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鳍状型孔轮式多物料兼用变量给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09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16933.5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兼用型农业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鳍状型孔轮式多物料兼用变量给种装置,包括种箱、柔性清种毛刷、开度调节板、导种壳体和落种管,所述导种壳体内设有变量排种机构,所述变量排种机构包括型孔轮、调节环和容量调节旋钮,容量调节旋钮用于调节调节环上型孔容量调节板与型孔槽的相对位置;所述型孔槽纵截面形状为倒鳍状。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保证油菜和小麦在振动条件下具有较优的排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排种量稳定系数低于3%,有效改善“卡种”问题,能适应8‑14km/h的高速播种工况,能够满足江淮地区小麦高速播种的需求。

    气力式排种装置多路动态负压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27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27669.3

    申请日:2021-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力式播种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力式排种装置多路动态负压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排种器、支路正负压气管、干路正负压气管、以及负压风机,支路负压气管和干路负压气管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干路负压气管上设置有电动阀门,压力传感器均共同连接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连接上位机;本发明实现了对气力式排种装置整体干路及各个支路动态负压值的监测,包括动态负压数据的实时采集、读取、分离、显示和保存,为排种装置排种性能的试验研究、排种装置智能检测及可靠性分析等提供了依据,弥补了现有关于排种器中气力系统的多路动态负压监测的不足,为实现播种机的精准排料、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一种播量可选双排侧充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3765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60546.0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播量可选双排侧充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包括座壳、护种板、主轴、外卡、滚动轴承、轴承端盖一和轴承端盖二,座壳与播种机下方安装,主轴上设有外花键,护种板与座壳内壁周向滑动连接,还包括第一排种盘、第二排种盘、第一充种腔罩和第二充种腔罩,第一排种盘与第二排种盘分别与外花键连接,且轴向被外卡限位,第一充种腔罩与座壳一侧连接,第二充种腔罩与座壳另一侧连接,主轴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第一充种腔罩转动连接,主轴另外一端穿过第二充种腔罩,且通过滚动轴承与第二充种腔罩转动连接,轴承端盖一与第一充种腔罩连接,轴承端盖二与第二充种腔罩连接,使得同一个排种器能够同时适应常规稻和杂交稻穴直播排种的需求。

    一种窝眼轮式可调精量穴施排肥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9379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31653.1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窝眼轮式可调精量穴施排肥器,包括有排肥器壳体,排肥器壳体上设有进肥口和出肥口,排肥器壳体底部设有与出肥口连通的输送器,排肥器壳体内安装有窝眼轮组件,窝眼轮组件侧上方设有毛刷轮组件;排肥器壳体内对应窝眼轮的侧下方部位设有与窝眼轮外形配合的护肥板,所述护肥板包覆在窝眼轮侧下方部位并且与窝眼轮之间的距离可调,护肥板上接毛刷轮和窝眼轮的交接部位,下至出肥口部位;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施肥均匀性较好,避免了排肥时出现的窝眼充肥不充分现象,减少了排肥误差,提高了施肥作业质量,实现了定位定量精准施肥。

    一种牵引式甜叶菊幼苗抖动起苗机

    公开(公告)号:CN10764626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23285.8

    申请日:2017-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式甜叶菊幼苗抖动起苗机,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后方安装有横直的支杆,支杆的一端端部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设有与其垂直且朝外的圆柱形铁块,圆柱形铁块的端部安装有连接杆,支杆的另一端端部也安装有连接杆,两连接杆的底端之间安装有抖筛横杆,抖筛横杆上固定有抖筛,抖筛的前方通过横直的活动支杆固定,活动支杆的两端固定在机架底部两侧的挡板上,活动支杆的前端下方挡板之间安装有刀片,支杆的转动由传动机构驱动。本发明可有效的分离甜叶菊幼苗根部的粘土,并保证甜叶菊幼苗根部与粘土分离后不会因抖筛抖动而使幼苗四处飞溅,继而减少后续幼苗捡拾的劳动强度,降低对甜叶菊幼苗的损伤,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两阶段分割模型的稻田秧苗杂草茎中心区分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6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1516295.3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两阶段分割模型的稻田秧苗杂草茎中心区分定位方法,通过构建不同光照条件下多种图像色彩特征组合和空间约束的稻田秧苗杂草植株分割模型,实现图像中植株与背景的分割,并在此基础上,在实例分割模型Mask R‑CNN的图像特征提取层引入注意力机制,实现稻田秧苗杂草茎中心的区分定位模型,基于注意力机制探索具有灵敏的表达能力的特征提取器设计的同时,使网络能够自动学习到每个特征的重要程度,关注与目标相关的特征而抑制与目标不相关的特征,从而实现秧苗与杂草茎中心的区分定位,为除草机械除去株间杂草提供有效支撑,具有提高除草机构自动定位杂草的准确性和除草机构的作业质量。

    一种用于播种机的行距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93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910635286.3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农业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行距调节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调节螺杆和固定在机架上的横梁,横梁上可移动地连接有滑移机构,滑移机构朝后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种箱,种箱朝下的一侧连接有排种器,排种器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移动的槽轮,滑移机构一端朝外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移动方管上连接有若干个传动组件,调节螺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组件上,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在滑移机构另一端朝外的方向上延伸,调节螺杆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调节螺杆转动,传动组件水平移动;本发明可根据农艺要求灵活调节播种行距,操作方便。

    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9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115160.6

    申请日:2020-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农业控制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上位机、下位机、通讯单元、北斗差分定位模块、惯性导航模块和施肥控制模块,主变速手柄角度传感器和转向角度传感器分别将检测到的前轮转角信号和主变速手柄转角信号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采集并处理前轮转角信号和主变速手柄转角信号,并将处理后的前轮转角信号和主变速手柄转角信号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将控制步进电机和步进电动推杆的动作指令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控制步进电机和步进电动推杆的动作,使插秧机按照规划的路径行驶,肥箱和排肥器之间连接有肥箱重量传感器,下位机控制排肥电机的转速;本发明可实现插秧和施肥的同时作业,插秧机可自动驾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