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的隧道轨下结构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419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20389.6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一种可调的隧道轨下结构,以有效克服因隧底结构隆起造成轨道结构不平顺的技术难题,在基础变形超出轨道结构精调极限后可以方便便捷修复,且降低维护工作量,提高工程经济性。包括基础和位于其上方的轨道板,还包括刚性结构层、可替换结构层和混凝土楔块,所述刚性结构层设置于轨道板底面上且与之牢固连接;所述可替换结构层设置于刚性结构层底面与基础顶面之间,由可替换结构单元拼成,可替换结构层与刚性结构层和基础之间、相邻可替换结构单元之间设置可分离层;所述混凝土楔块设置基础的横向两侧,坐落在仰拱上且向上延伸至刚性结构层外侧;所述刚性结构层、可替换结构层和混凝土楔块顺线路方向的长度与轨道板长度一致。

    一种大变形隧道支护构件及支护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25660.8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大变形隧道支护构件及支护施工方法,该支护构件包括若干个钢架结构,钢架结构沿自身长度方向弯曲设置,钢架结构包括若干个腔体,每个腔体沿钢架结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沿隧道长度方向并列至少两个腔体,沿隧道断面轮廓依次布置钢架结构,钢架结构贴合隧道洞壁的一侧为外壁板,外壁板相对的另一侧为内壁板,内壁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外壁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每个腔体连通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相邻两个钢架结构通过接头焊接连接,腔体中灌注混凝土。本发明具有强大的抗扭曲能力和较高的截面稳定性,支护与围岩能够密贴,增强了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的整体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支护结构的支撑作用,进一步调动围岩共同承载。

    一种穿越巨型溶洞的桥梁承载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0318652.5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越巨型溶洞的桥梁承载结构及施工方法。桥梁承载结构包括桥梁结构和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包括支撑梁一和支撑梁二,所述防护结构还包括明洞结构或棚洞结构,支撑梁一跨越溶洞,两端置于溶洞两侧的稳定基础上,支撑梁二跨越溶洞,两端置于溶洞两侧的稳定基础上,明洞结构或棚洞结构下方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支撑梁一和支撑梁二上;桥梁结构置于明洞结构或棚洞结构中且跨越溶洞,桥梁结构的两端置于溶洞两侧的稳定基础上。施工方法用于施工上述的桥梁承载结构。与传统回填法跨越溶洞方法相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跨越溶洞,施工方便,结构可靠,避免了巨型溶洞洞渣回填引起的工后沉降大的缺陷。

    一种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简支拱明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6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319284.6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简支拱明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这种结构包括U型基座、拱部简支拱、拱顶回填体和桥梁梁板;U型基座两侧的顶部与上部围岩接触,U型基座内壁一侧设有槽一,另一侧设有槽二;拱顶回填体充填于拱部简支拱于上部围岩之间;拱部简支拱两侧分别设有侧部基座一和侧部基座二;侧部基座一置于槽一中,并能在槽一中沿竖向和横向产生位移;侧部基座二置于槽二中,并能在槽二中沿竖向和横向产生位移;桥梁梁板布置于拱部简支拱与U型基座所围成的空间内,桥梁梁板两端位于溶洞两端的稳定基础上。施工方法用于施工上述的结构。该明洞结构实现了动静分离,可避免动、静载荷耦合引起结构沉降过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