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载应力下抗SSCC性能优良L485MS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64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65872.2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加载应力下抗SSCC性能优良L485MS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该管线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 0.04%-0.06%、Si 0.15%-0.25%、Mn 1.61%-1.70%、Nb 0.066%-0.080%、Ti 0.008%-0.025%、Mo 0.12%-0.18%、Cr 0.15%-0.25%、Ni 0.10%-0.20%、Als 0.015%-0.045%、P≤0.010%、S≤0.001%、N≤0.004%、H≤0.0001%、O≤0.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制造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板坯清理—板坯加热-轧制-超快冷+层流冷却—卷取;应用本发明可满足日益升级的高应力加载下抗HIC和抗SSCC检验要求,-30℃下断口剪切面积≥95%;-40℃下夏比冲击功≥350J;符合当前酸性油气田开发趋势和需要,具备突出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种金属化合物层厚度的扫描电镜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8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56388.2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化合物层厚度的扫描电镜测量方法,包括:线切割获取包含化合物层的横截面,镶嵌后磨制抛光;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选取要测量的铜锡合金化合物层,选择背散射电子探头获得成分衬度像,调节图像对比度使得被测量对象与基体有明显差异;选择与金属化合物层厚度匹配的的放大倍数2500倍,在扫描速度28秒/帧时获得高清晰背散射电子图像;利用ImageJ软件对金属化合物层厚度进行定量精细测量。本发明的优点是:经过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出金属化合物层,计算出面积获得平均厚度的膜厚度测量方法,不仅得到精确的合金层厚度信息,还能够获得被测物体的标准差值,用来评价被测物体的均匀程度;该测量方法提高了准确,能够应用到检测分析实践中。

    一种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压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8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6256.2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压下量的方法,涉及材料热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对模拟试样进行热力模拟实验,获得模拟试样的流变应力曲线;S2、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分析,获得峰值应力,得到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函数;S3、通过临界点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S4、根据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函数和临界应变,建立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的数学模型;S5、根据所述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的数学模型得到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公式;S6、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转化为临界压下量。本发明通过有限次的模拟实验,建立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的数学模型,能够预测出不同变形条件下的临界压下量,提高实验效率。

    一种统一流变应力模型及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8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951010.3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统一流变应力模型及计算方法,通过单道次等温压缩热力模拟实验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将曲线分为两类:未发生动态再结晶型曲线,该过程材料只发生加工硬化和回复软化;发生动态再结晶型,此时流变应力会出现峰值,并能够确定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点,在该点之后继续变形即发生动态再结晶;获得加工硬化率θ与其对应的应力σ之间的关系曲线;建立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与特征点参数的关系,先找出特征点对应的应力和应变与参数Z的关系;采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即可得到相应的流变应力模型。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快速地计算出流变应力。

    一种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压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89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256256.2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压下量的方法,涉及材料热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对模拟试样进行热力模拟实验,获得模拟试样的流变应力曲线;S2、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分析,获得峰值应力,得到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函数;S3、通过临界点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S4、根据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函数和临界应变,建立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的数学模型;S5、根据所述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的数学模型得到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公式;S6、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转化为临界压下量。本发明通过有限次的模拟实验,建立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的数学模型,能够预测出不同变形条件下的临界压下量,提高实验效率。

    一种统一流变应力模型及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853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51010.3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统一流变应力模型及计算方法,通过单道次等温压缩热力模拟实验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将曲线分为两类:未发生动态再结晶型曲线,该过程材料只发生加工硬化和回复软化;发生动态再结晶型,此时流变应力会出现峰值,并能够确定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点,在该点之后继续变形即发生动态再结晶;获得加工硬化率θ与其对应的应力σ之间的关系曲线;建立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与特征点参数的关系,先找出特征点对应的应力和应变与参数Z的关系;采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即可得到相应的流变应力模型。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快速地计算出流变应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