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484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640955.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辆基地的直流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条直流母线、降压变电所、光伏系统、能量回馈模块、用电设备模块、监控主机、通讯管理器、就地控制面板、蓄电池充放电模块,降压变电所、光伏系统、能量回馈模块、蓄电池充放电模块均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把照明、风扇等能够用直流供电的设备与所有能够提供电能的系统和设备结合起来,蓄电池充放电模块、能量回馈模块既可以吸收电能也可以释放多余无用的电能,光伏系统能够源源不断提供清洁能源,降压变电所作为支撑系统稳定的部分既可以在本地电能不足时从电网获取电能,在本地发出电能过剩时向中压电网返送电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97122.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窦和潮 , 王剑 , 蒋威 , 陶伟明 , 李正川 , 曹林卫 , 陈杨 , 张军 , 薛燕飞 , 孙伟亮 , 梁龙 , 刘志丹 , 周悦龙 , 任冰心 , 孙运臣 , 李强 , 宋艳兵 , 杨帆 , 吴君才 , 于鑫洋 , 沈鹏 , 向长洲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压条件下盾构隧道盾尾注浆窜浆试验装置,属于盾构隧道盾尾注浆技术领域,包括窜浆组件、注浆组件、第一加压组件、集浆组件和第二加压组件,窜浆组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外筒、内筒和连杆,内筒置于外筒内,外筒的一端和内筒的开口端分别与第一端板密封连接,外筒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密封连接且内筒的封闭端与第二端板之间留有间隙,第一端板上设有注浆通孔且注浆组件与该注浆通孔相通连接,外筒上设有加压通孔且第一加压组件与该加压通孔相通连接,第二端板上设有集浆通孔且集浆组件与该集浆通孔相通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盾构隧道盾尾注浆过程中在不同地层压力下发生窜浆的真实窜浆现象进行模拟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83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11889.3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公路的刚性接触网系统,包括2组接触线和汇流排,接触线卡在汇流排中,接触线通过支撑结构与横梁连接,支撑结构与汇流排间设有第一绝缘子,2组汇流排与接触线分别连接供电系统的正级与负极或正级与地;还包括沿顺线路方向设置的斜拉线,斜拉线一端与横梁或立柱连接,斜拉线另一端与汇流排连接,斜拉线中串入第二绝缘子,第二绝缘子使得横梁或立柱与汇流排间电气隔离;还包括沿顺线路方向设置的水平拉线,水平拉线置于汇流排的中部,水平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斜拉线。本发明通过设置沿顺线路方向设置的斜拉线和水平拉线,在汇流排中部增加固定点,减少了跨中的挠度,有效增大跨距,减降低露天段施工成本,利于城市景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1516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742530.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浮导向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列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浮导向驱动系统、磁浮列车及磁浮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时设置有悬浮反应轨和导向反应轨,通过与永磁体阵列组件的位置不同,当旋转永磁体阵列组件过程中,能够与悬浮反应轨产生竖直向上的悬浮力,同时与导向反应轨产生水平向轨道里侧的导向力以及沿轨道运行方向的驱动力。实现磁浮列车导向和牵引。该方案可实现磁浮列车静浮、自稳悬浮、自稳导向,同时还能实现磁浮列车运行。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可用于中低速磁浮列车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7865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342281.4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K7/02 , F16F15/315 , F16C32/04
Abstract: 一种采用被动磁浮轴承的飞轮储能装置,以在不依靠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实现自稳定运行,且阻力较小、能耗低。储能飞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中部,轴向两侧外对称设置复位装置、轴向磁浮轴承和径向磁浮轴承,在径向侧外设置电机;电机由固定于储能飞轮外侧的电机转子和固定于外壳内侧的电机定子绕组组成;轴向磁浮轴承由轴向间隔固定于外壳上的上部Halbach阵列、下部Halbach阵列和位于两者之间且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传动轴上的轴向线圈组组成;径向磁浮轴承由径向间隔固定于外壳上的内圈Halbach永磁阵列、外圈Halbach永磁阵列和位于两者之间且通过第二支架固定于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径向线圈组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43869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564548.8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C32/04
