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2974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49429.8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7/22
Abstract: 基于直流注入思想的潜油电机无传感器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它涉及无传感器温度测量技术。现有的潜油电机无传感器温度监测装置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决2km-3km油井中潜油电机的温度实时监测的问题。在三相电源与电机连线中一相上串联有采样电阻,采样电阻并联采样电阻电压互感器和场效晶体管,所述的三相电源与电机连线中一相上有电流互感器;控制电路通过场效晶体管驱动器控制场效晶体管的开关,并实时通过电流互感器和采样电阻电压互感器采集定子相电流和采样电阻电压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发送回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计算直流分量Ias.dc和Vsw.dc;然后计算电机定子温度:为最终得到的监测温度。本发明为应用在潜油电机实时温度监测中的无传感器监测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59425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5507.1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2
Abstract: 无位置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矢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中存在的计算方法复杂、得到的电流给定值精度差的问题。控制系统包括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单元、三相-两相坐标变换单元、静止-旋转坐标变换单元、傅里叶分析单元、矢量角调节单元、转速调节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单元、第一电流调节器、第二电流调节器、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单元和转子位置及转速观测器;控制方法基于电流矢量角γ自动调节比较电流幅值大小并自动搜索最大转矩电流比的运行点。本发明适用于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矢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24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22709.7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伺服系统传动间隙的模拟装置,本发明涉及伺服系统传动间隙的模拟装置,用于研究伺服驱动器在线辨识传动间隙技术。解决了目前缺乏传动间隙的模拟装置,极大制约了有关间隙抑制研究的展开。该装置包括左半联轴器、定位器和右半联轴器,是直径相等且中心同轴的圆盘;分别在左半联轴器右端面上、定位器右端面上和右半联轴器左端面上设置两个左半联轴器固定体、两个定位器固定块和两个右半联轴器固定块,左半联轴器固定体、定位器固定块和右半联轴器固定块在定位器通槽内插装配合,在左半联轴器固定体凹槽内插有楔块,圆锥销插入左半联轴器等距对称第一外围螺孔和对应定位器第二外围螺孔;根据插入不同厚度的楔块能精确地设置传动间隙的幅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788830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10109400.8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23/24
Abstract: 数字式温度控制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温度控制电路在交流供电频率不稳定时出现的加热功率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它包括电源供电电路、数字微控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功率控制电路,它还包括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数字微控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相连,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的计数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计数控制输入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的温度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温度检测输入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的故障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故障检测输入端相连,数字微控电路的功率控制输出端与功率控制电路的功率控制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对温度的精确控制,用于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93813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81981.3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PPF与TSC相结合的高压滤波与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单独的PPF技术存在无功过补,而单独的TSC技术采用分级投切,不适应电网无功连续变化的问题。它的装置为:无源滤波单元和无功动态补偿单元并联在电网输入端与负载端之间,信号调理电路用来检测电网的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DSP与CPLD控制电路的输入端,DSP与CPLD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无功动态补偿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本发明方法根据获得的电网参数在所述空间九域中的位置,控制无功补偿电容投入电网。本发明用于电网的无功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1931361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113895.1
申请日:2010-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4
Abstract: 一种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电动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装置。它解决了传统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因转速自适应率不能保证算法的稳定性,在低速发电状态下系统存在不稳定且低速时转速观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励磁电流的实际值和观测值之间的励磁电流误差,q轴定子磁链观测值和可变增益(M)的乘积加入到所观测电流偏差和所观测的转子磁链的外积中,经由PI调节器观测得到电机速度。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本发明大幅提高了系统的低速性能,并有效解决了再生发电状态下系统的不稳定问题。本发明用于控制感应电机的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01710445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50507.1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8C19/16
Abstract: 基于模拟电流环的多参数远距离传输装置,涉及传输装置。它为了解决电压信号在远距离数据传输过程中常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传输线缆的分布电阻会使其产生压降的问题而提出。所述井上组件由电流环电源和采样电阻组成;井下组件包括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模块和滤波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的电压信号输入端与电流环路的正相线缆相连,参考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恒流源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恒流源二极管的阳极同时与限流电阻另一端相连,参考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七二极管的阳极、电流环路的负相线缆和地线相连。它对电流环电源的要求不高,供电电压输入井下组件前有滤波电路,保证其稳定性;整个传输过程中电流信号无损耗,尤其适用于远距离信号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1630938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72608.4
申请日:2009-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辨识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辨识转子磁极初始位置方法存在转子位置变动、辨识精度低或者算法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在辨识转子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转子处于静止的状态,先在定子绕组注入高频电压信号,对三相定子电流进行旋转坐标变换,通过q轴电流分量获取可以反映转子磁极位置信息,从而得到转子磁极位置的初判值;然后再往定子绕组注入两个相反方向的脉冲电压矢量,通过比较d轴电流分量的大小,判断出磁极极性,最后将判断出的磁极极性信息对之前获得的磁极位置初判值进行校正,最终得到转子初始位置角。
-
公开(公告)号:CN100464484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151101.4
申请日:2006-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26 , Y02P80/112
Abstract: 一种功率因数预校正电源,它涉及一种buck-boost型功率因数预校正电源。它解决了buck-boost电路输入极性和输出极性相反给其控制电路的实现所造成的困难。它的控制芯片的型号为MC33262或34262,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功率开关管的漏极,功率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控制芯片的脚7,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电流采样电阻的一端和控制芯片的脚4,电流采样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感的一端、三号电阻的一端,三号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四号电阻的一端和控制芯片的脚1,四号电阻通过二极管连接电感的另一端、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控制芯片的脚3连接正弦电压参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控制芯片的脚5连接555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550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64834.3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042 , G05D3/20
Abstract: 交流伺服系统中的高精度编码器串行通讯接口装置,它涉及一种交流伺服系统中控制芯片与位置编码器的通讯接口,以解决现有高精度编码器的串行输出方式存在的传输延迟较大、对串行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和芯片价格昂贵的问题。绝对式位置编码器的输出端与缓冲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缓冲电路的输出端与匹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接口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接口芯片的TXD输出端与伺服控制芯片的RXD输入端相连接,接口芯片的RXD输入端与伺服控制芯片的TXD输出端相连接,接口芯片的读写控制输入端与伺服控制芯片的读写控制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在硬件接口上省掉辅助通讯芯片,使伺服控制芯片与位置编码器之间直接进行串行通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