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6680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35254.4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物大比例模型试验加载系统。所述的水平加载系统由反力墙、伺服加载缸、加载板、导向杆、锚索组成,反力墙嵌入地基,反力墙顶部设置2道锚索加固,反力墙的地上部份安装有多个伺服加载缸,伺服加载缸的一端连接加载板,在反力墙与加载板间有导向杆。采用水平加载,可使传递到结构物上的力的大小及分布形式更加明确。采用伺服加载系统分级加载,可更准确的再现土体真实受力状态,有利于获得更加真实的实验数据。反力墙嵌入土体并用锚索加固,位移控制好,对环境影响小,造价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57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135288.3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路基边坡三维模型试验平台的可加载移动侧壁。可加载移动侧壁主要由斜支撑架、加载梁、钢面板、加载缸构成,加载梁通过卡具固定于斜支撑架上,卡具通过滚珠与加载梁接触,加载缸安装于卡具上,加载缸的一端与钢面板接触。本发明的可加载移动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可精确控制侧壁力及位移,以模拟模型两侧符合工程实际的位移和力边界条件;可将模型两侧受到的摩擦力降到最低,以得到更加符合实际、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26829.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40 , G06V20/17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营期山区高速公路危岩落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属于防灾减灾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公路危岩落石风险段落初步调查、公路危岩落石重要风险段落精细调查、公路危岩落石危险性现状评估、公路危岩落石危险性预测评估、公路危岩落石风险综合评估等七大步骤。本发明实现了山区高速公路运营阶段危岩落石发育段落风险评估,填补了国内该技术的空白。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支撑运营期山区高速公路危岩落石防控决策,对风险进行分级防控,进一步保障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提高运营管养资金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83111.4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浓雾低能见度Logistic回归的短时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交通气象监测站的历史数据;对获得的历史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提取与浓雾低能见度相关的重要特征气象参素;采用Logistic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发生能见度小于200m浓雾的各气象要素的特征属性,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应用与更新:输入交通气象监测站分钟级监测数据,输出浓雾低能见度预测结果,当预测准确率小于80%,重新训练更新模型。本发明利用高速公路观测历史和实时资料,通过历史数据构建浓雾低能见度的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在根据实时资料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浓雾低能见进行分钟级预测和提前预警,为高速公路浓雾低能见度智能决策和出行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636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80883.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利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流闭环反馈协调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高速公路交通仿真模型;其次,对不同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特性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形成不同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驾驶行为参数表;再次,配置不利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仿真模型的驾驶行为参数,并进行该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流闭环反馈协调控制的交通仿真,获得累计回馈价值表;最后,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利用前述驾驶行为参数表和累计回馈价值表,对不利天气下高速公路的交通流进行可变限速和匝道的协调控制。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降雨和大雾多种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降低匝道汇入口的事故风险,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50259.6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信号灯平面交叉口交通预警系统及其无线通讯装置,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该预警系统包括N个无线通讯装置,设其中一个无线通讯装置为主控设备,其余为从属设备;主控设备和从属设备之间通过同一个无线信道进行通讯,N≤8;无线通讯装置中包括逻辑控制模块、时钟模块、433MHz无线模块、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模块;本发明仅占用单一信道进行数字信号传输,通过广播模式,使每一台设备的状态可以快速共享给所有区域内其他设备。为了避免多个设备采用相同信道传输数据时的干扰冲突,设计了多设备之间分时工作协议,实现了不超过8台设备间的200米以内间距、低延迟时间开关量状态数据全共享,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303542.0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丽香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8G1/048 , G08G1/052 , G08G1/09 , G08G1/0967 , G08G1/16 , H04L29/08 , H04W4/44 , H04W4/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公路管控车辆行车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车载控制设备、车载公路行车安全监测管理子系统和管控车辆行车安全远程管理子系统。本发明综合管理系统针对特殊条件下公路管控车辆安全行驶、实时路况巡检和应急管理的业务需求,通过“信息化环境感知、智能化监测预警和辅助驾驶”,主动防控管控车辆行车风险,有效保障特殊条件下管控车辆的行车安全,并通过雨雾不良天气、突发交通事故条件下道路路况、事件信息的快速上报,以及管控车辆的通队通行,辅助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管理,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64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2949.7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缺乏动物基础资料时采用的一种基于生境因子的动物通行热区的评判方法。其能够综合考虑区域关键野生动物对生境特征需求从公路沿线地形、植被、资源和人为干扰共4个主要生境因子评价沿线动物的生境质量,评价采用沿公路路线方向计算不同段落生境综合评价分值,再对不同段落分值统计并排序,将公路全线划分为不适宜路段、边缘路段、一般路段、适宜路段4种等级,将等级区间为“适宜路段”处判定为动物通行热区。该方法可综合两种以上动物的生境需求,还可纳入公路设计因素,从而适用于公路建设前或改扩建中野生动物敏感生境保护、通道选择与公路设施优化,成为一种具有实用及进步的新方法,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152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2159.6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寿命期风险分析的路堑与隧道方案决策模型。该模型可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常规工期风险、常规成本风险、以及施工期偶然风险导致的人员伤亡、工期拖延和经济损失等5项指标进行分析预测,给施工方进行风险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还可对不同方案运营期的运营维护费用、工程可靠性指标、环境影响指标等3项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综合考虑施工期和运营期的8项指标可以给投资方或政府部门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优方案提出理论依据。以上决策过程中,可采用个体决策和群决策两种手段。本发明应用风险的理念来分析路堑及隧道方案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能够对不同方案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评判,从而得出更合理的方案。将风险的理念和全寿命期成本的概念结合起来,使公路工程中典型方案的决策更加合理,工程的建设以及寿命期的服务水平和长期投资控制得到更有力和更全面的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634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63758.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多级激发沥青路面旧料油石分离装置,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包括固定底座、研磨棒启停及调控器、研磨棒加热调控器、分离仓启停及调控器和温控器;在固定底座上安装有多级旋转分离仓;多级旋转分离仓内部通过三块带有筛孔的筛板,将内部空间从上到下分隔为Ⅰ级分离仓、Ⅱ级分离仓、Ⅲ级分离仓、Ⅳ级分离仓;本发明实现了沥青路面旧料高效化、高值化、精细化、环保性的循环再利用,达到沥青路面旧料由废变宝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