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7817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325.6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牌号冷轧硅钢热轧工序中的热轧方法,包括粗轧和精轧,粗轧温度为1050-1150℃之间,前三道次中至少一道次采用大压下轧制,压下率为45%-65%;然后其余道次逐渐减少压下率轧制,压下率为15%-30%。精轧开轧温度低于1050℃,终轧温度控制850℃以上,机组前三道次以均匀压下轧制,末道次压下率大于15%轧制。可获得较为粗大的等轴晶组织,达到了高效产品常化处理后的效果,最终产品电磁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3031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303071.5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高效及高牌号产品性能的方法,适用于冷轧前需进行热轧板常化处理的冷轧电工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常化、冷轧、退火工序,其特点是在热轧后常化处理前增加一道拉伸工序,由一组拉矫装置来实现,对钢板施加的拉力F应满足:S×Rp0.2≤F≤1.2×S×Rp0.2,其中S为热轧板横截面面积;Rp0.2为热轧板屈服强度。采用本发明方法,并针对不同牌号高效及高牌号产品的拉伸工艺参数设计,可使各牌号达到最佳临界变形的张力参数,从而促进最终产品电磁性能进一步提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拉伸过程还促进了表面粘附铁皮疏松,提高了产品酸洗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539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97179.5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电工钢产品的轧制粗糙度控制方法,该方法所述轧制粗糙度指标(Ra)=控制系数(k)*成品绝缘涂层厚度(h),其中控制系数(k)为0.8~1.5,并满足涂层烧结后表面粗糙度为0.5~2.0μm。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主要适用于薄涂层产品的生产,尤其适用于半有机涂料。采用本发明方法控制产品轧制粗糙度,可提高产品板形质量控制,产品在微小电机及家用电机电器铁芯的制造过程中,特别对半有机“薄涂层”的电工钢产品,焊接性大幅提升,且可改进半有机涂料中有机组分比例,提高涂层的其它特性;在涂料和焊接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焊接速度和铁芯组装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97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610155837.9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采用冶炼-连铸-加热-粗轧-精轧-常化-冷轧-热处理生产工艺,其特点是用连续弯曲连续矫直低头立弯型中薄板连铸机,中包过热度15~45℃、采用2~4m/min钟的拉速、铸坯的温度梯度80~200℃/mm,表面温度850~1150℃,板坯厚度为100~170mm断面铸坯、连铸坯入炉表面温度≥800℃,加热速度>5℃/min;粗轧后采用热卷箱,采用单机架轧制或多机架一次冷轧方式或二次冷轧方式冷轧,钢带进入精轧机温度为1100~1250℃,精轧出口温度>800℃,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为400~800℃;本发明通过控制连铸时抑制剂状态,以及采用高温、短时、快速的热轧加热工艺等工艺,其产品性能均匀、质量高,并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50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12145.8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改善头尾部性能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冷轧和退火,其特点是在热轧坯装炉加热前在钢坯的头尾两个端面涂上一层导热系数小于10W/m.K,且在热轧除鳞中能剥落的涂层。本发明所述热轧坯的加热温度为1250~1400℃,加热时间为2~4小时。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实用,能有效解决无取向硅钢与其它不同加热要求的产品同炉加热而导致钢坯头尾部分温度偏高的问题,在不改变现有设备且不影响热轧带钢厂产量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头尾部分的电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97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837.9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采用冶炼-连铸-加热-粗轧-精轧-常化-冷轧-热处理生产工艺,其特点是用连续弯曲连续矫直低头立弯型中薄板连铸机,中包过热度15~45℃、采用2~4m/min钟的拉速、铸坯的温度梯度80~200℃/mm,表面温度850~1150℃,板坯厚度为100~170mm断面铸坯、连铸坯入炉表面温度≥800℃,加热速度>5℃/min;粗轧后采用热卷箱,采用单机架轧制或多机架一次冷轧方式或二次冷轧方式冷轧,钢带进入精轧机温度为1100~1250℃,精轧出口温度>800℃,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为400~800℃;本发明通过控制连铸时抑制剂状态,以及采用高温、短时、快速的热轧加热工艺等工艺,其产品性能均匀、质量高,并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1535730U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20203487.8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作薄膜试样的磨样夹,包括内空的紧固外套(1)和可在紧固外套(1)的内空处移动和固定的顶砧(2),顶砧(2)表面开有凹槽(6),凹槽(6)内固定有磁铁(4)。采用本试样装置加工试样效率高,试样内部无应力,可以得到表面高质量的织构,也可以作为透射电镜薄膜检测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201065425Y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20013434.0
申请日:2007-07-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9/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连续退火炉中钢带悬浮的装置,它的特点是安装在冷轧退火炉内,在炉辊的下侧安装高压风管喷吹装置,高压风管设有喷嘴,其高压风管安装在托架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喷嘴对准钢带与炉辊接触的部位吹风,使钢带与炉辊之间产生一个风楔,这个风楔使钢带与炉辊之间产生隔离,从而杜绝钢带表面的污物粘贴到炉辊上产生结瘤现象。产品质量提高,废品减少;提高有效的生产作业时间,提高产量;炉辊寿命提高,减少磨辊时间,降低能源消耗;炉辊不结瘤可以提高钢带温度,开发出更高牌号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201477000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203490.X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作薄膜试样的试样夹,包括支架(1)和压紧盖(2),其特征在于:支架(1)为“凹”形,压紧盖(1)一侧与支架(2)滑动连接,压紧盖(2)顶部带有通孔(6),压紧螺钉(3)穿过通孔(6)进入支架(2)上的螺纹孔,将试样(4)固定。采用本试样装置加工试样效率高,试样内部无应力、可以得到表面高质量的织构、也可以作为透射电镜薄膜检测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201265027Y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20218116.2
申请日:2008-09-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轧板直接通电加热退火装置,它是由两根导电辊、电源与钢板组成回路的加热装置,安装在硅钢的单列机组或酸洗轧制联合机组酸洗前活套内。电流通过导线,具有一定距离的两上导电辊,以及钢板构成回路。由于电工钢的电阻率较大,当电流通过钢板时,电能转换成热能使钢板温度升高,使钢板组织发生改变。本实用新型在冷轧电工钢常规产品生产中实施,可提高产品磁感应强度,降低铁损值,达到高效产品性能要求;在高牌号冷轧电工钢及取向电工钢生产中实施,可替代常化机组,实现一次大压下率冷轧法高效率低成本生产。本实用新型投资小、占地少、节省能源、成本低,放置灵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