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0853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24980.7
申请日:2014-12-27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异构数据融合文件中提取原始数据的方法,其流程为:S1:获取异构数据融合体文件及文件长度;S2:将文件以二进制方式读取并存储到文件内容字节数组中;申请一个字节数组为DataFlagArray,初始化数组使得每个数组元素为n;申请原文件内容字节数组,假设为FileDataArray;S3:获取各种异构数据体所存放的文件名、起始位置、长度;S4:对每一个异构数据体进行筛选;判断异构数据体是否在异构数据融合文件内,如为是,就在字节数组DataFlagArray中执行操作;S5:获取字节数组DataFlagArray中每一个元素DataFlag,判断DataFlag的数据是否等于n,如果等于n,则赋值给申请原文件内容字节数组中FileDataArray的对应位置;S6:成功获取原始数据。本发明具有原理简单、通用性强、可以简化操作、提高模块设计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222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315158.4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故障检测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列车启动时,在时长t内以T为周期采集列车速度Vi的集合;根据所述Vi计算得到加速度Ai的集合;获得列车启动时标准加速度AL;在所述Ai的集合中,计算Ai小于AL的数量X1与Ai大于AL的数量X2的比值,得到加速度比率Pj;若所述加速度比率Pj大于预置的加速度偏差阈值P,则发出告警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81457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175148.X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解锁控制方法,接触网隔离开关控制装置采集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锁定信号,如果无法获取该信号,或该信号标志为解锁状态,则接触网隔离开关断开状态保持死锁不变;如果锁定信号标志为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死锁状态,车顶活体检测无人状态,车顶通道门关闭,开始计时,不断采集锁定信号;如果锁定信号采集一定时间,未出现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解锁信号,隔离开关控制装置向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发送预备解锁信号;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收到该信号,中断死锁计时,变更为永久死锁状态;隔离开关控制装置收到永久死锁及确定信号后,立即解锁。本发明解决了接触网隔离开关安全解锁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150876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429936.0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轨枕检测的磁悬浮列车测速方法,步骤包括:1)将两个以上轨枕检测传感器按照指定间距依次布置在列车上;列车开始启动运行后,转入执行步骤2);2)获取当前列车运行的加速度,根据获取的加速度计算当前列车速度;3)判断当前列车速度是否处于预设的低速区,如果是,返回执行步骤2)以对低速区进行速度补偿,否则转入执行步骤4);4)实时接收各个轨枕检测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计算当前列车速度;返回执行步骤3),直至列车停止运行。本发明基于轨枕检测实现磁悬浮列车速度的检测,同时能够对低速区速度进行补偿,具有实现方法简单、非低速区以及低速区均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921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50438.5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7/06 , B60L1/003 , H02P220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牵引变流器,包括:柜体,和位于柜体内的预充电电路、直流电路、牵引逆变器、充电机、直流风机和逆变控制模块;所述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牵引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牵引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机负载;所述充电机集成于牵引变流器中,所述充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接触器与所述直流电路相连接,所述充电机由所述直流电路供电,所述充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直流风机的输入端通过第二接触器与所述直流电路相连接;所述逆变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牵引逆变器、所述充电机和所述预充电电路相连接。降低了牵引变流器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能够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13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79555.2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动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制动指令,所述制动指令包括:制动力大小;判断当前电制动力是否满足所述制动指令的制动力大小要求;如果当前电制动力不能满足所述制动力大小的要求,根据所述制动指令在悬浮间隙允许的范围内调整悬浮间隙。由于悬浮间隙的大小影响电制动力的大小,所以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调节电制动力,以减少机械制动片摩擦,降低机械制动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强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8145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5148.X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解锁控制方法,接触网隔离开关控制装置采集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锁定信号,如果无法获取该信号,或该信号标志为解锁状态,则接触网隔离开关断开状态保持死锁不变;如果锁定信号标志为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死锁状态,车顶活体检测无人状态,车顶通道门关闭,开始计时,不断采集锁定信号;如果锁定信号采集一定时间,未出现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解锁信号,隔离开关控制装置向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发送预备解锁信号;车顶通道门控制装置收到该信号,中断死锁计时,变更为永久死锁状态;隔离开关控制装置收到永久死锁及确定信号后,立即解锁。本发明解决了接触网隔离开关安全解锁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231664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172262.1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悬浮系统的悬浮电流;判断所述悬浮电流是否大于额定值;当所述悬浮电流大于额定值时,减小直线牵引电动机的牵引力,通过减小牵引力的大小引起直线电机的法向力的减小,进而引起悬浮系统的悬浮力的减小,通过悬浮力的减小实现悬浮电流减小。该方法通过优化控制直线牵引电机运行时的牵引力,合理降低直线电机法向力,减小悬浮系统的悬浮力,从而降低悬浮系统的能耗,避免悬浮系统过流,保证悬浮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以增强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6060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50413.2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牵引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牵引控制装置接收到司机控制器发出的牵引指令时,牵引控制装置根据牵引指令产生初始牵引力;当初始牵引力上升至预设最大值后,分别计算列车整车合力和加速度;对加速度进行计算,获取与加速度相对应的等效加速度;获取列车载荷值,以依据列车载荷值实现对列车牵引力/电制动力的补偿;列车载荷值为通过整车合力与等效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获得的。与现有技术中无法提供列车当前实际载荷信息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牵引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实现了对列车载荷值的在线估算,进而实现了列车牵引力/电制动力分配时的载荷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30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2019.0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K41/0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轨交通直线牵引电机,包括初级和次级,初级包括铁心,和,对称嵌设于所述铁心的铁心槽内的三相绕组;三相绕组包括主绕组和辅助绕组;辅助绕组的三相线圈分别与电容并联后,再分别与主绕组的三相线圈并联;主绕组设于铁心槽内的上部,辅助绕组设于铁心槽内的下部;辅助绕组设于铁芯的铁心槽的槽位超前于主绕组一个槽位;电容的电容量设定为可以使辅助绕组电流比所述主绕组电流的相位超前预设角度。本申请中,当初级主绕组接三相交流电源时,在辅助绕组中产生超前电流以提供轮轨交通直线牵引电机所需的无功电流,进而减少了对电网中无功电流的吸收,达到了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牵引系统的输出电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