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97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23194.4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模型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队列,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风险评估模型,将通过严格质量控制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套索算法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分别建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风险评估模型,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测试集,对模型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得出最优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风险评估模型,并识别最重要的差异甲基化基因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DNA甲基化标志物,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早期诊断和识别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56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25623.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部位识别针极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对输入系统的原始肌电信号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第二步,对预处理后的针极肌电图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后的特征级联构成特征向量;第三步,对某一部位的针极肌电图特征数据,输入到集成分类器中,进行集成学习,采用加权集成策略,实现对多个分类器的输出结果进行集成学习,实现对每个个体所有样本数据的预测输出;第四步,在分类阶段,将多个分类器的预测概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概率,以0.5为阈值判断患病与否,从而实现对肌电信号进行分类;其中,wi为每个分类器的概率权重。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7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23194.4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模型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队列,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风险评估模型,将通过严格质量控制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套索算法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分别建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风险评估模型,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测试集,对模型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得出最优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风险评估模型,并识别最重要的差异甲基化基因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DNA甲基化标志物,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早期诊断和识别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525623.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部位识别针极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对输入系统的原始肌电信号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第二步,对预处理后的针极肌电图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后的特征级联构成特征向量;第三步,对某一部位的针极肌电图特征数据,输入到集成分类器中,进行集成学习,采用加权集成策略,实现对多个分类器的输出结果进行集成学习,实现对每个个体所有样本数据的预测输出;第四步,在分类阶段,将多个分类器的预测概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概率,以0.5为阈值判断患病与否,从而实现对肌电信号进行分类;其中,wi为每个分类器的概率权重。
-
公开(公告)号:CN220459462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1424265.5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5/00
Abstract: 在医疗穿戴设备领域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抑制手臂震颤的穿戴装置,包括柔性手环和非线性抑振组件;柔性手环的外壁环周均匀分布设置四个非线性抑振组件;非线性抑振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柔性手环上;非线性抑振组件通过靶向能量传递机制捕获振动能量并将捕获的振动能量进行消耗。利用自身的强非线性刚度与主振系的自振频率形成共振捕获行为,以靶向能量传递的方式将主振系的能量转移到NES中,并通过阻尼进行耗散,且大部分能量不会从NES中回到主振系,实现了能量的单向传递,从而实现手臂防颤。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48982.7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和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臂病理性震颤模拟系统,包括机械系统、激励系统、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所述机械系统包括上臂框架及前臂框架,所述上臂框架及前臂框架之间相互活动连接;所述激励系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臂框架与所述前臂框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配重杆;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械系统与所述激励系统的运动;所述检测系统采集所述机械系统中震颤模拟数据进行分析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肩关节和肘关节的同步运动,可以模拟手臂在平面内的任意初始姿态,相比于传统震颤模拟机器人,拟人手臂效果更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