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下料管钢包精炼炉炉盖

    公开(公告)号:CN203174144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50504.2

    申请日:2013-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下料管钢包精炼炉炉盖,包括炉盖,所述的炉盖顶部对称设有下料管一和下料管二,下料管一顶部与下料管二顶部相连通的同时与下料总管相连通,下料管一和下料管二连接处设有挡板,挡板底部通过转轴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的下料管一的管口正对钢水罐的吹氩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双下料管钢包精炼炉炉盖,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针对不同的钢种使用不同的下料管下料,有效的缩短了钢包精炼炉处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高经济效益。

    一种连续测温管支撑装置
    1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93618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341800.6

    申请日:2012-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测温管支撑装置,由连接板、螺栓及支撑管组成;连接板中间设有测温孔,边部等间距开有至少2个螺栓孔,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中包盖上,连接板上面焊有一上端带有卡槽的支撑管,连续测温管下部插入在连接板与中包盖测温孔内,上端横向测温连接管卡装在支撑管卡槽中。从而可显著降低各干扰因素对测温系统的影响,使连续测温管固定得更加牢固,连续测温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连续测温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有效保证温度检测的精度,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准确的依据。

    一种新型连铸中间包包盖
    1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88713U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20090496.8

    申请日:2011-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连铸中间包包盖,是包括上包盖体和下包盖体的分体式结构,上包盖体为铸铁或钢结构,内侧打结耐火材料衬,下包盖体为钢板,钢板背部设有加强筋。所述下包盖比上包盖直径小50mm~5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明显防止上一浇次残钢、残渣以及耐火材料在烘烤过程及浇注过程中掉进中间包,从而避免钢水被污染,提高铸坯质量。2)采用双层分体结构,可明显提高包盖寿命。

    一种炼钢渣罐
    1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93585U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20236584.X

    申请日:2010-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钢渣罐,包括圆形中空且上表面开放的罐体,罐体上部对称设有吊臂,吊臂高出罐体上沿,吊臂上设有耳轴,罐体下部设有倾翻挂钩。所述倾翻挂钩设置在罐体的一侧或对称设置在罐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无需使用吊具和钢绳就可以吊运渣罐,实现快速周转;2)倾翻挂钩可以实现快速翻渣,有利于提高翻渣效率。

    连铸机钢水罐吹氩自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96773U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20010198.9

    申请日:2010-0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机钢水罐吹氩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调节阀、氩气管路、流量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PLC可编程控制系统,在氩气管路上设有调节阀、以及用来进行气体流量检测的流量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调节阀、流量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分别与PLC可编程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大包吹氩,可以提高钢水纯净,减少夹渣,并在大罐钢水浇铸过程中温度均匀,减少钢水由于涡流作用在低位时夹杂进入中包,并且提高吹氩效果,减少温度流失。

    真空循环脱气炉整体式环流管

    公开(公告)号:CN201141035Y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720016472.1

    申请日:2007-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整体式环流管,采用耐火砖砌筑的整体结构,使环流管取消上下层接缝而成为上下一体;砖与砖之间用结合剂粘合在一起,以防止砌筑时砖的上下松动。外部包装采取薄钢带环绑。实施本实用新型,降低了RH环流管的砌筑难度,提高了砌筑精度;由于没有接缝,解决了接缝处侵蚀严重现象和环流管上砌块上浮的问题,提高了环流管的使用寿命,使其使用周期从150炉次提高到300炉次,避免了穿钢事故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