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1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110064318.6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力 , 刘建友 , 吕刚 , 岳岭 , 于晨昀 , 王婷 , 刘方 , 答子虔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蒋小锐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树根式隧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隧道仰拱、外层环向钢筋、连接板、排水管、第一连接杆和抗拔锚杆,通过在隧道仰拱正下方设置排水管,然后第一连接杆将排水管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最后将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外层环向钢筋上,排水管上方设置有预留接头,可以连接第一连接杆,排水管给外层环向钢筋一个向下的拉力,导致外层环向钢筋也给隧道仰拱一个向下的压力,而且本发明使用了抗拔锚杆,也给与外层环向钢筋一个向下的拉力,进而防止隧底由于软岩或者膨胀岩而出现隆起,将排水管设置在隧道仰拱以下,将侧沟的水导入排水管内,快速排出污水,减少发生隧道隆起的概率,防止发生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90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212359.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盲管的清理装置及方法。其中的方法包括:在安装隧道的排水盲管时,预先牵引件放置在排水盲管中,使得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从排水盲管的两端伸出,并通过牵引件的挂接部件挂接在排水盲管两端的外部固定物上;当需要对排水盲管进行清理时,将牵引件的一端从外部固定物上摘下并与清扫刷的扣环连接;通过牵引件的另一端的扣环拉动牵引件,将清扫刷拉入排水盲管中,并通过交替拉动牵引件的另一端的扣环以及清扫刷的握持部,使得清扫刷在排水盲管中往复运动。通过使用上述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隧道排水盲管的堵塞问题,确保排水盲管的畅通。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9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97650.9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轨交通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跨座式单轨地下段轨道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上部预制墙和下部现浇墙及基础结构;其中,所述上部预制墙为预制结构,内部钢筋向下延伸且探出所述预制结构的下表面;所述下部现浇墙为现场浇筑的结构,其内部包含所述上部预制墙的所述内部钢筋,所述下部现浇墙探入所述基础结构内,且与所述基础结构为一体化浇筑结构。本发明不需要两侧支墩,取消支墩后,传统轨道梁情况下支墩占用空间在本技术中被省略,隧道端面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95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97650.9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轨交通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跨座式单轨地下段轨道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上部预制墙和下部现浇墙及基础结构;其中,所述上部预制墙为预制结构,内部钢筋向下延伸且探出所述预制结构的下表面;所述下部现浇墙为现场浇筑的结构,其内部包含所述上部预制墙的所述内部钢筋,所述下部现浇墙探入所述基础结构内,且与所述基础结构为一体化浇筑结构。本发明不需要两侧支墩,取消支墩后,传统轨道梁情况下支墩占用空间在本技术中被省略,隧道端面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1104990.4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刘建友 , 康佩 , 赵勇 , 田四明 , 王久军 , 卓越 , 高超 , 郭磊 , 巫伟军 , 刘方 , 孟超 , 王靖华 , 陈五二 , 于晨昀 , 岳岭 , 陈志广 , 徐治中 , 陈慧 , 胡晶 , 宋月光 , 邬泽 , 彭斌 , 王杨 , 魏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结构。包括:多个盾构管片、隧道二衬、真空管和多个定位装置;所述多个盾构管片在轴向和周向相互连接,形成具有预设长度的圆形隧道;所述真空管设置在盾构管片内侧,且真空管的外表面与盾构管片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长度的间隙;所述真空管与盾构管片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真空管的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述隧道二衬设置在真空管的外表面与盾构管片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隧道二衬的内表面与真空管的外表面贴合固定,隧道二衬的外表面与盾构管片的内表面贴合固定。应用本发明可以减小隧道断面,节省空间,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5801.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王杨 , 胡晶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根据所述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确定设置在所述中岩墙上的锚杆;获取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基于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计算得到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判断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若符合标准则将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作为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本发明基于受力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确保群洞的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对锚杆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降低计算的经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21534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8264.0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及制备方法和侧沟电缆槽组合结构。该隧道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其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内隔为电缆槽区、侧沟区、备用槽区,所述电缆槽区、所述侧沟区、所述备用槽区均自一个所述连接端延伸至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并在两个连接端的端面处贯通。多个隧道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串联而成,相邻的两个之间的间距小于8毫米,错台小于5毫米。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隧道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单体结构,隧道内安装,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99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8334.2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内预制拱架初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拱架初支结构为管状结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长度为2-5米,管径为50-500毫米,拱架初支结构的连接端设置向内内缩的台阶,供连接筒套接。相邻两个拱架初支结构通过连接筒套接;连接筒套于拱架初支结构的连接端并通过固定件与连接端固定连接;连接筒的壁厚为5-50毫米,长度为100-300毫米。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拱架初支结构。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拱架初支结构,拱架初支结构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质轻,强度大,且好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996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8271.0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8 , B28B1/045 , B28B1/523 , C04B14/06 , C04B14/48 , C04B18/12 , C04B18/14 , C04B28/04 , E21D11/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仰拱预制单体、仰拱及仰拱预制单体制备方法。该仰拱预制单体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设置榫头,另一个连接端设置榫槽;两个连接端的底部分别开有凹槽,并在距离底面相同高度处分别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自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延伸至所述凹槽。仰拱由多个仰拱预制单体串联而成,相邻两个所述仰拱预制单体插接,且采用螺栓连接,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8毫米,错台小于5毫米。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仰拱预制单体。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单体结构,隧道内安装,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改善隧道结构的受力体系,有效解决遂底各种病变。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00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6762.1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6/02 , B28B1/045 , B28B1/523 , C04B28/04 , C04B14/06 , C04B14/48 , C04B18/12 , C04B1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及盖板的制备方法。该盖板其厚度为2-3厘米,且设置贯通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通过备料、搅拌、振捣成型、初养、终养得到隧道内排水沟盖板。盖板的厚度由现有技术的6厘米降到2-3厘米,变薄了,混凝土的使用量明显减小,且整体的重量变轻。不过,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空气负压,重量降低后的盖板容易被吸走,针对这种情况,在盖板上设置了贯通盖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使排水沟内外空气联通,有效降低空气负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