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6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80048177.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沃泰克斯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M·T·米勒 , D·J·赫雷 , T·D·纽伯特 , V·阿鲁姆盖姆 , S·S·哈蒂达鲁哈 , J·麦卡特内 , 周竞兰 , J·周 , R·M·德莫雷特 , S·G·格希尔麦 , R·A·瓦里乌林 , A·F·金兹勒 , D·R·斯洛舍维尔 , K·阿尔特格特斯 , E·M·拜克 , J·J·B·牧伊 , M·A·赖特 , R·M·A·科内格特尔 , E·I·查迪克 , J·L·潘德 , R·雅克 , J·多德 , I·辛普森
IPC: C07D213/80 , A61P9/06 , A61P25/02 , A61P29/00 , C07D213/71 , C07D213/85 , C07D213/69 , C07D213/68 , C07D213/74 , C07D401/04 , C07D401/14 , C07D405/04 , C07D405/14 , C07D413/14 , C07D413/04 , C07D491/048 , C07D495/04 , A61K31/4427 , A61K31/4439 , A61K31/444 , A61K31/55 , A61K31/5377 , A61K31/498 , A61K31/553 , A61K31/506
Abstract: 提供了可用作钠通道抑制剂的化合物和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化合物或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化合物、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所述药物组合物治疗各种病症,包括疼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400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13413.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IPC: B01J23/22 , B01J35/39 , B01J35/30 , C07D2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合成3‑氰基吡啶的光‑热复合型催化剂的方法,步骤如下:将V2O5均匀分散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分散均匀的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Zn(CH3COO)2,持续搅拌下逐滴滴加NaOH溶液,淡黄色胶状混合物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将得到的固体离心、洗涤、烘干得到相应的粉末,将得到的粉末煅烧后得到所需的催化剂ZnO@V2O5;将制备的催化剂ZnO@V2O5在光照条件和加热下,利用3‑甲基吡啶氨氧化制备3‑氰基吡啶。在同时光照和加热的条件下,在光催化的同时进行热催化,两者催化作用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氨氧化合成3‑氰基吡啶的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10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33329.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北京华益健康药物研究中心
IPC: C07D401/04 , C07D213/85 , C07D401/14 , C07D471/04 , C07D487/04 , C07D213/64 , A61K31/4725 , A61K31/519 , A61K31/513 , A61K31/444 , A61P3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3CL蛋白酶抑制剂及其用途。具体地,本申请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异构体混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前体药、或其代谢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或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26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9151.7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B01J4/00 , B01J4/02 , B01J19/24 , C07D2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艺参数智能监控调整的3‑氰吡啶收率的合成设备,属于3‑氰吡啶合成技术领域。基于工艺参数智能监控调整的3‑氰吡啶收率的合成设备,包括合成反应罐,合成反应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底阀,出料底阀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罐。本发明的浮塞在负压吸力以及罐体内部压力的影响下向下滑动,通孔重新与阀柱组合,这样浮液腔中的催化剂便无法与罐体的原料进行反应,同样罐体内部的原料无法进入浮液腔和储液腔中,通过压力传感元件和阻尼传感元件的实时监测,能够准确获取增压泵与分流管之间的压力变化数据及搅拌电机的运行阻尼数据,使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控,从而提高3‑氰吡啶的收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2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444231.2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13/85 , C07D409/04 , C07D401/04 , C07D215/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间位氰基取代的吡啶化合物的方法,包括:S1,在充满氮气的手套箱中,向反应瓶加入催化剂、溶剂、频那醇硼烷和吡啶,搅拌,在室温~120℃反应1~12小时得到二氢吡啶;S2,向反应瓶加入氰基试剂,搅拌,于室温~120℃反应12~24小时得到氰基取代的二氢吡啶;S3,将反应瓶置于空气中,或加入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或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搅拌,室温下反应4~12小时,再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分离,得到间位氰基取代的吡啶化合物。该方法不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区域选择性好、官能团兼容性广,可用于药物分子的后期官能团化修饰。
-
公开(公告)号:CN1134934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201256.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13/50 , C07D2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4‑(二甲胺基)‑3‑(吡啶‑4‑基)丁‑3‑烯‑2‑酮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固体化合物中间体I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反应,得4‑(二甲胺基)‑3‑(吡啶‑4‑基)丁‑3‑烯‑2‑酮;并提供了一种利用4‑(二甲胺基)‑3‑(吡啶‑4‑基)丁‑3‑烯‑2‑酮制备米力农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收率高,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所得的米力农成品,外观及纯度均达到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2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69151.7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B01J4/00 , B01J4/02 , B01J19/24 , C07D2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艺参数智能监控调整的3‑氰吡啶收率的合成设备,属于3‑氰吡啶合成技术领域。基于工艺参数智能监控调整的3‑氰吡啶收率的合成设备,包括合成反应罐,合成反应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底阀,出料底阀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罐。本发明的浮塞在负压吸力以及罐体内部压力的影响下向下滑动,通孔重新与阀柱组合,这样浮液腔中的催化剂便无法与罐体的原料进行反应,同样罐体内部的原料无法进入浮液腔和储液腔中,通过压力传感元件和阻尼传感元件的实时监测,能够准确获取增压泵与分流管之间的压力变化数据及搅拌电机的运行阻尼数据,使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控,从而提高3‑氰吡啶的收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54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3673.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C07D213/64 , C07D2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烷基取代吡啶酮类化合物的便捷合成方法,该方法将吡啶酮类化合物与邻二羰化合物加入到相应溶剂中混合之后,在促进剂三价膦的存在下,在温和的环境条件下实现C‑N键的高效构筑,进而得到一系列N‑烷基取代吡啶酮类化合物。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实现N‑烷基取代吡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所用促进剂价格低廉,操作方便,能够在温和的环境条件下实现反应的高效转化,并且反应后处理简单。本发明中的合成反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快,收率高,可以有效地实现反应规模的放大,在生产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40150.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IPC: C07D491/20 , C07D471/10 , C07D471/04 , C07D213/77 , C07D213/85 , C07D31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MGAT2抑制活性的稠合环衍生物及其中间体的新的且有用的制造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N,N‑二异丙基乙基胺,氢氧化钠或磷酸三钾的存在下,与式(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其中,在式(I)中,R1a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R1b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R1a和R1b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A;环A的式中,R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氧基,n为1或2。式(II)为R3‑NHNH2,R3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吡啶基。#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632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80019605.2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诺瓦尔德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吉娜·卢舍蒂尼特兹 , 马克斯·皮特·纽伦 , 皮尔马里亚·平特 , 本杰明·舒尔策 , 雅各布·亚切克·乌达尔奇克
IPC: C07C255/51 , C07D213/26 , C07D213/85 , C07D239/26 , H10K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式(I)的化合物,包含该式(I)的化合物的有机半导体层,包含该有机半导体层的有机电子器件,以及包含该有机电子器件的显示装置。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F、Cl、CN或CF3;R'选自式(II);R”选自式(III);R5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CN;并且“*”表示结合位置。#imgabs0#
-
-
-
-
-
-
-
-
-