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267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46215.5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22
Abstract: 一种六价铬‑乙酸盐复合体系中六价铬的强化去除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化学还原法处理水中高浓度Cr(VI)的不足,所述方法为:调节含有六价铬和乙酸根的混合溶液初始pH;通过磁力搅拌方式,将NaBH4粉末快速分散于步骤一的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5min,六价铬得以一定程度的还原;停止搅拌后静置15min~24h,絮凝沉淀或沉淀过程完成。本发明通过向高浓度Cr(VI)中添加乙酸盐,减缓了NaBH4水解产OH‑速率,提高了NaBH4还原去除Cr(VI)的能力,利于提高Cr(VI)还原所需的初始反应pH,减少了酸使用量,从而节省了酸成本,NaBH4水解产OH‑使体系pH自然升高,无需要添加沉淀剂,即可实现TCr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819103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215440.7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70 , B01J23/745 , C01B3/06 , C02F101/22
Abstract: 一种催化NaBH4同步产氢、除Cr(Ⅵ)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Fe‑Al‑Si复合物的制备:将粉煤灰和HCl超声提取30mim,固液分离后,将粉煤灰浸出液中(Al+Fe)/Si摩尔比调至(6.5+0.3)/2.5;向粉煤灰浸出液中加入溶液,使得粉煤灰浸出液的pH为2.0~3.0;打开磁力搅拌,使用NaOH溶液调节pH为6~7,即得到絮状Fe‑Al‑Si复合物沉淀;多次洗涤絮状Fe‑Al‑Si复合物沉淀,直至滤液中无杂质离子,再经干燥、研磨即得到粉末状Fe‑Al‑Si复合物;将粉末状Fe‑Al‑Si复合物与NaBH4、含铬废水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本发明的优点是:Fe‑Al‑Si复合物的加入,有助于同时实现低温下同步催化NaBH4高效产H2及高效除Cr(Ⅵ)的目的,在30℃条件下,氢气转化率由32.04%提高到80.70%,CrT的去除率由46.72%升至98.96%。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7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846215.5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22
Abstract: 一种六价铬‑乙酸盐复合体系中六价铬的强化去除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化学还原法处理水中高浓度Cr(VI)的不足,所述方法为:调节含有六价铬和乙酸根的混合溶液初始pH;通过磁力搅拌方式,将NaBH4粉末快速分散于步骤一的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5min,六价铬得以一定程度的还原;停止搅拌后静置15min~24h,絮凝沉淀或沉淀过程完成。本发明通过向高浓度Cr(VI)中添加乙酸盐,减缓了NaBH4水解产OH‑速率,提高了NaBH4还原去除Cr(VI)的能力,利于提高Cr(VI)还原所需的初始反应pH,减少了酸使用量,从而节省了酸成本,NaBH4水解产OH‑使体系pH自然升高,无需要添加沉淀剂,即可实现TCr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1788830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10109400.8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23/24
Abstract: 数字式温度控制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温度控制电路在交流供电频率不稳定时出现的加热功率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它包括电源供电电路、数字微控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功率控制电路,它还包括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数字微控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相连,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的计数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计数控制输入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的温度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温度检测输入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的故障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故障检测输入端相连,数字微控电路的功率控制输出端与功率控制电路的功率控制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对温度的精确控制,用于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431161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144965.8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式升流式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它是由圆柱形有机玻璃管构成的,电池底部设置有进料口,顶部设置出水口,管壁上均匀地钻有以便质子和离子在阴阳极之间传递的孔洞,管内设置有填充作为电池阳极的颗粒活性碳的阳极区,阳极区的溶液体积为55mL,阳极内插入有将电子导出的碳棒,阴极由碳布紧裹在阳极区外侧构成,阴极的内表面涂一层C/Pt粉末,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铜线连接。本发明既具备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型的优点,并结合了上升流活性碳阳极和无膜空气阴极于一体的,可以使两电极间距离尽可能最小,同时,阳极采用普通的颗粒碳并且省略了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03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11163.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36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的氟修饰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穿流式水处理模式,它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电极表面产生的活性物种对污染选择性低及污染物扩散限制而带来降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氟修饰膜电极表面后增强的疏水性能,来提高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析氧电位,增加羟基自由基的产量及对污染物的选择性,并在穿流式运行模式下强化污染物向电极表面的传质,加速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耗。该方法主要通过控制反应电位及进水流量来驱动并控制反应进行,操作简单可靠,处理过程高效且无二次污染,适合进行规模化的水处理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03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1163.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36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的氟修饰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穿流式水处理模式,它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电极表面产生的活性物种对污染选择性低及污染物扩散限制而带来降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氟修饰膜电极表面后增强的疏水性能,来提高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析氧电位,增加羟基自由基的产量及对污染物的选择性,并在穿流式运行模式下强化污染物向电极表面的传质,加速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耗。该方法主要通过控制反应电位及进水流量来驱动并控制反应进行,操作简单可靠,处理过程高效且无二次污染,适合进行规模化的水处理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9273.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9 , C02F1/28 , B01J20/34 , C08F8/34 , C08F120/44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采用具有可控电吸附/脱附功能的智能吸附电极去除与回收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它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选择性差、容量小、难操控、洗脱难度大,资源无法回收等问题。本发明以硫、聚丙烯腈、亚氧化钛泡沫陶瓷为原料,通过简单制备流程,开发了一种具有可控电吸附/脱附功能的硫化聚丙烯腈@亚氧化钛泡沫陶瓷智能吸附电极。依赖于硫化聚丙烯腈中独特的二硫键/巯基可逆转化机制,通过精准调控电极电位,不仅可以实现选择性地去除重金属离子,从而保障了水质的安全性,还能能够轻松实现电极的再生,并在后续过程中有效地回收这些重金属,为资源再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发明适合进行规模化的水处理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8883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09400.8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23/24
Abstract: 数字式温度控制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温度控制电路在交流供电频率不稳定时出现的加热功率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它包括电源供电电路、数字微控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功率控制电路,它还包括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数字微控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相连,半周周波计数电路的计数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计数控制输入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的温度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温度检测输入端相连,温度检测电路的故障控制输出端与数字微控电路的故障检测输入端相连,数字微控电路的功率控制输出端与功率控制电路的功率控制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对温度的精确控制,用于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2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8482.3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1/40 , E02B15/04 , E02B15/10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际水动力条件下自然水体原位修复仿生涡流锚固过滤器及应用,它涉及自然水体原位修复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实际水动力条件下自然水体中的污染物修复效率低,无法解决流固耦合因素影响回收效果的问题,所述的过滤器由深海玻璃海绵空腔骨架和鞭毛型吸附剂组成。本发明的涡流锚定过滤器(VAF)学习并利用生物引导功能性涡流进行捕食的方式,在吸附剂附近引发小尺寸涡流实现强化传质,解决了高通量处理过程中伴随的传质效率低的问题。吸附剂附近的小尺寸涡流还起到能量耗散和转移的效果,将环境湍流能量转换为利于传质的旋流能量,避免了结构绕流带来的压力不均衡和高流体阻力问题。从而实现了传质‑流体力学稳定‑通过性三者的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