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9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1832.3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9D1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原位热激活离子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一种绿色原位热激活离子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前驱体进行研磨,所述前驱体为非金属单质的含铜前驱体、含银前驱体、含镍前驱体、含钴前驱体或/和含金前驱体;步骤二:将研磨后的前驱体和第一溶剂混合制成原位热激活离子油墨,其中,所述第一溶剂为具有还原性的溶剂,所述第一溶剂在常温下不与所述前驱体反应。所提出的制备方法在常温下通过混合制备即可,无需进行微米/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也无需引入常规制备油墨时的树脂或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避免高温下难以去除的有机物杂质,且大大缩短制备时间,更加便捷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5399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0782312.2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L21/768 , H05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电路中的微孔填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金属作为填充材料,将部分金属伸入设置在基板上的微孔中;(2)在可控气氛下,将金属熔融和/或熔断,熔化后的金属通过毛细现象填充微孔;(3)对已填充的微孔表面进行抛光;(4)对基板进行图形电镀,使得基板上各个微孔互连,形成线路层,从而获得带有线路层的载板。该工艺能够实现大深颈比的微孔填充,并且不会发生孔洞与夹口填充等缺陷,另外,该工艺中的填孔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26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7412.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23K35/40 , B23K35/00 , B22F9/24 , B82Y40/00 , B23K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烧结的金属焊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盐、烧结助剂和还原剂加入溶剂中,反应后得到低温烧结金属悬浊液;其中,所述低温烧结金属悬浊液含有金属纳米颗粒,且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烧结温度>300℃;B.将低温烧结金属悬浊液在真空环境下浓缩后,得到低温烧结的金属焊膏;其中,所述低温烧结的金属焊膏的烧结温度为130~240℃。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温烧结的金属焊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性强,通过向配方中添加烧结助剂,令得到的金属焊膏在实现低温烧结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和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88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9230.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01J19/00 , H01L21/603 , B01J19/10 , B01J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膏体的液相反应循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反应物容器、第二反应物容器、液体补充通道、加热超声装置、机械搅拌装置、第一液体输送管路、第二液体输送管路、第三液体输送管路、流量控制阀、双向泵送装置、反应装置和离心装置;本发明中,加热超声装置用于反应液的水浴加热和超声分散,机械搅拌装置用于原料和溶剂的充分溶解,双向泵送装置用于提供液体双向运输的动力,离心装置用于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液体输送管路用于液体的输送,液体补充通道用于将液体补充至反应物容器。本发明能实现反应液的循环利用,使一次加入的反应液能进行多次反应,提高反应液的利用率,提高金属膏体的产率,实现降本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1337239.4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热收缩的纳米金属过孔互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张紧装置,使得基板处于拉应力的状态;(2)将纳米金属颗粒填充到基板的通孔中,直到纳米金属颗粒充满整个通孔;(3)在可控气体下,对基板进行升温烧结;在烧结的过程中,通过张紧装置使得拉应力逐渐减小,基板逐渐收缩,对通孔中的纳米金属颗粒进行挤压;(4)对填充完成的基板表面进行打磨或者抛光处理。该方法该热收缩的条件下,对纳米金属进行挤压,使得填充的纳米金属颗粒具有较高的致密性,减少了填孔中加工缺陷,使得纳米金属结构稳定,提高了纳米金属的导电与导热性能;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效率更高,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612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80479.6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米压印的埋入式精细线路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的选定面上均匀涂覆形成一层材料胶层;S2、根据导电线路的设计图案制备压印模块;S3、利用微纳米压印方式,将压印模块精确对准并压合到基板上的材料胶层上,并在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下,使材料胶层发生形变和固化,形成带有导电线路图案的稳定结构;S4、去除压印模块并对带有导电线路图案的稳定结构进行后续处理,形成埋入式导电线路。本发明能解决传统线路成型技术制备出的线路板存在可靠性和散热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299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934183.9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公开了一种基于橡胶包覆层的玻璃打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加工玻璃浸没于橡胶溶液中,然后通过静置和/或加热使橡胶固化,在待加工玻璃的外表面形成包覆层,包覆层完全包覆待加工玻璃的外表面;S2)按照加工需要的形状和尺寸,采用刀具切除待加工玻璃的待开孔区域的包覆层,再用超声波刻刀冲击该待开孔区域的玻璃表面,形成预制沟槽;S3)在预制沟槽中滴加蚀刻液的同时,使用超声波刻刀冲击预制沟槽以形成蚀孔,随着超声波刻刀的冲击时间的延长,所述蚀孔逐步深入待加工玻璃的内部,直至所述蚀孔贯穿待加工玻璃;包覆层可吸收超声波的能量,减少非打孔区域的玻璃吸收的超声波能量,保护待加工玻璃免于破裂。
-
公开(公告)号:CN1169399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4631.X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元件的金属丝线路制造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至少两排线路固定装置、可移动工作平台、加热装置、切割装置以及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可移动工作平台,用于搭载目标基板进行移动和旋转;用于固定和牵引移动一根或多根金属丝;加热装置设置于可移动工作平台的上方,用于对金属丝及其表面的粘接剂进行加热,使金属丝固化在目标基板上形成线路板;切割装置相对设置于可移动工作平台的一侧,且与线路固定装置平行设置;切割装置可自由移动,用于对固化后的线路板进行切割;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用于对线路固定装置、可移动工作平台、加热装置及切割装置进行耦合联动控制。本发明金属丝线路制造效率高及制造成品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3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53362.4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图案化加工方法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基板进行处理,使基板形成带电图案,并根据带电图案确定待加工区域;步骤S2、制备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纳米颗粒的原料包括金属,且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20nm;步骤S3、将步骤S1的基板放置于沉积腔,通过沉积助气带动步骤S2的纳米颗粒进入所述沉积腔,并沉积至步骤S1的待加工区域,获得沉积图案。本方案提出的一种纳米颗粒图案化加工方法,将基板进行图案化处理后形成带电图案,令制备的纳米颗粒精确沉积于其上,获得沉积图案,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精度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364775.3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金属颗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尺寸纳米金属颗粒及其制备系统、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多尺寸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系统,包括气流控制装置、纳米材料制备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纳米材料制备装置包括烧蚀反应容器、电源和两个电极,所述烧蚀反应容器的内壁相对地设置有两个所述电极,两个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电连接;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包括惰性气源、进气管路、进气阀门、回收管路、回收阀门和出气管路。所述多尺寸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系统,能够批量制备不同尺寸的纳米金属颗粒,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目前需要单独制备不同尺寸的纳米金属颗粒再将其混合,导致出现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