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592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72200.X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瞬态工况排放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柴油机瞬态工况烟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它由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压气机、与压气机同轴相连的涡轮机、进气中冷器、设置在输出轴上的高响应转速传感器和高响应扭矩传感器、设置在气缸体上的缸压传感器,ECU电控单元、电荷放大器、设有CA50计算程序的单片机、设置在发动机飞轮上的曲轴位置传感器组成;基于该系统,以烟度和CA50(柴油燃烧50%质量分数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控制目标,采用三段折线加载策略调整供油速率实现加载率的变化,同时实现降低柴油机瞬态工况烟度和提高发动机扭矩响应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两者不可兼顾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15309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70396.6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37/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全工况可调的两级增压系统,该系统在现有两级增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低压涡轮和压气机旁通控制阀及相应的旁通管路,可以比现有的两级增压系统能多实现单级高压级涡轮增压和无增压的两种进气状态,从而实现内燃机进气方式的全程柔性调节,尤其是当内燃机处于怠速或小负荷工况或需要后处理器迅速到达起燃温度时,使该系统工作在无增压的进气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内燃机在低负荷和怠速工况的燃油经济性以及内燃机的排放性能;或者排气流量比较小的时候选择利用高压级涡轮增压器且关闭低压级涡轮增压器,使涡轮增压器工作在高效率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52882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502476.0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5/05
Abstract: 内燃机瞬态工况性能评价方法属于内燃机性能评价领域,本发明是利用“滞后系数”这一评价指标,评价瞬变过程中内燃机性能参数相对供油响应发生延迟的程度;利用“劣变系数”评价瞬变过程中内燃机性能参数发生恶化的程度;最后利用“瞬变总量”及“瞬变平均值评价内燃机整个瞬变过程的综合性能。因此,本发明能对内燃机的瞬变性能以及不同优化控制策略的优劣情况做出清晰、全面和准确的判断,将在我国内燃机研发,瞬态性能优化,相关领域科研成果鉴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72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2004.2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D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燃机瞬态工况的EGR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开发需要,确定烟度控制的上极限值、烟度上下限控制区域(烟度上极限值>烟度控制区域上限值>烟度控制区域下限值)以及高低瞬变率的界限;在内燃机瞬变的起始阶段,由于烟度值较低,可以采用较大的EGR率,对应于较大的EGR阀档位;随着瞬变过程的发展,烟度开始上升,当达到烟度上限值时,随之减小EGR阀档位,烟度随之降低,直至EGR阀完全关闭;在瞬变过程的后半段,烟度开始从峰值回落且低于烟度下限控制区,此时,在保证烟度在不超过烟度上限控制区时,逐级加大EGR阀档位,以达到优化NOx排放的目的。本发明能在有效控制内燃机瞬态工况下碳烟排放的同时,尽量降低了NOx有害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13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8848.2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基于相变控温的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相变率传感器、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箱、集电极、电能储存器、控制阀、温差发电片组、相变储能室、强化导热装置、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温差发电片;其中控制器通过接收相变率传感器、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和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对控制阀实施控制,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可控;本发明利用控制器对控制阀的控制可以保证在低品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相变材料能保持一个可控的温度,同时在温差发电片组热源侧的相变储能室上连接强化导热装置,可以使相变材料向温差发电片组快速的放热,最大效率的利用低品质热源中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925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172200.X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瞬态工况排放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柴油机瞬态工况烟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它由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压气机、与压气机同轴相连的涡轮机、进气中冷器、设置在输出轴上的高响应转速传感器和高响应扭矩传感器、设置在气缸体上的缸压传感器,ECU电控单元、电荷放大器、设有CA50计算程序的单片机、设置在发动机飞轮上的曲轴位置传感器组成;基于该系统,以烟度和CA50(柴油燃烧50%质量分数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控制目标,采用三段折线加载策略调整供油速率实现加载率的变化,同时实现降低柴油机瞬态工况烟度和提高发动机扭矩响应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两者不可兼顾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6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61951.X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D21/08
Abstract: 本发明内燃机瞬态工况的EGR控制系统,属于内燃机瞬态工况排放控制领域,在现有EGR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高速转速传感器、高速扭矩传感器、4个高响应电控EGR阀以及具有烟度控制MAP的电控单元ECU,所述的四个高响应电控EGR阀通过管路并连在过滤器的出口和进气三通管的一个进口上,所述的电控单元ECU分别与内燃机、高响应转速传感器、高响应扭矩传感器以及四个高响应电控EGR阀电连接。本发明系统能在有效控制内燃机瞬态工况下碳烟排放的同时,尽量降低了NOx的排放,减少了内燃机的有害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13312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80160.7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级增压内燃机的泄压-补气系统。该系统能在进气压力大于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时,打开泄压单向控制阀,使需要泄压的多余增压气体经过气-气增压装置进一步增压后,储存在储气瓶中,从而控制进气压力不超过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以避免内燃机的最大缸压超过其最大缸压限;当内燃机处于瞬态工况且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达到所设定的使用压力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通过补气单向控制阀流入内燃机中燃烧。因此,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两级增压内燃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缸压超标的问题,另一方面优化了内燃机的瞬态性能,同时提高了排气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6352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05189.5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一种燃油中加入双氧水的控制系统,包括柴油机(1)、排气管(2)、燃油喷嘴(4)、ECU(5)、燃油箱(11)、高压共轨(1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双氧水储存箱(7)及控制系统,所述的双氧水储存箱(7)依次通过电磁阀(13)及双氧水流量计(16)连接在燃油管路(10)上,在所述的排气管(2)分别连接有NOx传感器(3)及烟度计(19),NOx传感器(3)及烟度计(19)采集的信号反馈给ECU(5),ECU(5)通过电磁阀控制器(6)控制电磁阀(13),用于控制双氧水的加入量。燃油中添加双氧水,由于双氧水的挥发作用,既能够通过降低缸内的最高温度来控制NOx的生成,双氧水挥发出来的氧气和微爆效应对油气混合的改善又能控制PM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64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61951.X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D21/08
Abstract: 本发明内燃机瞬态工况的EGR控制系统,属于内燃机瞬态工况排放控制领域,在现有EGR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高速转速传感器、高速扭矩传感器、4个高响应电控EGR阀以及具有烟度控制MAP的电控单元ECU,所述的四个高响应电控EGR阀通过管路并连在过滤器的出口和进气三通管的一个进口上,所述的电控单元ECU分别与内燃机、高响应转速传感器、高响应扭矩传感器以及四个高响应电控EGR阀电连接。本发明系统能在有效控制内燃机瞬态工况下碳烟排放的同时,尽量降低了NOx的排放,减少了内燃机的有害物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