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稳定的多孔硅电极富集和检测BP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477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407760.9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稳定的多孔硅电极富集和检测BPA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大孔径稳定的多孔硅‑碳‑纳米金薄膜电极直接富集和电化学检测样品中的BPA,通过循环伏安方法电化学信号对BPA进行直接定量、定性检测。该方法对BPA的检测限为3.459×10‑8mol/L,线性检测范围为5.0×10‑8mol/L~1.0×10‑5mol/L。

    一种基于多孔硅非标记实时在线检测霍乱毒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818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446443.9

    申请日:201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硅非标记实时在线检测霍乱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孔硅为传感基底,在多孔硅表面修饰疏水基团后,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固定脂质体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当样品中含有霍乱毒素时,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特异的结合毒素分子,利用多孔硅的反射干涉光谱,经过傅里叶红外转化后,实时非标记检测多孔硅有效薄膜的厚度变化,对霍乱毒素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该方法可以对霍乱毒素实时在线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nM,该传感基底可以重复使用。

    一种用光子晶体微球流式芯片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9570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359576.8

    申请日:2012-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光子晶体微球流式芯片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光子晶体微球为真菌毒素探针载体,在微球表面进行直接竞争免疫检测多个真菌毒素,以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桔青霉毒素为检测对象,通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与微球表面固定抗原竞争各自的抗原,利用共聚焦荧光扫描仪和光子晶体的反射光谱进行解码,对三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桔霉素的检测限为0.001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001到10ng/mL之间,仅仅需要10μL试样,整个分析过程小于3小时。

    一种三维全细胞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微球芯片的制备及其高通量同时检测多种食源性致病菌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958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49953.1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全细胞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微球芯片的制备及其高通量同时检测多种食源性致病菌中的应用,该芯片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模板菌加入缓冲液中,再加入功能单体和荧光单体进行预组装,获得分子印迹预聚液,再依次加入光子晶体微球、交联剂,合成三维全细胞分子印迹聚合物;去除模板菌得到能够特异性识别目标细菌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微球再组装成芯片。本发明制备的三维全细胞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微球芯片能够高通量同时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通过荧光信号变化进行细菌的定量分析。本发明制备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微球芯片,操作简单,耗时短,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快速识别食源性致病菌。

    一种富集分离黄曲霉毒素B1的磁性光子晶体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70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917548.2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集分离黄曲霉毒素B1的磁性光子晶体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球为核壳型表面分子印迹磁性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微球,其中的核是由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和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通过自组装和高温灼烧形成的磁性反蛋白石结构的光子晶体微球,壳是指通过分子印迹技术修饰的能够特异性识别黄曲霉毒素B1的分子印迹层。本发明制备的核壳型表面分子印迹磁性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微球,能够选择性萃取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与修饰生物抗体的材料相比,能够极大提高材料的稳定性,降低材料制备成本。

    基于3D打印微流控器件制备宽范围粒径光子晶体微球的方法及其微流控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7920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2207.7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微流控器件制备宽范围粒径的光子晶体微球的方法及其微流控器件,该制备包括:3D打印出器件,将含有微喷嘴的玻璃毛细针、特氟龙硬管、倒锥接头和倒锥压环依次连接,再将玻璃毛细针插入3D打印器件的微通道中,固定组装成制备光子晶体微球的微流控器件;油相、乳液相分别连接微流控泵,按照不同的流速比注入微流控器件,制备光子晶体微球的微液滴。本发明中通过调节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流速比,改变玻璃毛细针的微喷嘴尺寸,改变连续相的黏度,可制备出80‑750μm的光子晶体微球。本发明微流控器件简单易得,成本低廉,无需做亲疏水处理,制备的光子晶体微球粒径可控、分布范围广泛、形态良好、成本低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