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4671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1620372.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降解镁合金植入物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的镁合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镁合金的裸露表面用碱液处理后与含有Si(OH)4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溶液在超声环境下进行涂层包覆反应后得到镁合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所述涂层是由大量纳米竹叶状羟基磷灰石紧密相互交错而成。本发明的涂层具有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具有良好的长期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46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620372.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降解镁合金植入物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的镁合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镁合金的裸露表面用碱液处理后与含有Si(OH)4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溶液在超声环境下进行涂层包覆反应后得到镁合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所述涂层是由大量纳米竹叶状羟基磷灰石紧密相互交错而成。本发明的涂层具有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具有良好的长期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8595.0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鞍钢基石矿业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岩石竖井的周边炮孔的钻孔角度确定方法,涉及矿井技术领域,为了提升施工作业时的进度和安全性。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模板件壁厚、断高高度、周边炮孔的预设深度、以及周边炮孔的预设孔底位置,确定钻杆的钻孔角度;其中,模板件嵌设于竖井内,断高高度为其底部与岩石竖井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周边炮孔是从底部向着远离岩石竖井的顶部的方向施工的钻孔,钻孔角度为钻杆相对于竖井轴线的倾斜角度,周边炮孔的孔底位置是周边炮孔的孔底与岩石竖井的井壁之间的距离;基于钻孔角度、模板件壁厚、以及断高高度,确定钻头在岩石竖井的底部的预设落点;根据预设落点以及钻孔角度,施工周边炮孔。本发明适用于岩石竖井掘进的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217344.4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轧汽车钢技术领域,发明了一种2000MPa级超高强韧轮辐用热轧热成形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化学成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41%~0.45%,Si:0.40%~0.48%,Mn:1.06%~1.26%,Cr:2.55%~3.05%,P≤0.01%,S≤0.005%,RE:0.05%~0.15%,Nb:0.04%~0.05%或V:0.10%~0.15%或Nb+V:0.04%~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分为两步成形,首先将热轧钢板进行预先冷冲压成形,然后在热冲压模具内进行最终热成形,从而保证车轮零件尺寸具有高精度。本发明车轮用热成形钢厚度为6.0mm~15mm,其微观组织为马氏体(体积分数为90%~98%)+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2%~10%),其抗拉强度>2000MPa,屈服强度>1200MPa,总延伸率>7.0%。
-
公开(公告)号:CN114743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66720.7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一种预测焊丝钢中TiN夹杂物析出的方法,包括收集钢种成分;计算钢液1873K时,Ti、N的活度系数;根据启普曼‑科里甘公式及准正规溶液理论计算在不同温度下的Ti、N的活度系数;基于Wagner模型,依据钢液成分计算出TiN的析出热力学条件;根据计算出的温度与钢液的液相线温度T液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会析出TiN。该方法首先收集目标钢种的成分,然后通过计算得到钢液中TiN的析出条件,建立焊丝钢冶炼过程中TiN夹杂物析出的数学模型,最后对析出进行预测。本发明提供的焊丝钢冶炼过程中TiN夹杂物析出的预测方法,为控制钢中TiN的析出和提高钢水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焊丝钢生产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9805.3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 C23C2/06 , C23C2/40 , C23C2/28 , C21D6/00 , C21D6/02 , C21D11/00 , B21B37/74
Abstract: 一种1500MPa级高成形性合金化热镀锌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镀锌高强度汽车用钢技术领域。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1%~0.24%,Si:0.71%~0.80%,Mn:2.66%~2.85%,Alt:0.91%~1.10%,Cr:0.71%~1.10%,Mo:0.21%~0.35%,Nb:0.041%~0.085%,Ti:0.051%~0.095%,B:0.003~0.005%,P:0.035~0.070%,S≤0.004%,N≤0.0025%,且Si+Al:1.62%~1.90%,Cr+Mo:0.92%~1.4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添加Cr、Mo、Nb、Ti、B和P等元素及控制工艺参数可显著细化晶粒,通过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提高双相钢的强度,通过C、Mn、Si、Al元素的加入引入残余奥氏体提高成形性,通过铁素体和马氏体晶粒超细化并且分布均匀,形成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纳米尺度的第二相粒子,改善双相钢的氢脆敏感性。本发明生产的高成形性合金化热镀锌双相钢抗拉强度≥1510MPa,屈服强度≥805MPa,断后伸长率≥8.0%。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89125.X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6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 B21B15/00
Abstract: 一种具有优异扩孔性能的800MPa级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及制备方法,属于汽车板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其成分为:C:0.11%~0.14%,Si≤0.04%,Mn:1.10%~1.40%,Nb:0.06~0.08%,Ti:0.11%~0.13%,Mo:0.25~0.30%,Al:0.02%~0.06%,S≤0.002%,P≤0.008%,N≤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冷轧、退火以及平整,所述热轧工序中,卷取温度为400~480℃,有效抑制析出相在该阶段的析出,并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充分析出,形成细小弥散的第二相粒子。本发明通过Nb、Ti、Mo复合添加成分设计,匹配合理的热轧及退火工艺,充分发挥第二相粒子的细晶强化及析出强化作用,大幅度提高产品强度,获得了表面质量优良、力学性能稳定并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高强度低合金钢,其扩孔性能显著提升,扩孔率可达5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110144613.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7/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去除镁铝尖晶石夹杂物的精炼渣系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建立镁铝尖晶石夹杂物运动模型,获得镁铝尖晶石夹杂物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判断镁铝尖晶石夹杂物所处状态;计算不同尺寸夹杂物去除应满足的精炼渣系的粘度和界面特性条件;绘制去除优势区图;根据钢种要求获得钢材中未去除夹杂物最大尺寸,并根据去除优势区图选取目标渣粘度及表面张力系数;根据目标渣粘度和所述表面张力系数分别计算得到第一精炼渣系成分组成和第二精炼渣系成分组成,取其交集确定目标精炼渣系成分组成。本申请提供的设计方法,能够获得高效去除夹杂物的渣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4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06834.5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锰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20%~0.45%,Mn:3.0%~6.0%,Si:1.0%~4.0%,Al:0.5%~3.0%,其中1.5%≤Al+Si≤5.5%,P≤0.01%,S≤0.02%,Nb:0%~0.05%,V:0%~0.05%,Ti:0%~0.05%,其中0%≤Nb+V+Ti≤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时采用淬火回火工艺,通过调节临界区奥氏体化TIA温度,空冷或者水冷至室温RT,随后利用回火处理完成碳配分步骤。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出的中锰超高强度钢抗拉强度可达1150~1950MPa,最高强塑积可达40G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979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44136.X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度车轮钢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初始钢坯,所述初始钢坯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45%~0.055%,Si≤0.03%,Al:0.30%~0.50%,Mn:1.60%~1.80%,Ti:0.05%~0.07%,Nb:0.010%~0.015%,V:0.02%~0.04%,Y:0.003%~0.025%,S:≤0.002%,P:≤0.008%,N:≤0.0016%,Fe:bal;对初始钢坯进行多次热轧处理,得到热轧板,热轧处理包括粗轧和精轧,粗轧的终轧温度大于精轧的开轧温度;对热轧板以第一冷速冷却至第一温度,得到第一钢板;对第一钢板以第二冷速冷却至第二温度,得到第二钢板;对第二钢板以第三冷速冷却至卷取温度,得到第三钢板,所述第一冷速和所述第三冷速均大于第二冷速;对所述第三钢板卷取后得到第一钢卷;对所述第一钢卷进行酸洗平整处理,得到所述高强度车轮钢。本发明还公开了高强度车轮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