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振动式水稻精准育秧播种装置及播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82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6903.X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播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维振动式水稻精准育秧播种装置及播种方法,包括支架、供种组件和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播种盘安装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播种盘安装架倾斜调节的抬放气缸,播种盘安装架上设置有播种盘组件,所述支架和播种盘安装架上分别设置有实现播种盘组件在横向和纵向上振动的横向振动组件和纵向振动组件,所述播种盘组件包括播种盘座、播种板框架和播种板;本发明公开的二维振动式水稻精准育秧播种装置实现了水稻精量定距成穴的精准育秧播种,此外还能让充种槽孔对稻种充种量的可控调节,并且能适应不同长度稻种的精量填充,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种子活力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8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66629.8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种子活力快速检测方法,属于光谱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水稻种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不同程度的老化处理,未经老化的水稻种子作为对照组,采集不同程度老化处理的水稻种子光谱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取出各处理组的种子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包括发芽率和发芽势等;基于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采用数据增强方法来充分体现样本数据的内部特征和类别差异;应用Conv1D‑GRU框架,模型能够同时捕捉光谱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和时序信息,全连接层将提取到的综合特征用活力预测,并通过softmax层输出分类结果,使用混合优化种群搜索算法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性能,以实现根据水稻种子老化的不同程度对水稻种子的活力进行快速检测。

    一种水稻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37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0484969.3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农业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水稻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包括具有容纳腔的排种壳体,排种壳体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排种轮,排种壳体朝上的一端开有进种口,排种壳体朝下的一端开有排种口,排种轮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用于放置种子的排种槽,每一个排种槽旁的排种轮上设有一个舀勺,舀勺朝向排种槽,排种轮转动排种时,舀勺托住种子;排种壳体经排种轮分为充种区和排种区,从进种口放入排种壳体内的种子在充种区内,进入排种区的种子从排种口排出;本发明工作可靠,操作简单,播种精度高。

    渐入式旋耕深度可调节的旋耕机

    公开(公告)号:CN118679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95943.4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渐入式旋耕深度可调节的旋耕机,包括机架、刀轴、旋耕刀片、传动系统和三点式悬架,刀轴的外圆面上均匀固定有多排刀座,刀座的外端开设有插装槽,刀座的两侧面开设有腰型长孔,旋耕刀片位于插装槽中的部分开设有通孔,位于刀轴的外围设置有与每组刀座相作用的轴向杆,轴向杆与刀轴之间连接有弹簧,轴向杆的两端设置有滚轮件,机架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圆盘体;本发明公开的旋耕机能够以最小长度入土降低初始阻力,同时在线将刀片上的土壤块震落下来,保证旋耕组件高速旋转运行过程中的动平衡,此外可以调节旋耕刀片最大的入土深度来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求,有效提高了其适用范围。

    充种轮槽自清洁式免护种水稻直播排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76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03501.2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种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充种轮槽自清洁式免护种水稻直播排种器,包括设置在排种器外壳体中的充种轮,充种轮上同心连接有伸出排种器外壳体的传动轴,位于充种轮一侧的排种器外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分段式磁块组件,位于充种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容种空间调节件,充种轮上设置有与分段式磁块组件相作用的槽型容种机构;本发明公开的水稻直播排种器利用磁吸磁斥的原理,使得充种轮在依次旋转经过充种、夹种、投种和清粉四个弧段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充种、夹种、投种和清粉动作,实现了包衣稻种的精量直播,并使得整个排种器省去了护种机构,避免了护种过程中发生的稻种摩擦挤压损伤情况。

    具有磁力护种组件的腔道式排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15606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75627.0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种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磁力护种组件的腔道式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外壳、排种盘和排种轴,排种盘通过排种轴转动安装在排种器外壳中,排种器外壳上设置有排种通道,排种盘中开设有若干个腔道,排种盘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每个腔道相连通的充种口,排种盘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与每个腔道相连通的出种口,出种口上均转动连接有磁性合页,排种器外壳中固定有缺口磁环,磁性合页在与缺口磁环的磁力作用下将出种口关闭设置,排种通道上设置有与磁性合页相吸附将出种口打开的磁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磁性护种组件,可依靠磁极异性相吸或同性相斥的原理,使护种组件与种子、排种壳体均无摩擦作用,确保种子和护种组件不被磨损。

    水稻幼苗植株三维结构模型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1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066567.5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幼苗植株三维结构模型重构方法,包括采集二维微观图像的扫描装置;获取三维微观结构模型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图像剪切单元、图像去噪声单元、图像重构单元以及图像数据处理单元;图像剪切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得二维微观CT图像剪切得到目标中心图像Z;图像去噪声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中心图像中噪声点进行去除得到对应干净图像Y;图像重构单元用于对所述干净图像采用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进行三维微观结构模型重构;图像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重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目标水稻幼苗植株的三维微观结构模型。本发明得到的水稻幼苗植株三维微观结构模型更加接近实体,便于观察内部结构。

    组合腔道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盘

    公开(公告)号:CN1156063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52899.9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种盘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腔道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盘,包括腔道盘、调节盘和紧固件,调节盘同心转动连接在腔道盘的端面上且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安装有调节盘的腔道盘端面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多组径向间隔的外、中、内三个充种口,调节盘上开设有与每组中、内两个充种口相对应的开合口,腔道盘的内部设置有与每组充种口相对应的组合腔道,组合腔道包括三个梯形腔道和一个汇种腔道,腔道盘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与每个汇种腔道相连通的出种口;本发明提供的排种盘通过开放充种口个数以适应杂交稻、常规稻以及超级稻不同的穴播量,可不用根据稻种的外形尺寸调节型孔的结构参数,便能适应同一类稻种的穴播量需求,充种量稳定。

    一种内吸式穴播排种器双叶轮导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3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917158.8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内吸式穴播排种器双叶轮导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农业播种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盖板、内叶轮、外叶轮和密封板,盖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C形挡板和挡环,盖板上设有扇形缺口,内叶轮与外叶轮分别位于盖板的C形挡板和挡环的内侧,盖板上开有进种口,盖板上固定连接进种管,进种管与进种口连通,外叶轮外侧设有轴套,传动轴插入轴套内,轴套上设有挡板环,盖板上的挡环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引导管,挡环内部通过缺口与引导管连通,此设计的导种装置实现了多粒种子先后两次短暂聚种,播后种子田间成穴性好,穴内种子粒距小,穴距均匀稳定,亦可用于一穴单粒的定距播种。

    播量可调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盘

    公开(公告)号:CN115191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55526.2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播量可调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盘,涉及水稻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腔道盘、齿盘和充种盘,腔道盘中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充种腔和若干排种腔,通过沿腔道盘径向方向延伸的隔板进行分隔;腔道盘的圆周面上还间隔设置有排种口,排种口与排种腔连通;齿盘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固定齿,固定齿对应位于充种腔内,且沿腔道盘周向上,固定齿的尺寸小于充种腔;充种盘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充种口和尺寸小于第一充种口的第二充种口,第一充种口或第二充种口与充种腔正对;从而本发明能够根据稻种品种和粒型对充种口和用于容纳稻种的腔室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品种的不同穴播量需求,并避免稻种漏充或者过充的情况出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