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4683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882312.2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片阵列粒子探测器的卫星单粒子翻转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设计粒子探测器;不同种类粒子的鉴别和处理;建立敏感器件与粒子探测器中粒子数目和LET值的关系;建立敏感器件单粒子翻转位数与粒子探测器测量数据的关系;确定卫星敏感器件在轨异常与空间高能粒子的关联性。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卫星敏感器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在轨监测,能够获得卫星单粒子翻转敏感器件位置处的高能粒子环境,确定卫星异常与空间高能粒子的关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695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78051.2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热光伏电源系统寿命分析方法,基于材料蒸镀基本原理以及原理样机的空间几何关系,可以评估出系统寿命期内热光伏同位素电源辐射发射器材料的蒸镀速率以及在滤波器表面的沉积速率;通过计算光谱对不同材料的透过率数据,建立了一种光波能量衰减的评估方法,能够根据电源系统的寿命要求以及工作条件,评估高温材料蒸镀对电源效率的影响;实现对系统寿命及稳定性的评估能力,进而指导热光伏热电转换系统的改进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4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566830.3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T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位素热源产生总剂量效应的分析方法,针对目前无法获得同位素电源的γ射线产生的“总剂量~年”谱的问题,通过建立的模型,根据具体封装材料、同位素核燃料质量、距离同位素核燃料中心距离,可以反推实际应用下的γ射线产生的总剂量谱(总剂量~年的关系),从估算航天器整个任务期的总剂量效应风险;通过模型对同位素电源的估算,避免对同位素放射性燃料的试验监测,简单易行,节省了试验经费和辐射风险,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以及工程设计的指导意义;本发明方法除了涉及核衰变的同位素电源,也适用于核裂变的核反应堆电源,能够解决空间核动力航天器中核电源产生总剂量效应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70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848240.6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返回式卫星分离组合体时间校准方法,在轨段采用RMU校时方法对卫星时间基准进行校准,然后采用RMU自主校时方法周期性对CTU时间进行校准,最后使用CTU时间广播方法对卫星各使用时间的终端进行时间广播,实现了卫星飞行姿态轨道精确控制,返回舱成功分离安全回收,满足了卫星在轨段对时间的高精度使用需求;留轨段采用CTU校时方法对卫星时间基准进行校准,然后使用CTU时间广播方法对卫星各使用时间的终端进行时间广播,成功开展了卫星留轨段的载荷试验,满足了卫星留轨段对时间的正常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20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843258.7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的舱间分离过程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方法,采用拉线式传感器,快速给出舱间分离的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结果,具体包括步骤1:搭建测量系统,将3个拉线式位移传感器a、b、c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舱段分离面圆周上;其中位移传感器a、b、c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和活动端通过拉线连接且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的分离面上;步骤2:航天器在太空中舱间分离阶段,随着舱段分离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发生变化,位移传感器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离,拉线被拉出,同时活动端记录位移传感器a、b、c的拉线长度la、lb和lc;步骤3:根据la、lb和lc的长度解算出舱段分离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57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183676.8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单粒子软错误防护设计验证方法,涉及一种基于加速器试验数据的系统单粒子防护效果验证的重离子和质子等效试验验证领域;包括:(1)采用基于LET值确定的地面加速器重离子试验;(2)分析质子静态翻转截面;(3)分析系统在任意工作模式下的敏感位因子;(4)分析系统在重离子辐照下的动态翻转截面;(5)分析系统在质子辐照下的动态翻转截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单粒子软错误防护设计验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单粒子防护效果验证,解决国内加速器时间紧张以及难以实现高能质子试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3601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217922.2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隧穿二极管的纳米天线,包括左臂、右臂以及整流器;所述左臂与右臂为镜像结构;左臂与右臂交叉成蝴蝶结形状,左臂与右臂中间夹有整流器,且三者一体成型;所述左臂与右臂的辐射体形状为三角形或扇形或锥形;所述整流器为金属‑绝缘体‑金属型隧穿整流器;所述纳米天线左臂材质选取Au、Pt、Ag、Cu、Al、Ni、V、Cr和W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纳米天线右臂材质选取Ni、Ti、V、Ta、Nb、Co、Al、Cu和W中的任意一种。该仿真模拟对整流天线的实验制备、特别是为解决天线系统与整流器的匹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提高天线的光电响应强度,从而促进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47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42886.3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返回任务需求的分时多用途遥测系统。本发明提出的遥测系统,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对遥测中控采编单元和RMU的遥测体制进行设计,进而灵活设计不同的遥测组合体制,此外,还可以根据任务分工不同,两种遥测帧的内容可以不同,可以按照每个工作阶段星上设备工作的状态,生成不同格式的遥测帧,根据不同阶段卫星任务的特点对两种遥测体制采取分时调用,最大程度利用测控信道,相对单一的遥测体制,可以有效提高下传遥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返回舱(制动舱和回收舱)两舱分离后,星上总线系统分为两部分,在轨的仪器舱内遥测中控采编单元继续组帧并下传遥测,返回的回收舱内RMU则不再将数据下传。
-
公开(公告)号:CN10586967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3678.7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RAM型FPGA单粒子软错误与电路失效率关系快速测定方法,步骤如下:(1)选定初始向配置区注入的翻转位数N;(2)随机选择FPGA配置区N位进行故障注入,运行FPGA,记录FPGA输出是否出现错误;(3)重复第(2)k次,直到失效率在30%到70%;(4)根据实际条件,按照最终选定的N,进行尽量多次的故障注入,获得较好的统计性,推荐注入以N位随机翻转的故障注入试验次数不的小于30次;(5)最终得到注入N位随机故障后电路失效率为λN,然后用1?(1?λN)M/N估计电路的失效率上限,得到电路设计的SEU数目M?电路失效率λM评估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次数很少的故障注入,即可对FPGA电路设计抗SEU性能作出有效评价,大大减少了实验的次数和评估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966745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17779.7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硅基衬底的纳米整流天线。所述的整流天线为纳米天线与金属-绝缘体-金属二极管组成的一体化结构,天线的左右臂分别为金属I和金属II,中间为绝缘层。将设计的纳米整流天线分别置于不同的衬底上,通过采用三维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入射光波长下,整流天线的局域场强度和输出功率,最后计算出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本发明发现的理论规律如下,随着衬底折射率的增加,共振波长发生红移,最大场增强系数和光电转换效率也逐渐增大。该理论计算为整流天线电池的实验制备和生产应用提供了设计思想,有利于新能源技术的绿色低成本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