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1312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89303.2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朱晓庆 , 李诚 , 阮晓钢 , 蔡建羡 , 瓦达哈谢 , 林佳 , 陈志刚 , 张晓平 , 肖尧 , 柴洁 , 刘冰 , 陈岩 , 伊朝阳 , 李元 , 刘桐 , 杜婷婷 , 董鹏飞 , 王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9/06 , B05B15/00 , B25J11/0075
Abstract: 一种基于一体化气密通道的防爆工业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控制柜、一体化气密通道、进气阀、出气阀、压力计。本发明提出的工业机器人具备防爆能力,符合国家防爆等级标准要求,可以在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下执行作业任务。本发明通过一体化气密通道将电机、驱动器、控制柜、线路连接器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部件与外界危险环境隔绝,气密通道内充满惰性气体并始终保持气密通道内气压大于外界危险环境气压1.2倍以上,通过气压计实时监测整个机器人自身安全。本发明系统设计简单可靠,结构清晰明了,为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下作业工业机器人提供防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63109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510977475.0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天体探测器着陆动力学模拟系统,该系统包括探测器参数编辑器、小天体重力计算引擎、动力学模拟引擎、API绑定层;小天体重力计算引擎根据目标天体的三位多面体模型或者球谐系数参数,完成探测器当前位置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动力学计算引擎根据当前的参数配置生成探测器的3自由度/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API接口绑定层传入的发动机控制量、星历数据库、天体参数数据库相关数据和小天体重力计算引擎,完成探测器的运动和姿态计算,并通过API接口绑定层返回给客户端程序,最终完成了小天体探测器着陆动力学模拟计算,使客户端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接口对模拟系统进行调用,传输相关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96661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320206.1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拍功能的超小型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控制腕表;飞行器主体和控制腕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交互。摄像头固定在器件盒的前端中心位置处,四个微型电机均布固定在器件盒的上表面;控制面板前面一侧设置有存储卡槽,存储卡槽内放置存储卡;控制器B、无线传输模块B、电源B均固定在操控面板的内部,显示屏固定在操控面板顶部。无线传输模块A和无线传输模块B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配对连接以供信息交互。本发明设计了可折叠支架,当使用飞行器的时候打开支架,以便更好的降落,不使用的时候折叠支架,这样飞行器携带更加方便;另外,为了更加人性化操作,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易于携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56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94073.0
申请日:2017-12-3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J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谱线特征的标准温度法,涉及热等离子体温度测量领域。该方法通过分光系统将焊接电弧分成两个相同的待测目标,再用高速相机和窄带滤光片分别测量两束电弧弧光,并得出原子谱线和一次电离谱线。为了克服相机暗电流、光子溢出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又需要在一次曝光中保证两幅电弧窄带图像的成像质量,两幅图像中最高光强值应均不低于相机最大测量范围的50%。测量中,应将两幅电弧窄带图像最高亮度值控制在最大曝光量的80‑90%。利用ML‑EM迭代重建算法还原为三维电弧发射系数场。该发明采集的两幅图像具有良好的时间、空间一致性;完成电弧的高、低温区自动判别,解决了单谱线测量过程中无自动法判定电弧中心区域温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0881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01530.2
申请日:2016-10-1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1116 , A61B5/1121 , A61B5/4806 , A61B5/6822 , A61B5/6823 , A61B5/6824 , A61B5/7271 , A61B5/7405 , A61B5/742 , A61B5/7455
Abstract: 一种可穿戴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属于智能可穿戴技术领域,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强计、无线模块A、电源A、主控芯片、无线模块B、微震电机、LED显示屏、扬声器、电源B,其中由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强计、无线模块A、电源A组成姿态传感器模块,由主控芯片、无线模块B组成控制模块,由微震电机、LED显示屏、扬声器组成终端反馈执行模块。本发明是基于物联网提出的可穿戴智能健康系统,具备提升使用者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优势,同时系统本身简洁可靠,便于理解对不同模式数据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该智能设计产品不仅是一种穿戴式监测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提高健康指数,具备提醒简便易戴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596661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20206.1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7/08 , B64C25/10 , B64C2201/127 , B64C2201/146 , B64D4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拍功能的超小型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控制腕表;飞行器主体和控制腕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交互。摄像头固定在器件盒的前端中心位置处,四个微型电机均布固定在器件盒的上表面;控制面板前面一侧设置有存储卡槽,存储卡槽内放置存储卡;控制器B、无线传输模块B、电源B均固定在操控面板的内部,显示屏固定在操控面板顶部。无线传输模块A和无线传输模块B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配对连接以供信息交互。本发明设计了可折叠支架,当使用飞行器的时候打开支架,以便更好的降落,不使用的时候折叠支架,这样飞行器携带更加方便;另外,为了更加人性化操作,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易于携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5759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58513.1
申请日:2016-04-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64C2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7/10 , B64C2201/024 , B64C2201/14
Abstract: 一种基于云台的小型飞行器系统,包括机架、传感器盒、云台滚转舵机、云台俯仰舵机、云台外框架、云台内框架、上螺旋桨、下螺旋桨、上螺旋桨驱动电机、下螺旋桨驱动电机、控制单元、伸缩杆、吊舱。本飞行器系统可通过对云台的姿态调整和螺旋桨转速的控制,完成对飞行器位姿的控制:机身的偏航角由上下两个螺旋桨的差动旋转产生的反扭矩来控制,螺旋桨的俯仰角和滚转角控制由舵机牵引云台进行旋转来实现;空间位置的控制由螺旋桨驱动电机和云台的姿态调整来实现。本发明系统设计简单可靠,结构清晰明了,扩展了已有的旋翼类飞行结构和控制方案,同时也是一个优越的空间运载工具,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4464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977506.2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62D57/032 , B62D57/02 ,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仿生机器人腿足结构,该结构包括动力输出连接件、仿生腿、可调角度的固定连接件、仿生脚;其中,动力输出连接件设置在仿生腿的顶部,动力输出连接件连接机器人的动力提供装置;仿生腿的底部与仿生脚通过可调角度的固定连接件连接,仿生腿与仿生脚的角度位置能够自由可调节。本结构简单,具有对陆地适应性强和水中运行稳定、速度快的双重优势,实现在水陆变换介质中持续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61105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74923.1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72533 , B25J9/161 , B25J9/1628 , B25J9/1689 , B25J9/1694 , B25J13/006
Abstract: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本控制系统以一部智能手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即机载智能手机,机载智能手机是服务器端,固定在移动机器人机身上,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机载智能手机进行交互,收发控制指令,并关联调用其他应用程序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控制;另一部智能手机作为远程控制器即远程控制智能手机,远程控制智能手机是客户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机载智能手机进行交互,选择控制模式后,发送控制指令到服务器端。使移动机器人的调试更加方便快捷,不用每次都连接PC机烧写程序,成为验证各种控制算法的理想平台;使移动机器人功能更加强大,变得更加智能;远程控制操作的多样性,使人机交互体验友好度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62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77426.7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62D57/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两用的轮腿式机器人腿结构,该结构包括行走轮、动力提供装置、支撑架。本发明的机器人腿结构即可当偏心轮腿使用,亦可当轮子使用,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用,可根据不同的地形选择何种模式。偏心轮较传统的轮子和多足机器人更适合于复杂地形比如碎石、草地、沙地等地表的行走,越障能力强,可以轻松跨越略低于机身高度的障碍物;轮子在平整硬质地表行走相比于偏心轮更节约能量且能够避免偏心轮行走带来的剧烈震荡,保证行走的稳定性和速度,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在平整硬质地表和复杂地形持续稳定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