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69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939842.2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及存储介质。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进行乘员舱的温度调节和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并且可以在车辆处于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工况下,可以选择冷媒通过不同的回路,以进行精确控制。在动力电池上设置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均可以与动力电池进行换热,使得热管理系统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第一电池换热回路和第二电池换热回路与动力电池换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同时使得冷媒通过第一电池换热回路和第二电池换热回路,通过两个换热回路对动力电池进行保温或降温的动作,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定工作。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20100.1

    申请日:2019-08-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该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引导表面和出风方向调节结构,引导表面包括能够产生康达效应的导风面,以使导风面能够对通过的主气流进行引导。出风方向调节结构包括具有辅助出风口的辅助风道,辅助出风口开设于导风面,以使从辅助出风口输出的气流将主气流推离导风面。通过的气流会被导风面粘附,使得该气流(称为主气流)沿着导风面流动,从辅助风道内流出的气流称为第三气流,该第三气流从开设于导风面上的辅助出风口流出,由于第三气流的干扰,主气流流经辅助出风口处时会提前脱离导风面,第三气流和主气流汇合成输送至乘员舱的总气流。

    车载空调出风组件、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69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129924.7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出风组件,包括气流切换装置、第一风口以及第二风口,气流切换装置被配置为根据车辆座舱的环境温度驱动车载空调通过第一风口和/或第二风口出风,其中,第二风口的出风范围大于第一风口。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空调出风组件能够利用气流切换装置通过在具有不同出风速率特性的第一风口以及第二风口之间进行切换来实现对车载空调出风的效果进行调节,降低车载空调出风对车内乘员造成的不适感,同时提高车辆座舱内空调制冷效果的均匀度。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69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655613.4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该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当工作模式对应的第一目标数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启动与工作模式对应的回油程序,该第一目标数据至少包括压缩机的工作时长和转速。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能够根据汽车空调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启动与该工作模式对应的回油程序,有助于汽车空调系统在各种工作模式下都能获得更好的回油效果,进而保证汽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69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287018.X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环境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包括车外温度和车内出风温度;若根据环境信息,确定环境温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车内出风温度调整车载空调的出风量。如此可以实现,通过限制目标环境类型下车载空调的初期风量档位,使得车载空调的控制更加智能化,进而提升车载空调的实用性和高温制冷及低温采暖初期人体舒适度。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88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626879.6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系统包括电加热装置和热泵,方法包括:获取空调系统的工作参数,空调系统的工作参数包括实际工作风温和预设的期望工作风温;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参数,控制电加热装置和热泵的工作状态。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对电加热装置和热泵工作状态的智能调节,解决相关技术中长时间的优先使用电加热装置进行供暖,所造成的电能消耗大的问题。

    车载空调控制方法、电子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269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963011.9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乘员的生理状态参数和环境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生理状态参数和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所述车载空调按照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以使车辆内的热环境与所述乘员的生理状态匹配。本申请可对采集到的乘员生理状态参数和环境参数进行处理,根据乘员在当前生理状态参数和环境参数下的舒适程度,控制所述车载空调按照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相比于机械地根据环境参数来确定车载空调的运行参数的方法,本申请能够根据乘员不同的生理状态确定乘员对车内热环境的不同需求,控制车载空调以根据不同乘员的生理需求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使车载空调能够满足乘员所需的舒适感。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7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820100.1

    申请日:2019-08-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该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引导表面和出风方向调节结构,引导表面包括能够产生康达效应的导风面,以使导风面能够对通过的主气流进行引导。出风方向调节结构包括具有辅助出风口的辅助风道,辅助出风口开设于导风面,以使从辅助出风口输出的气流将主气流推离导风面。通过的气流会被导风面粘附,使得该气流(称为主气流)沿着导风面流动,从辅助风道内流出的气流称为第三气流,该第三气流从开设于导风面上的辅助出风口流出,由于第三气流的干扰,主气流流经辅助出风口处时会提前脱离导风面,第三气流和主气流汇合成输送至乘员舱的总气流。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83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32131.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换热系统,电池包换热系统用于对电池包加热或冷却;热泵空调系统,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内冷凝器、车外冷凝器、换热器、第一四通阀和储液罐,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排气口和回气口均与第一四通阀连通,车内冷凝器和电池包换热系统均与第一四通阀的一端连通,车外冷凝器和换热器均与第一四通阀的再一端连通,车内冷凝器、车外冷凝器和换热器相互连通,储液罐和车内冷凝器串联设置。在车外冷凝器后增加储液罐,低温制热工况下,系统冷媒需求量较多,使储液罐中液态冷媒气化逸出至压缩机中参与制冷循环,配合压缩机补气可以提升热泵在极低温下的制热效果。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583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28145.5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行驶中的车辆在第一预定时长后的环境预测参数;根据环境预测参数确定车载空调的目标调节参数;根据目标调节参数控制车载空调进行调节,以在车辆行驶第一预定时长后,车载空调以与车辆在第一预定时长后的行驶环境相适应的参数运行。本申请可根据获取到的行驶中的车辆在一定时长后的环境预测参数确定车载空调的目标调节参数,并据此控制车载空调进行调节,车载空调因此能够在预定时长后以与行驶环境相适应的参数运行。提升车载空调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在车辆行驶环境发生改变时,不再需要用户对车载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行手动调节,优化驾驶环境,并提升了乘客在车内的舒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