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4456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410065904.9
申请日:2004-12-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旱保水复合肥,是在二元或三元复合肥颗粒外依次包覆由硫磺粉形成的分隔膜、由保水剂粉和泥炭粉形成的混合保水膜和由复粉形成的保护膜。硫磺粉用量2~10%,保水剂粉用量0.1~10%,泥炭粉用量1~10%,复粉用量1~10%,造粒和包膜使用0.001~1.0%的保水剂水溶液作粘合剂。本复合肥不仅具有一般复合肥的所有特性,而且还具有环保、抗旱、保水、保肥的功效,同时又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水性和透气性以及增产增收,且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5364.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具促生抗病解磷能力的木质素降解菌M15H2及其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M15H2,所述植生拉乌尔菌M15H2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6627。本发明提供的植生拉乌尔菌M15H2可提高木质素降解率、促腐秸秆,即促进还田秸秆腐解,提升秸秆还田效率;所述植生拉乌尔菌M15H2能产生促生激素,促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实现农作物增产;所述植生拉乌尔菌M15H2还能抑制水稻条斑病病菌的生长,能够有效解决条斑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的问题,对保障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13650.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01B79/02 , A01G22/20 , A01C17/00 , C05F17/20 , C05F17/50 , C05G3/80 , C12N1/14 , C12R1/07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秆剂及玉米秸秆翻埋还田促腐方法,涉及秸秆还田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秸秆还田,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玉米成熟后,使用带有切割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将全量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间,收割粉碎过程中控制秸秆长度在5厘米~10厘米之间,留茬高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实现了纤维素的高效降解,加速了木质素的降解,显著提高了腐解菌的定殖率和促腐效率,促进还田玉米秸秆快速、高量腐解。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28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116210.6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绿化基质,由秸秆、牛粪、食用菌渣(食用菌生产后的废料)、污泥和有机质纤维等混合发酵的混合物及复合肥、土壤保水剂、粘结剂、凹凸棒粉、土壤消毒剂、pH调节剂均匀混合制备而成。采用本发明的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绿化基质对裸露岩质边坡,废弃矿山和山体缺口进行喷播绿化,能在较短时间最大限度地恢复植被生态,达到绿化护坡之目的。本发明能提供植被生长所需的合理物理结构与营养成分,保证坡面的基材混合物与岩质边坡有足够的粘结力,以保证坡面的植被能在岩质边坡上很好的生长扎根;保证坡面基材混合物的稳定,抵抗雨水的侵蚀;能快速封闭坡面,与植物共同作用,防止坡面的风化剥落。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7713.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01N63/27 , A01P21/00 , A01P1/00 , A01C1/00 , A01G13/00 , C05F17/20 , C05G3/00 , C05G3/60 , C12R1/3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具促腐促生抗病功能的铜绿假单胞菌Hzq23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Hzq2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121。本发明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Hzq23可提高纤维素降解率、促腐秸秆,即促进还田秸秆腐解,提升秸秆还田效率;所述铜绿假单胞菌Hzq23能产生促生激素,促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实现农作物增产;所述铜绿假单胞菌Hzq23还能抑制番茄青枯病病菌的生长,能够有效解决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的问题,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247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978768.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及其在秸秆田间堆肥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命名为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MC29‑GFP,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13。本发明的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MC29‑GFP能够促进田间堆腐秸秆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纤维化纤维微细菌MC29‑GFP相对于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在腐解过程中显著提高秸秆纤维素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快速腐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3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024351.2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促腐菌剂制作方法,包括包括材料和反应装置,所述材料组分以重量份计,所述氮磷钾肥15‑35份,碳酸氢铵3‑6份,过磷酸钙5‑10份,硫酸钾1‑3份,真菌20‑80份,放线菌10‑60份,酵母菌20‑70份,纤维素酶30‑90份,芽孢杆菌20‑60份,所述材料分别置于进气管、第一配制罐和第二配置罐,所述进气管内部装有硫酸钾3‑6份,所述第一配制罐内部装有氮磷钾肥15‑35份、过磷酸钙5‑10份、硫酸钾1‑3份。该用于秸秆还田的促腐菌剂制作方法,通过增加真菌分解放线菌、纤维素酶和芽孢杆菌,在分解的过程中转化成能量,利用细菌内部的的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来加速秸秆的腐解,以此实现秸秆还田快速腐解,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钾氮等养分含量,培肥土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471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978768.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及其在秸秆田间堆肥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命名为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MC29‑GFP,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13。本发明的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MC29‑GFP能够促进田间堆腐秸秆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纤维化纤维微细菌MC29‑GFP相对于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在腐解过程中显著提高秸秆纤维素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快速腐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1162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82567.1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间断性搅拌的土壤修复菌剂用多角度式喷洒设备,包括箱体,为设备主要的连接结构,所述箱体的底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箱体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水箱;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底端中心轴位置,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连接有搅拌杆;混合盘,位于所述箱体内部底端,所述混合盘内部被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混合盘外表面分别连接有连接柱和刮板。该内部间断性搅拌的土壤修复菌剂用多角度式喷洒设备,可使刮板将设备底端沉淀物扬起,避免混合不均匀,同时连接杆带动限位框旋转,使粉碎球在限位框内部滑动,利用撞击使设备内部原料更加分散,避免过稠而影响菌液反应效果,从而增加了修复菌剂整体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80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80362.8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重金属复合凝胶,所述复合凝胶是以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烯和多孔陶瓷纳米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烯和多孔陶瓷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溶于水中,得到溶液A;b)将溶液A滴加至硝酸钙溶液中,搅匀后静置形成凝胶;c)将步骤b)中所得凝胶浸泡在丙酮-水溶液中,浸泡24~36小时后取出得到复合凝胶。本发明的吸附重金属复合凝胶,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所得复合凝胶重金属去除率高,见效快,无生物毒性,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