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75205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588832.X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小空间碎片探测的探测器探头及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探测器探头中,传感器和电极引出板安装在底座与顶板装配形成的空腔内;其中,在传感器中,底电极与顶电极均位于传感器顶面,避免了底电极与顶电极分别位于顶面和底面导致的不便于电极的引出及安装的问题。通过金丝焊压工艺将顶电极和底电极引到电极引出板,电极引出板的引出线通过底座上的导线引出孔引出,能够解决因焊接工艺以及引线多且复杂导致的薄铝电极容易损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318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824461.9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T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测空间粒子可变采样快门时间的采样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采样快门时间按照时间片数划分,并于每一个时间片数检测存储器的存储量状态;当在经历第N个时间片数时检测到存储量状态为半满标识状态,采样快门时间为N×k,1≤N≤Nmax,k为单个时间片的长度,Nmax为最大时间片数;当第Nmax个时间片数时检测存储量状态未达到半满标识状态,采样快门时间为Nmax×k;在检测到存储量状态为半满标识状态或达到第Nmax个时间片数时,停止采样,从存储器读取空间粒子信号,根据当前经历的时间片数、最大时间片数、当前经历的时间片数所记录的空间粒子数确定估算总粒子数。本发明能够实现动态调整采样快门时间,提高粒子探测中通量测量的动态范围,提高采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329874.0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R27/26
Abstract: 一种空间微小碎片MOS电容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利用空间碎片撞击到MOS电容传感器产生的电压脉冲信号,包括放大器、阈值比较器、事件记录电路、脉冲信号采集电路,MOS电容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脉冲经放大后;一路信号在大于设置阈值时经比较器输出为数字(状态)信号,数字信号在寄存器中保持,并编码;另一路信号经成滤波后输入到ADC,进行实施采集。电路针对MOS电容传感器的开路和短路模式,设置测量电阻和阈值,消除MOS电容表面接受的空间等离子充电电流信号引起的干扰、对MOS电容传感器工作状态是否短路、开路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3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026809.3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轨微小空间碎片多参数测量探头及测量方法,本发明属于空间碎片监测测量领域,涉及一种在轨被动微小碎片尺寸、速度、质量多个参数测量方法,用于航天器在轨空间碎片测量载荷。本发明的包括前后薄膜传感器、前后电荷收集电极、电荷测量放大器以及高频脉冲计数器。前后薄膜上镀有金属膜,前薄膜后、后薄膜前装有等间距电荷收集丝,收集电极与薄膜间加负直流电压,用于收集微小碎片撞击到前后薄膜产生的电荷信号。前后薄膜产生的电荷被收集电极收集,并由电荷放大器放大为电压脉冲信号,由高频脉冲计数器测量前后薄膜上的撞击信号的时间差,获得速度和方向信息。由电荷量信号获得撞击碎片能量,结合速度可以得到空间碎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83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882312.2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片阵列粒子探测器的卫星单粒子翻转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设计粒子探测器;不同种类粒子的鉴别和处理;建立敏感器件与粒子探测器中粒子数目和LET值的关系;建立敏感器件单粒子翻转位数与粒子探测器测量数据的关系;确定卫星敏感器件在轨异常与空间高能粒子的关联性。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卫星敏感器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在轨监测,能够获得卫星单粒子翻转敏感器件位置处的高能粒子环境,确定卫星异常与空间高能粒子的关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75205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88832.X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小空间碎片探测的探测器探头及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探测器探头中,传感器和电极引出板安装在底座与顶板装配形成的空腔内;其中,在传感器中,底电极与顶电极均位于传感器顶面,避免了底电极与顶电极分别位于顶面和底面导致的不便于电极的引出及安装的问题。通过金丝焊压工艺将顶电极和底电极引到电极引出板,电极引出板的引出线通过底座上的导线引出孔引出,能够解决因焊接工艺以及引线多且复杂导致的薄铝电极容易损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82312.2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片阵列粒子探测器的卫星单粒子翻转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设计粒子探测器;不同种类粒子的鉴别和处理;建立敏感器件与粒子探测器中粒子数目和LET值的关系;建立敏感器件单粒子翻转位数与粒子探测器测量数据的关系;确定卫星敏感器件在轨异常与空间高能粒子的关联性。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卫星敏感器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在轨监测,能够获得卫星单粒子翻转敏感器件位置处的高能粒子环境,确定卫星异常与空间高能粒子的关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3180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0824461.9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T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测空间粒子可变采样快门时间的采样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采样快门时间按照时间片数划分,并于每一个时间片数检测存储器的存储量状态;当在经历第N个时间片数时检测到存储量状态为半满标识状态,采样快门时间为N×k,1≤N≤Nmax,k为单个时间片的长度,Nmax为最大时间片数;当第Nmax个时间片数时检测存储量状态未达到半满标识状态,采样快门时间为Nmax×k;在检测到存储量状态为半满标识状态或达到第Nmax个时间片数时,停止采样,从存储器读取空间粒子信号,根据当前经历的时间片数、最大时间片数、当前经历的时间片数所记录的空间粒子数确定估算总粒子数。本发明能够实现动态调整采样快门时间,提高粒子探测中通量测量的动态范围,提高采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36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26809.3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轨微小空间碎片多参数测量探头及测量方法,本发明属于空间碎片监测测量领域,涉及一种在轨被动微小碎片尺寸、速度、质量多个参数测量方法,用于航天器在轨空间碎片测量载荷。本发明的包括前后薄膜传感器、前后电荷收集电极、电荷测量放大器以及高频脉冲计数器。前后薄膜上镀有金属膜,前薄膜后、后薄膜前装有等间距电荷收集丝,收集电极与薄膜间加负直流电压,用于收集微小碎片撞击到前后薄膜产生的电荷信号。前后薄膜产生的电荷被收集电极收集,并由电荷放大器放大为电压脉冲信号,由高频脉冲计数器测量前后薄膜上的撞击信号的时间差,获得速度和方向信息。由电荷量信号获得撞击碎片能量,结合速度可以得到空间碎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779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08522.5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长期载人任务的空间高能质子组合辐射防护结构,所涉及的结构为铝蒙皮、水箱、水、含硼聚乙烯结构板、高密度聚乙烯、GD414胶组成,第一层采用载人航天器铝蒙皮结构,第二层为水箱,第三层是吸收前两层产生次级中子和质子的含硼聚乙烯结构板,最后一层为进一步降低次级粒子在人体中产生能量沉积的聚乙烯材料;以质量屏蔽面密度为基础,构建了组合防护结构的分析模型,根据蒙特卡洛对太阳质子事件能谱的抽样分析方法,分析获得了组合辐射防护结构后的人体组织辐射剂量。采用本发明设计的组合辐射防护结构,在相同质量屏蔽面密度下,相比于单一铝防护结构,将太阳质子事件在人体组织中沉积的辐射剂量降低39%左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