53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74818.8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塑性Mg‑Al‑Sn‑Ca‑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合金由如下成分组成:铝:2.5‑3.5%,锡:0.5‑1.5%,钙:0.2‑0.8%,稀土:0.04‑0.2%,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02%,余量为镁。所述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高凝固冷速水冷铜模制备铸态板坯,短时阶梯固溶处理,单道次大压下量轧制和退火处理四个步骤。本发明细化了共晶相,并且材料中的组织细小且具有弱织构。获得的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215MPa,抗拉强度≥280MPa,延伸率≥26%。本发明缩短了固溶处理时间、简化了传统多道次轧制镁合金复杂工艺,极大缩短了镁合金轧板制备流程,节约了成本。

    一种高性能Al-Ti-V-B合金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497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45001.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Al‑Ti‑V‑B合金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l‑Ti‑V‑B合金的化学元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Ti:0.5~3.0 wt.%,V:1.0~4.0 wt.%,B:1.0‑6.0 wt.%,不可避免的杂质小于0.1%,余量Al,Al‑Ti‑V‑B合金组成由Al基体以及尺寸为1~100μm的TiAl3、VAl3、VB2、TB2和AlB2物相颗粒构成。采用熔化、加热、共混、搅拌以及浇注等方法制备的Al‑Ti‑V‑B细化剂可使铸造铝硅合金中α‑Al的晶粒尺寸细化到160μm以下;因此本发明的Al‑Ti‑V‑B合金对铸造铝硅合金中α‑Al晶粒的细化效果显著,制备方法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强塑性Mg-Al-Sn-Ca-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53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974818.8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塑性Mg‑Al‑Sn‑Ca‑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合金由如下成分组成:铝:2.5‑3.5%,锡:0.5‑1.5%,钙:0.2‑0.8%,稀土:0.04‑0.2%,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02%,余量为镁。所述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高凝固冷速水冷铜模制备铸态板坯,短时阶梯固溶处理,单道次大压下量轧制和退火处理四个步骤。本发明细化了共晶相,并且材料中的组织细小且具有弱织构。获得的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215MPa,抗拉强度≥280MPa,延伸率≥26%。本发明缩短了固溶处理时间、简化了传统多道次轧制镁合金复杂工艺,极大缩短了镁合金轧板制备流程,节约了成本。

    一种快速时效响应Al-Mg-Zn-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4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16851.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时效响应Al‑Mg‑Zn‑Cu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镁:2.5~4.5%,锌:2.0~4.5%,铜:0.8~1.5%,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余量为铝;所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铸造、固溶处理、初时效、轧制、终时效。本发明不仅省略了时效前高温长时间固溶处理,并且大幅度减少了时效处理时间,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在保持较高延伸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Al‑Mg‑Zn‑Cu合金的力学性能,其力学性能:屈服强度≥525MPa,抗拉强度≥563MPa,延伸率达~10%。

    一种快速时效响应Al-Mg-Zn-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4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016851.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时效响应Al‑Mg‑Zn‑Cu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镁:2.5~4.5%,锌:2.0~4.5%,铜:0.8~1.5%,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余量为铝;所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铸造、固溶处理、初时效、轧制、终时效。本发明不仅省略了时效前高温长时间固溶处理,并且大幅度减少了时效处理时间,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在保持较高延伸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Al‑Mg‑Zn‑Cu合金的力学性能,其力学性能:屈服强度≥525MPa,抗拉强度≥563MPa,延伸率达~10%。

    一种高强韧性铸造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35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844950.2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韧性铸造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所述高强韧性铸造铝硅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成分组成:Si:8.0~9.0wt.%,Cu:3.0~3.5wt.%,Mg:0.30~0.40wt.%,Mn:0.10~0.20wt.%,B:0.05~0.08wt.%,Sb:0.05~0.10wt.%,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wt.%,余量为Al;制备方法包括:铝硅合金熔炼、孕育变质、精炼除气除杂、铸造和T6热处理;所述的T6热处理工艺为双级固溶和双级热时效,使得铸造铝硅合金具有较高的室温强韧性;本发明的铸造铝硅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较高的合金延伸率,使合金更加适合于制备各种受力结构件,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件轻量化方面具有极大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