Abstract: 一种线圈式轴向永磁电动磁浮轴承,以在没有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实现轴向的双向自稳定,且阻力更小,能耗更低。包括至少一组定子、转子。所述定子由竖向间隔设置的上部Halbach阵列磁环、下部Halbach阵列磁环构成。所述转子由转动轴、环形支架和零磁通线圈构成,环形支架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零磁通线圈在环形支架上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上部Halbach阵列磁环、下部Halbach阵列磁环的轴线相重合,零磁通线圈与上部Halbach阵列磁环底面之间存在上部气隙,与下部Halbach阵列磁环顶面之间存在下部气隙。所述转动轴、环形支架由不导磁不导电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40955.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辆基地的直流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条直流母线、降压变电所、光伏系统、能量回馈模块、用电设备模块、监控主机、通讯管理器、就地控制面板、蓄电池充放电模块,降压变电所、光伏系统、能量回馈模块、蓄电池充放电模块均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把照明、风扇等能够用直流供电的设备与所有能够提供电能的系统和设备结合起来,蓄电池充放电模块、能量回馈模块既可以吸收电能也可以释放多余无用的电能,光伏系统能够源源不断提供清洁能源,降压变电所作为支撑系统稳定的部分既可以在本地电能不足时从电网获取电能,在本地发出电能过剩时向中压电网返送电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778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987633.9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复线电气化铁路的网格化供电方法,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利用率和可靠性,减少正常运行时电分相数量、减少牵引供电系统中重要的薄弱环节。通过多层次、多关联位置互联互通,构建网格化的多电源牵引供电系统;牵引网上,通过五种工程措施实现系统联通:①采用断路器方式全分段连接实现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臂上行牵引网、下行牵引网联通;②采用单相牵引变压器,实现牵引变电所左右侧供电臂牵引网互联互通;③采用双边供电方式,实现相邻牵引变电所牵引网的互联互通;④通过将相邻牵引变电所接入同一地方高压变电站,实现不同牵引变电所间高压侧的联通;⑤相邻组群间的相邻牵引变电所通过高压线路进行高压侧连接,实现相邻组群供电系统间的联通。
-
公开(公告)号:CN10642767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538798.4
申请日:2016-07-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M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3/00
Abstract: 电气化铁路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的计算方法,以获得精确的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首先基于电流通过导体时满足的热平衡方程,给出方程相关的有效计算式,进而获得牵引网各导体正常载流量;由参与传输和回流的不同导体两两构建回路,针对每一个回路推导计算出各回路的自感以及不同回路间的互感,再列写由各回路自感和互感构成的电感矩阵,按此求解矩阵得到各回路的电流分配系数,进而得到牵引网各导体的电流分配系数;按各导体载流量除以相应的导体电流分配系数得到对应各导体的牵引网载流能力,然后比较各导体牵引网载流能力,取最小值即为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08828.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海涛 , 邓云川 , 陶海东 , 林宗良 , 吕子佥 , 张财源 , 杨雪凇 , 岳岩 , 张润宝 , 霍中原 , 刘玉辉 , 李强 , 刘永红 , 刘孟恺 , 梁靖坤 , 仵宇宁 , 刘贤汭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B60M3/0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牵引变电所组群贯通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评估牵引变电所组群贯通供电系统中电气元件可靠度;然后,将牵引变电所组群贯通供电系统物理结构节点‑支路拓扑化,并对相应节点‑支路进行可靠度赋值;最后,计算确定供电区域的可靠度,并划分可靠性等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节点和支路将复杂的牵引变电所组群贯通供电系统的物理结构拓扑化,实时评估牵引变电所组群贯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等级,方法简洁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