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121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2576.2
申请日:2015-01-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P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性复合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2用于甾醇制备甾醇酯的方法。磁性复合载体进行磷脂酶A2的固定化,赋予了固定化酶较强的磁响应性,从而可借助外部磁场从反应体系中快速简便回收固定化酶,提高酶的使用效率。另外,还可以有效改善酶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关键是磁性复合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2在甾醇制备甾醇酯的过程中其条件的确定,磁性复合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2的添加量为0.7g、植物甾醇为1.5g、水为0.007g、反应温度为75℃、时间为4.5h。按照最佳工艺参数试验,得到甾醇酯13.5g,磁性复合载体固定化磷脂酶回收率很高,重复使用10次后酶活力仍保留很高,证明了磁性复合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2用于甾醇酯的制备中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6094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8284.X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新型载体PVP-DB-171(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SiO2/Fe3O4的制备方法。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游离酶对反应环境敏感、无法回收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故将游离酶固定化在纳米级磁性载体PVP-DB-171/SiO2/Fe3O4。它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酶,具有操作稳定性,而且纳米级固定化酶在液相中分散均匀。并利用其磁响应性能达到固定化酶与反应介质完全分离的目的。最终得到的固定化酶活回收率为85%,重复使用10次相对酶活力保留在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2563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8779.4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1/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7/10 , A23L29/262 , A23L29/30 , A23V2002/00 , A23V2250/60 , A23V2250/51082
Abstract: 一种速食粟米粥,是为了解决粟米粥在制作过程中耗时,不易保存,粘稠度不易调控等问题而提出的通过加入α-淀粉酶水解淀粉,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调节粘度,加入糖来调节风味并且对加酶量,加CMC量,加糖量和米水比例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最终测定最佳配方为α-淀粉酶量为0.3‰,加入CMC量为0.4%,加入糖的量为6.0%。在最优条件下,重复3次试验,得出感官评价得分平均数93.8,并测定最优配方的理化指标:pH为7.0,可溶性固形物为8.0%。成品色呈浅黄色,不透明,粘稠度适中,质地均匀,无沉淀,口味微甜,滑顺。本专利确定了以粟米为主要原料研制的即食型城市早餐食品杯装粟米粥的配方,为粟米的高值化产品开发开辟一条新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0421286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98788.3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P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酶法使大豆油中生成维生素A的方法。以植物油为载体,强化VA,可避免因食入过量引起中毒,也可达到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由于人体不能直接合成VA,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可以将β-胡萝卜素裂解生成VA,大豆三级油中含有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即可利用此部分β-胡萝卜素在酶的催化下生成VA。所采用的酶是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该酶可以从动物体内提取,是生物酶因此对人体无危害。用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催化大豆油中的β-胡萝卜裂解生成VA,为生产VA强化大豆油开辟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20915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98042.2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B02B1/08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真空状态下调质糙米的方法,糙米真空调质技术是利用水、热作用和一定的浸润时间对糙米进行着水和浸润的综合处理。糙米调质在不改变原有碾米工艺、设备的基础上,在砻谷与碾米工序之间,谷糙分离后的净糙米进入头道碾米机前,即在原工艺中增加了糙米真空调质工序。以糙米(含水率12.5%)为原料,将糙米置于真空环境下调质,研究不同真空调质控制参数中真空调质时间、真空度、加湿量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进一步优化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真空调质参数为真空调质时间30min、真空度为40kPa、加湿量1.6%,此时整精米率约为72.54%。
-
公开(公告)号:CN10366263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74448.2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油脂运输设备断链的装置,以解决目前油脂浸出豆粕在刮板运输机中运输时,刮板机出现断链、跳链的现象,导致油脂浸出工厂生产安全系数较低,能源浪费较高的问题,旨在为油脂浸出豆粕运输——刮板运输机工艺创造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放断链、跳链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它包括下料装置、推进装置和防粘装置。下料装置2,由右至左设置在浸出器下料口下方处。推进装置4,设置在链条下方。防粘装置7,设置在刮板机头轮上。此刮板机可以运输多种豆粕,并且刮板机运输电流稳定在14~21A之间,不会出现跳链,断链等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浸出车间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62751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77193.X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浓香大豆油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油脂萃取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平铺于托盘中,置于真空烘箱中进行焙烤;(2)将焙烤后的大豆冷却至室温,然后粉碎、过筛得大豆粉,将大豆粉与蒸馏水混合形成混合液;(3)向混合液中先后加入纤维素酶、植物水解复合多糖酶和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得到酶解液;(4)将酶解液进行沸水浴加热灭酶,然后离心分离即得浓香大豆油;本发明原料来源天然,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方法,采用真空焙烤处理,避免了大豆与空气的接触,抑制了氢过氧化物的形成,所获得的大豆油酸价小于1mgKOH/g,并且气味浓郁,色泽红黄且无浑浊、透明度好,符合浓香大豆油质量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58951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2771.X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5/00
Abstract: 一种油脂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葡萄皮渣经水洗除杂后冷冻干燥,然后进行研磨、超微粉碎改性处理得到葡萄皮渣粉;(2)将葡萄皮渣粉先后用α-淀粉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处理,酶解后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3)将上清液透析得透析液,再将透析液冷冻干燥后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后进行酯化改性处理,然后中和、离心分离得上清液;(4)将上清液透析、醇沉后离心分离得沉淀,将沉淀冷冻干燥得到改性后的抗氧化膳食纤维,即为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本发明方法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安全,获得的抗氧化剂可单独或与其他抗氧化剂或助剂复配,广泛应用于油脂、脂肪食品、水产品以及煎炸食品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4566.3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C3/12
Abstract: 油脂氢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的不饱和双键与氢发生加成反应,从而改变油脂的各种物化性质,以满足生产需要。油脂氢化后饱和度增加,致使其氧化稳定性提高;同时,食用油脂氢化后,在色泽、气味、口感上往往得到显著的改善。经选择氢化的油脂一般可作为起酥油、人造奶油或代可可脂的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氢化反应器内,膜电极通电对水进行电解,可以生成氢离子和氧离子,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在反应器内定向的与大豆油接触,并对不饱和脂肪酸上不饱和键进行氢化,并且在热压后催化剂的催化接触条件下,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大豆油脂氢化反应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反式脂肪酸的生成,提高了氢化油脂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210356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081449.1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于殿宇 , 徐渐 , 张秋楠 , 张少明 , 王俊国 , 江连洲 , 胡立志 , 王立琦 , 齐颖 , 张佳宁 , 李越 , 王雪 , 李志平 , 时敏 , 孙立斌 , 景雪 , 解桂东 , 刘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还没有利用辛酸和玉米油在超临界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的问题。步骤实现:将辛酸、玉米油和脂肪酶置于高压釜中,超临界CO2状态下在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离心后即得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经气相分析,反应产物的脂肪酸组成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中链脂肪酸含量高达32.00%,增强了玉米油的功能特性。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的玉米油,可大大降低酶反应过程的传质阻力,提高酶反应速率,最重要的是控制了反式脂肪酸的生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