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3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99243.5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状态下OPO油脂的固定化磁酶制备方法。这种方法首先以纳米级Fe3O4粒子制得新型磁性载体,将酯化合成酶、Sn-1,3位置专一性脂肪酶与磁性载体黏附,分别得到固定化酯化合成脂肪酶、固定化Sn-1,3位置专一性脂肪酶。然后,采用二步超临界状态下固定化磁酶催化制得OPO结构油脂。第一步,以棕榈酸和甘油为原料,固定化酯化合成脂肪酶为催化剂,在超临界CO2状态下制得高质量的棕榈酸甘油三酯。第二步,以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油酸为原料,在超临界CO2状态下经固定化Sn-1,3位置专一性脂肪酶催化,制得OPO油脂粗产物。最后利用分子蒸馏将产物纯化,得到高含量OPO结构油脂。本发明有助于进一步促进OPO结构油脂的开发,达到提升合成效率、提高OPO含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504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03636.5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蒸发器溶剂蒸汽加热蒸脱机的热风方法,它将一蒸、二蒸的溶剂蒸汽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之间增加风冷加热器,用蒸发器溶剂蒸汽作为热源先将空气进行预热,降低了给蒸脱机热风加热器加热所需蒸汽量,提高了蒸汽凝结水的温度回水温度,节约了动力除氧水箱加热所需蒸汽,并且也可利用剩余的蒸汽对粕进行加热烘干,对能源利用有了很好地提升。风冷加热器的使用在23个月后即收回了成本,并可以达到降低冷凝器负荷,节约蒸汽、电耗的多重效果,为企业的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093806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156671.1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3/3571 , C12N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磁性固定化酶稳定新鲜米糠的方法。首先研究了米糠中易被脂肪酶酶解的底物空间结构,筛选出与底物空间结构相似的木瓜蛋白酶等酶,将木瓜蛋白酶进行磁性固定化,提高了其热稳定性,载酶量达到123.5±1.20mg/g,相对酶活达到2050±20U/g。将其添加到新鲜的米糠中,在米糠含水量24%、磁性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7g、反应时间100min、温度50℃时,脂肪酶酶活力最低(以吸光度记),吸光度达到0.89,可以有效的钝化米糠中的脂肪酶,避免了底物被酶解。磁性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在重复使用5次后次酶活为78%,其与底物的分离率达到100%,解决了传统游离蛋白酶酶稳定米糠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7813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86110.2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以富硒的复合菌体为发酵菌,将黑莓汁与鲜牛乳混合进行富硒酸乳发酵,制成富硒黑莓汁酸乳。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黑莓汁的添加量12%,发酵剂的添加量5%,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42℃,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富硒黑莓汁酸乳组织圆润,酸甜适度,口感细腻,是一种良好的补硒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2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83090.3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膨化技术应用于冷榨制油工艺生产膨化大豆蛋白粉及冷榨大豆油的方法。膨化是一种高温短时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钝化抗营养因子,使油脂充分外露。通过低温冷榨得到低变性脱脂大豆蛋白,降低了大豆蛋白的含油量。省去传统压榨过程中软化、轧坯、蒸炒等过程,提高大豆出油率,保存了油中的营养物质。生产得到的冷榨大豆油,其磷脂含量为2.2%,酸值为1.2(KOH)g/g,过氧化值为5.3mmol/kg,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生产得到的膨化大豆蛋白粉,其中脲酶活性为0.023U/g,NSI值为80.5%,油脂含量为7.1%,更为符合养殖业对饲料配方的要求。本发明优化了膨化技术参数以及冷榨制油工艺参数,最终得到优质的冷榨大豆油及膨化大豆蛋白粉。
-
公开(公告)号:CN10817906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75579.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C3/06
Abstract: 米糠油富含人体脂肪酸、甾醇、谷维素等类脂质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当今世界上米糠油脱酸工艺普遍采用二次碱炼法进行脱酸,而强碱溶液对油脂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较大,因其廉价并且脱酸效果明显被大多数食品工厂所采用。二次碱炼法降低了米糠油在食用油中的营养价值地位,本方法采用甘油酯化-碱炼方法从酯化温度、第一次碱溶液添加量、碱液质量分数和第二次碱液添加量四方面寻求对米糠油营养物质含量影响较小的脱酸工艺。通过试验得出酯化温度为60℃,碱液质量分数12%,第一次碱溶液添加量为油重的30%和第二次碱溶液添加量为油重的25%四个因素为最佳条件,将谷维素的含量提高到1.40%。优于常规脱酸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21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90185.4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脂酶和脂肪酶同步脱胶脱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磷脂酶、脂肪酶和植物甾醇同时加入大豆毛油中,得到同步脱胶脱酸的最佳反应参数;此方法可以同时脱除大豆毛油中的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且生成植物甾醇酯;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大豆油的脱胶和脱酸效果较好,大豆油的残磷量为10.5mg/kg,酸价为1.510mgKOH/g,植物甾醇酯含量为1.657g/100g;该方法可以节省大豆油的精炼工序,减少精炼时间,降低油脂的氧化程度,同时还可以得到富含植物甾醇酯的功能性大豆油,增加油脂的功能性和抗氧化性,提高油脂工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41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71673.5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C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大豆异黄酮、γ‑氨基丁酸豆腐的方法,以大豆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豆芽粉制成豆腐,加工后的豆腐中富含大豆异黄酮和γ‑氨基丁酸等营养成分。本发明研究了干燥温度、豆浆浓度、GDL添加量、豆芽粉添加量及保温时间对豆腐感官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50℃,豆水比1:7,MaCl2添加量0.5%,保温30min豆腐的品质最佳,其大豆异黄酮及γ‑氨基丁酸显著增加,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为豆腐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27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017923.2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从健康母猪新鲜粪便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YSJB‑30,结合形态学及16SrDNA序列比对结果,初步鉴定为是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分泌胞外蛋白酶,体外试验可抑制肠道致病菌沙门氏杆菌和丹增李斯特菌。将该菌应用于以秸秆、稻谷壳和豆粕为原料的固态发酵制备益生菌剂,结合原料成本和活菌数,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法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工艺参数,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时间36 h,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量达到5.35 x109 CFU/g。本发明为固态发酵制备替代抗生素的饲料益生菌剂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对我国北方地区粮油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