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倾层状软质岩段隧道底鼓风险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3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66164.7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缓倾层状软质岩段隧道底鼓风险预测方法,包括:根据历史数据确定底鼓潜势影响因素;基于所述底鼓潜势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构建判断矩阵;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所述底鼓潜势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待预测区域所述底鼓潜势影响因素的基本分值以及所述权重获得待预测区域的底鼓风险潜势分值,实现底鼓风险预测。本发明的风险预测方法填补了隧道底鼓风险预测的空白,为底鼓风险的识别和分级整治提供理论支撑,使整治措施更为合理、经济、有效。

    一种局部可拆修的衬砌结构和衬砌施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9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28771.8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可拆修的衬砌结构和衬砌施工的方法,包括上部衬砌和下部衬砌,上部衬砌和下部衬砌之间连接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块、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连接块为台锥状,连接块靠近围岩一侧的表面的面积小于远离围岩一侧的表面的面积,第一定位板固定设置在连接块靠近围岩的一侧,上部衬砌、下部衬砌以及连接块远离围岩的一侧共同形成有容纳槽,第二定位板设置在容纳槽中,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与上部衬砌之间用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与连接块之间用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与下部衬砌之间用第三紧固件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安全、快速的进行局部衬砌的维修替换,能够减少断道时间。

    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及其设防延伸段长度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51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23070.5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及其设防延伸段长度的计算方法,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断层错动前铁路线路、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和断层错动后铁路线路;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位于活动断层穿越区;活动断层穿越区包括断层破碎带和两个设防延伸段;设防延伸段的长度L2按照公式一计算:L2≥(L‑L1)/2;公式一中,L为活动断层穿越区的长度,L1为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其中,活动断层穿越区的长度L按照公式二计算:D/L+R=Rt;公式二中,D为断层错动量,R为断层错动前铁路线路的坡度,Rt为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的坡度。该隧道在出现断层多动后通过调整铁路隧道线路坡度实现顺接,满足列车第一时间通过的要求。

    隧道支护钢架组件及隧道支护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55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82290.7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钢架组件及隧道支护施工方法,该隧道支护钢架组件包括多段钢架单元,每一段钢架单元均包括工字钢单元,工字钢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接头;其中,每一段钢架单元还包括腹板加强单元,腹板加强单元包括设置在工字钢单元的腹板相对两侧的加强钢构件,位于腹板两侧的两根加强钢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腹板上。该施工方法包括在开挖的隧道内表面初喷混凝土,并将多段工字钢单元首尾相接的拼装在隧道内表面,并且,在每一段工字钢单元的腹板两侧设置加强钢构件,并使用固定件将位于腹板两侧的加强钢构件固定在腹板上。本发明能够提高隧道支护钢架组件抗扭曲的性能,并降低隧道支护的施工成本。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