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1602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73771.1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药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该配药机器人包括机架及外壳模块、药架及药品传送模块、打印模块、激光扫描模块、机器视觉模块、夹持机械手、注射机械手、药品消毒模块、药品开启模块、药品称重模块及废物处理模块;机架及外壳模块,用于形成密封的配药空腔,并控制配药空腔的配药环境,机架及外壳模块具有药品放置门;药架及药品传送模块,用于输送药品;打印模块,用于打印配药信息记录单及标签;激光扫描模块,主要用于扫描药架及药品传送模块上的药品;机器视觉模块,主要用于获取药品的形状参数;夹持机械手,主要用于夹持药品并在各个模块间协调操作。上述的配药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提高了配药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配药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09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05776.1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变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晶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钨粉末和1wt%-8wt%第二相金属纳米颗粒粉末掺杂混合,经高能球磨后,进行超高压通电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1200℃,烧结时间为1-6h,烧结压强为2-13GPa,升温速率为50-200℃/min,降温速率为50-200℃/min,即可制备具超高硬度的平均晶粒尺寸为9-14nm的纳米晶钨合金。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控制烧结过程中钨晶粒的长大,这种控制作用其一在于掺杂第二相颗粒为纳米颗粒;其二在于烧结方式和烧结参数的设置,本发明首次采用了超高压通电烧结技术,超高压加载及低温烧结可以有效抑制晶粒的长大,从而成功制备出纳米晶钨基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4788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17741.3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51/08 , A61K49/04 , C07D255/02 , A61K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51/08 , A61K49/04 , C07D25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异性结合的多肽衍生物,所述检测试剂能够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发脑卒中的风险程度。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06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10146674.4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D473/34 , C07D473/18 , C07D405/04 , C07F9/6561 , C07F9/6558 , C07H21/04 , C07H21/02 , C07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异核苷化合物或其亚磷酰胺衍生物,该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提高经过其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基因沉默效率,并且还能够保持该寡核苷酸的酶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类异核苷化合物或其亚磷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寡核苷酸5’端磷酸化的固相合成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修饰寡核苷酸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6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36076.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河北省华科减隔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 , 丰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时代玄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支座及包括其的桥梁质量监控系统,智能支座包括上支座板、球冠衬板和下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包括滑座和底座,所述上支座板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位移测量组件,所述支座上设置转角传感器。本发明以上方案中的智能支座能够自我监测,实时监控支座的工作状态,包括:竖向承载力传感器检测的竖向承载压力、位移测量组件检测的水平位移以及转角传感器检测的转角等数据。当智能支座采集到上述状态数据后,可以统一发送给监控主机以供监控主机对支座是否异常进行判定,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支座所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1
申请号:CN201910505776.1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变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晶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钨粉末和1wt%‑8wt%第二相金属纳米颗粒粉末掺杂混合,经高能球磨后,进行超高压通电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1200℃,烧结时间为1‑6h,烧结压强为2‑13GPa,升温速率为50‑200℃/min,降温速率为50‑200℃/min,即可制备具超高硬度的平均晶粒尺寸为9‑14nm的纳米晶钨合金。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控制烧结过程中钨晶粒的长大,这种控制作用其一在于掺杂第二相颗粒为纳米颗粒;其二在于烧结方式和烧结参数的设置,本发明首次采用了超高压通电烧结技术,超高压加载及低温烧结可以有效抑制晶粒的长大,从而成功制备出纳米晶钨基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716028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73771.1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药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该配药机器人包括机架及外壳模块、药架及药品传送模块、打印模块、激光扫描模块、机器视觉模块、夹持机械手、注射机械手、药品消毒模块、药品开启模块、药品称重模块及废物处理模块;机架及外壳模块,用于形成密封的配药空腔,并控制配药空腔的配药环境,机架及外壳模块具有药品放置门;药架及药品传送模块,用于输送药品;打印模块,用于打印配药信息记录单及标签;激光扫描模块,主要用于扫描药架及药品传送模块上的药品;机器视觉模块,主要用于获取药品的形状参数;夹持机械手,主要用于夹持药品并在各个模块间协调操作。上述的配药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提高了配药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配药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065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146674.4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D473/34 , C07D473/18 , C07D405/04 , C07F9/6561 , C07F9/6558 , C07H21/04 , C07H21/02 , C07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异核苷化合物或其亚磷酰胺衍生物,该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提高经过其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基因沉默效率,并且还能够保持该寡核苷酸的酶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类异核苷化合物或其亚磷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寡核苷酸5’端磷酸化的固相合成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修饰寡核苷酸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7881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217741.3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51/08 , A61K49/04 , C07D255/02 , A61K1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异性结合的多肽衍生物,所述检测试剂能够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发脑卒中的风险程度。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220459462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1424265.5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5/00
Abstract: 在医疗穿戴设备领域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抑制手臂震颤的穿戴装置,包括柔性手环和非线性抑振组件;柔性手环的外壁环周均匀分布设置四个非线性抑振组件;非线性抑振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柔性手环上;非线性抑振组件通过靶向能量传递机制捕获振动能量并将捕获的振动能量进行消耗。利用自身的强非线性刚度与主振系的自振频率形成共振捕获行为,以靶向能量传递的方式将主振系的能量转移到NES中,并通过阻尼进行耗散,且大部分能量不会从NES中回到主振系,实现了能量的单向传递,从而实现手臂防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